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鲁山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鲁山县召开2019年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表彰2018年度先进单位和个人
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美丽乡村
全力以赴抓招商 千方百计上项目
团城乡狠抓人居环境改善
鲁山县:推广“四链模式” 推进产业脱贫
春暖游客增
市残联“红娘”李琨琼:持续“造血” 扶贫扶智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9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残联“红娘”李琨琼:持续“造血” 扶贫扶智

 

“李书记来俺村后,给俺村建了一座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卖栗子卖寿桃、请专家到村里义诊……俺村里人都说李书记就像‘红娘’一样,没少给村里办好事。”4月25日,说起市残联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李琨琼,张良镇姚吴程村党支部书记蔡军夸个不停。

姚吴程村位于张良镇南部浅山丘陵区,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全村321户1379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456人。村民们以种植小麦、红薯、花生为主,土地贫瘠,缺水严重,一亩地收入600多元。村里因残致贫、因病致贫的农户也不少,是张良镇贫困户最多的一个村,脱贫任务艰巨。

2017年11月,李琨琼来到张良镇姚吴程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如何使姚吴程村贫困群众尽快脱贫,稳定脱贫,成了李琨琼入村后不断思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和村“两委”干部形成共识:产业扶贫是关键、发展山村林果业是基础、解决销售难是根本。另外,扶贫扶智、送医下乡等帮扶措施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发生率。

思路清了,就要付诸行动,李琨琼发挥在市直单位工作联系面广,自己是女同志办事有耐心的优势,协调各种关系,筹措资金和物资帮扶姚吴程村。

为使产业扶贫落到实处,提升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从过去的临时、直接救济转向长期、间接可持续的高效帮扶,李琨琼入村不久就向单位领导汇报,争取市残联的支持,筹措资金20万元,为姚吴程村援建了一座3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为解决车间配套设施资金短缺问题,李琨琼又多次协调一家房地产公司,拉来赞助4万元,完善了扶贫车间的配套设备建设。

扶贫车间建成后,为了尽快投入生产,李琨琼多方协调,最初从叶县一家制鞋厂拉回一些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的鞋面,让村里的留守姐妹先挣些加工费尝到甜头。最近,李琨琼又利用各种关系先后多次与鲁山县海威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洽谈,在姚吴程村设点生产,目前已签订了代工协议。现在,扶贫车间生产高峰时有40名留守妇女,其中10多个来自贫困家庭,这些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后,月薪可达2500元,基本达到上岗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在发展林果业方面,李琨琼先后两次协调市林业、农业专家来村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引导农户对全村现有的老品种板栗树进行改良、进行科学管理。在她的鼓励和动员下,近两年来,姚吴程村新发展中华寿桃种植400亩,红香酥、新月等新品种梨树100亩,为山区群众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2018年板栗成熟季节,由于同期栗子大量上市,有几家贫困户担心价格下滑,她就发动市残联的同事和朋友来到姚吴程村,到农户家按市场价“爱心抢购”,当年,姚吴程村12000多公斤板栗短短几天就销售一空。去年的中华寿桃成熟季节,她连续多天在微信朋友圈内发布信息,帮助推销姚吴程村的中华寿桃。

李琨琼还先后三次协调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有关专家来村中为群众义诊,受益群众1300多人次,大伙足不出村就得到了专家级的优质医疗服务,做到了重大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减少了因病致贫的发生率。她还带领市残联有关同志和卫生系统有关部门人员上门服务,为村民办理残疾证件10多份,使他们享受到了一定的政策补助。争取通村公路、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建水冲式公厕等项目,协调爱心捐赠物资等折合起来不下140万元。 (本报记者常洪涛 通讯员乔新强)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