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闲情逸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真的吗?
闪光的特质
人生与年轮
短信
邻居王阿姨
说法
真情离地有几分
娃儿,捡粪去
笑口常开
跳过一个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9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跳过一个坎

 

◆邓荣河

小女儿所在的学校要开运动会,她报名参加跳高比赛。周末没事,我陪她去训练。

平时,小女儿的最好成绩是1.2米。训练了半个多小时,教练让每个孩子试跳。轮到小女儿了,教练略微调了一下跳高架的高度。“1.18米,按照你平时的成绩,准能跳过去。”教练给小女儿鼓劲。小女儿腾空一跃,果然试跳成功。“孩子,你真棒,其实这回的高度是1.25米。”教练一脸微笑。“是吗?”小女儿再次走近跳高架确认后,才信以为真。

“老师,我再跳一次行吗?”小女儿想进一步验证一下自己的实力。“行啊,跳吧。”可是试跳了很多次,小女儿都没跳过去,有好几次都助跑到跳高架底下了,就是不敢起跳。小女儿一脸沮丧。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没有责备她,而是悄悄地把她领到一边,帮她分析原因。“其实,1.2米对你来说,在现在这个阶段是个极限。能跳过1.25米,是你的超常发挥。当然,这个超常发挥的前提是,你一直认为是1.18米。当你知道是1.25米以后,你的内心不知不觉间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就很难超越了。”小女儿似乎明白了,点了点头。

人的一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高度,那些高度有的有形、有的无形。能不能超越,实力固然重要,但“心力”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当我们把那高度当作一个坎儿的时候,心头的压力便会悄然而生。不言而喻,背负着压力起跳,很难跳过理想的高度。而身心轻松地起跳,反而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