第A05版:叶县
3上一版  下一版4
 
捡拾水库岸边垃圾
龙泉乡跨村联合发展乡村产业
叶县4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奖补240万
叶县正阳县两村成了“好朋友”
东李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劲头足
锦旗送到县委巡察村居第四组
仙台镇红装志愿者义务投工近30万人次
述职评议
泰缘生物 把秸秆加工品卖到上海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李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劲头足
今年村集体收入或超100万元
 

本报讯 (记者杨沛洁 通讯员乔培珠 刘雪)夏日的叶县骄阳似火。8月5日上午,叶县田庄乡东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富青又来到玉米田察看了一番。放眼望去,一人多高的玉米翻涌着绿浪扑向远处。

“今年比去年多种了500亩的饲用玉米。这几天高温湿热,正是玉米猛长的时候,等扎稳了‘霸王根’,丰收基本上就成定局了。”李富青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东李村位于叶县城南3公里处,紧邻311国道,是全国文明村。近年来,该村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越来越多,土地撂荒现象也日益严重。

村里这么肥沃的地没人种,村集体经济又是一片空白。“能不能立足土地做文章,让村里的家底殷实富足起来?”李富青考虑了很久。

经过深思熟虑,李富青将目光停在了位于村北的伊源乳业公司上。该公司有东李村招商进驻的万头乳牛养殖项目,每年需要消耗大约3000亩饲草,而且常常为找不到货源而发愁。

“肥水不流外人田。干脆我们村来种饲用玉米,给你们供货咋样?”李富青找到了企业相关负责人。他的想法和伊源公司“一拍即合”,也得到了村民的支持。

经协商,伊源乳业公司与东李村签订了2000亩的饲用玉米收购合同。吃下这颗“定心丸”,村民们发展集体经济的劲头十足,纷纷申请将自己的地流转给村集体。

“听说村里搞集体经济,俺举双手赞成。我们常年不在家,家里5亩地都荒了。现在交给村里,不仅有保底收入,还有额外分红,真是太好了。”在县城经商的村民付国豪说。

去年5月,该村率先成立集体经济性质的叶县四季丰农业种植有限公司,采用“保底收入+比例分红”的方式种植饲用玉米。一季玉米下来,除去给村民发放的每亩400元“保底钱”,村集体账上还余下47万元。

李富青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所有的种子和化肥都是统一购买的,仅此两项就比村民自种节省4万多元。加上饲用玉米售价较高,在去年玉米大面积倒伏的情况下亩均纯收益依然达到300元,1500亩地收入40多万元。

饲用玉米较传统玉米相比,秆粗、穗儿大、产量高。在玉米穗未完全成熟时,直接用青贮机将玉米连秆带穗一起粉碎、打包,作为牲畜饲料,不仅省时省工,而且减少了禁烧压力。

“由于前期村集体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购买旋耕耙、深耕机等大型机械,我们召开村民大会,大伙儿一致同意将这40多万元收入用于固定资产折旧和扩大再生产。”李富青说,今年12月将会把夏、秋两季的村集体收入以“三七”比例分红(除去成本后,村集体留余收入的30%、村民分红收入的70%)。

尝到甜头的东李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信心倍增。“去年,夏粮种植的良种小麦收入有60万元。今年的2000亩饲用玉米一丰收,俺村的村集体收入轻轻松松能过100万!”李富青的话里透着自豪。

除此之外,该村还利用叶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专项资金120万元购买了厂房,并以厂房租赁的形式入股平顶山望三江公司,每年村集体可获得12万元的租金和额外分红。

李富青说,下一步,他们打算改种高筋优质小麦,再建一个面粉加工厂,让村级集体经济的“盘子”越来越大,让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