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路走来的环卫工
闲读闲话
珠海“猫冬”记
春来花俏
那年那月那些女人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读闲话

 

●曲令敏

脚崴了,躺在床上月余。儿子帮我网购几本闲书,让我打发病痛的日子。翻开阎连科新出的散文集《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一下子就被他砖头瓦块一样的文字砸痛了!

早前,也曾有人不止一次向我推荐阎连科,我一听这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立马退避三舍。说实话,我自忖一介凡妇,平时写些挺文艺的小散文,只当是柴米油盐之外的消遣,从未把此等敲敲打打的业余爱好当成正经事。读《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一开始也是有私心的,就是想借名家的文章开自家的思路。

这一翻不打紧,一下子就把我从半空云里拉到了结结实实的地面上,匆匆去网上恶补与阎连科相关的讯息:

诺奖得主门罗、多次提名诺奖的村上春树,在阎连科眼里也不过是苦咖啡文学的代表人物。简言之,他们,连同他们身后那一大群中外作家,只是真实地写出了现代人的“小伤感、小温暖、小挫伤、小确幸”,像苦咖啡一样,让读者小小地苦一下,短暂的清醒之后,一如既往,浑浑噩噩度日月罢了!

低头打量,我,我们,这一群热衷于网络平台,写些甜腻腻的四季歌和误人子弟的鸡汤文,无论怎样争先恐后你方唱罢我登场,无非是各种表演各种秀,距离“苦咖啡”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我不得不承认,撞在“苦咖啡文学”这堵墙上,是我读阎连科散文的最大收获。可是除了阎连科、莫言等大家名流,像我这等连文学的门还没摸着的小作者,决计没有崂山道士的穿墙术。

转而从小处说:通读《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全都是家常话,没有丁点涂脂抹粉的显摆,也无半分罔顾事实的夸张,有的只是对生命和生存的客观描述和一声紧一声的哲学追问。

“我是他亲生亲育的儿子,我坐下写了,我可以通过父亲的生死,回来省悟这个人世,以直面我的善、我的恶和这个人世上所有生灵的生与死、所有物质的衰与荣,直面河水的干涸,直面树叶的枯落,直面所有的生灵从我的生命中消失和再生,再生与消失。”

阎连科写父亲、母亲、大伯等亲人,简简单单,天方地正,让我时不时想到史铁生,想到鲁迅……

《爆发》中大伯下狠手用鞋底掴儿子书成,儿女们齐齐跪成一排,也被他挨个儿打,越打越气,越气越打。惹大伯不停手的因由,就是儿子的不低头。还直挺挺地说:“你打吧,打死我也不服!”这情形让我失声痛哭。记得那年中秋节,我明明被人冤枉,据理力争,却被父亲绑在枣树上,拿青皮高粱秆打,一边打一边骂:“死妮片子,我叫你犟嘴,今天我叫你好好过个八月十五!”父亲越打越气越气越打,不也是因为我挺直身子不流一滴泪吗?多少年过去了,每次回想起来还有怨气。今日今时,看到阎连科“发泄”这两个字,终于理解了父亲。一个两三岁就跟着寡母孤苦伶仃度日月的人,身上、心上压着太多的艰难与屈辱,他狠命打自己的女儿,只不过是一种发泄而已。彼时彼刻,打的人比被打的人还抱屈。

大伯这个人物最精彩的一笔,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带着儿女们,冒着零下20℃的严寒,过河上山采石头。过路的人看见这场景,直呼“疯了呀!疯了呀!”

“那几年冬天,我大伯一家人,每个人的双手,每天碰石头、搬石头、抬石头,双腿和双脚,除了回到家和钻进被窝里,大都是赤裸着踏在河滩鹅卵石上和跳进冰水里,手和脚都冻得发酵的面团样,又肿又厚,又有无数网状的血裂口。终于到了冬将过去时,大伯家门前的两棵泡桐树下,堆起了鲜红方正的石头堆,有一人那么高,如同大伯一家人向生活挑战的宣言,散发着冰寒却又清新的石味儿,昭示着每一个路过的人……”

在我的经历中,也有寒冬劳作的场景:蹚过流冰的河去城里拉硝土。腊月飞雪,妇女们站在大腿深的河水里淘铁沙;男子们拉着架子车,伏身在冰冻的大路上,一步一滑往水库工地运石头,堂哥穿着钉了掌的布鞋,钉子穿透鞋底,脚掌被扎了三个血窟窿……

可到了我的笔下,滴水成冰的严寒却变成了这个样子:融雪的日子,母亲在院里洗衣服,太阳下亮眼的雪光清丝丝的甜,雪水顺着屋檐下的冰锥滴滴答答,像悦耳的琴声。谁也没有逼迫我、限制我,我为什么自觉地屏蔽了艰难困苦?

难能可贵的是,阎连科没有夸大苦难,他是超越了苦难。那段穷苦的岁月,在他的回望中是这样的:

“那个我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的家庭,虽然充满着无边的贫穷,却又充满着无边富裕的恩爱。父亲的勤劳和忍耐,给他的子女们树立着人生的榜样;母亲的节俭、贤能和终日不停歇的忙碌,让我们兄弟姐妹过早地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艰辛和生命的世俗而美好。这是我一生的巨大财富,也是我写作时用之不竭的情感的库房。”而对于乡野平原上的生老病死,他的结论是:“相信无常也许会使人活得努力,富有进取心,不至于出现人生中无常的跌落。”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是用血与汗结成的盐粒写出来的,不浮躁,不夸张,不故作深沉,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不乏温良的人性大美。这本书让我不能不自省,扪心自问,散文都写了几十年了,怎么连好好说话都不会了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