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市组织部长暨老干部工作会议召开
叶县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覆盖贫困村
康庄村:开门即美景
“老家河南·玩美鲁山” 2019年鲁山县春季游启动
我市部署“3·15”宣传活动
我市通报2018年度十大消费投诉热点
市中院表彰鹰城巾帼建功标兵和“三八红旗手”
市青联获省级表彰
《清风平顶山》频道开播仪式举行
共同支持妇女创业就业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叶县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覆盖贫困村
正成为“送文化”与“种文化”的双向载体
 

本报讯 (记者杨沛洁 通讯员张茜茜)3月3日,周日,叶县廉村镇甘刘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几名孩子在阅览室翻看图书;另一角,几位老人在“楚河汉界”紧张对垒……

叶县是省级贫困县,554个行政村中有123个为贫困村。为扎实做好扶贫工作,该县在实施产业、金融、健康、行业等扶贫举措的同时,还以建设村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抓手实施文化扶贫,从而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脱贫动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正成为村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叶县县委宣传部长刘泉说,在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该县制定了“三步走”战略:2016年,投入1200万元启动建设第一批贫困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7年,投入3500万元启动了非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只建广场舞台);2018年底,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还为45个贫困村新建文化活动用房。至此,全县123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建成投用并达到“七个一”的标准(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后,该县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文化活动、图书借阅、资源共享、广播播出、志愿服务、岗位职责等管理制度,让群众有书看、有报读、有广播听、有电视看、有戏有电影看,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水平。

“以前村子里喜欢跳舞的人只能在马路边找块空地跳舞,黑灯瞎火的,还不安全。现在有了广场和舞台可真是太好了。”辛店镇新杨庄村村民史青明高兴地说。文化大舞台不仅让喜欢跳舞的人有了去处,还为村里人提供了学习平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办了新时代农民夜校,宣讲扶贫政策,传播乡风文明,为村民传授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助推贫困群众快速脱贫致富。

同时,该县以文化活动广场为主阵地,以演、展、训、赛为主要形式,引导乡村策划面向群众、参与面广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推进资源整合流通,使公共文化资源“活”起来、公共文化服务“动”起来。他们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积极培育“一村一品”,已有30多个乡村培育了自己的特色项目,如保安镇的“空中戏台”、仙台镇的“霸王鞭”、马庄回族乡的“二黄戏”等,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更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

该县在通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送文化”的同时,还注重培养“种文化”的功效。在通过宣讲大篷车、消夏文艺晚会等形式向农民送节目的同时,还配套设置了文化专干,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去年,该县举办了广场舞大赛,全县上演上百场。今年春节期间,仙台镇、龙泉乡的村庄舞台格外热闹,开展了“红马甲”(义务志愿服务队)节目比赛,农民上台表演身边的故事。“因地制宜开展各类自办文化活动,自编自演,让群众成为主角,会更有力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叶县文化广电局局长娄毅说,该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注重把“送”与“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送文化”和“种文化”的双向载体作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