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党旗引领风帆劲
星星“红”火 燎原叶县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9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星星“红”火 燎原叶县

近日,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在叶县辛店镇新杨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义务劳动。本报记者 王尧 摄
 

背景

去年10月,叶县仙台镇结合村内留守妇女多这一特点,最先在全镇51个村庄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并为她们授旗、发红马甲、配备扫帚等。志愿者们在村“两委”的指导下,进行义务打扫卫生、粉刷墙体等工作,并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为该镇扶贫等多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叶县及时总结仙台镇经验并加以推广,“红马甲”很快红遍该县其他乡镇。

截至去年底,该县554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志愿服务队,有些村庄志愿者多达200人,实现了全县所有村庄“红马甲”全覆盖,为干群共建、乡村振兴贡献了叶县智慧和经验。

一抹红艳暖乡村

孙燕凌 (叶县公安局)

一个寒冷的周末,我们一众热爱诗歌的朋友前去叶县夏李乡小集村采风。车子在导航的指引下七拐八绕,一步步接近小集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献伟生怕我们走错路,电话告知,过了三户王右拐就到了。

刚过三户王,我们就看见前方路上一团团红艳艳的人影在晃动。大冷天里,这些人在干什么?待走近些了,看到一面写有“小集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字样的队旗在猎猎飘扬,队旗下是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娘子军在清扫道路上的垃圾和杂物。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她们挥着扫把、铁锨干得正欢。我们慢下来,摇下车窗,发自内心地向她们伸出大拇指,表示赞赏。她们之中有的害羞地笑了,有的继续低头干活,脸上的神情却是一样的灿烂自信,一如身上的红马甲——鲜艳了单调的季节,点亮了寂寞的乡野,也让我们的心不由得温暖起来。

到达小集村村部时,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已经等候多时。我们看到,小集村村容整洁干净,条条道路平坦宽畅。村口那棵苍劲有力的老槐树被围上了围栏,像一位老人享受着子孙的悉心照顾和关爱,就连路旁的小菜园也都围着精巧的小栅栏……每一处都能让人感受到和谐、有序和文明。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随行的一位村民指着正在文化广场上打扫卫生的一个“红马甲”说:“看,她就是我们村的计生主任,你们可要好好采访采访她。”原来,这位计生主任不仅是村里巾帼志愿服务队的队长,还是村里有名的“孝星”。她长年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还乐于助人。有一次,邻居半夜突然发病,她得知后,二话没说开着三轮车将其送到医院治疗。医生说幸亏来得及时,不然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小集村党支部书记说,可别小看“红马甲”的力量,穿上了红马甲就是村子形象的守护者。谁要是乱扔垃圾被她们发现,她们好一通教训呢。她们还义务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洗衣、买药……这样说吧,只要老人们需要帮助,她们绝不含糊。

放眼望去,只见星星点点的“红马甲”散落在村子的不同角落,她们或是在清理垃圾,或是在给小树刷白灰,或是在帮助孤寡老人。她们犹如冬季里的梅花,盛开了自己,芳香了别人。

主要体现在“四个一”上

刘选启 (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在《平顶山日报》上看了关于叶县“红马甲”的报道,着实让人振奋,并伸出大拇指为之点赞,同时也期待其他县(市、区)向他们学习,把这种好的做法推广开来,从而遍地开花、香溢社会。“红马甲”现象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点赞,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一”上:

带了一个好头。在乡镇、村党组织的宣传动员下,村干部及其家属、留守妇女穿上红马甲,组成志愿服务队,不但积极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而且帮助困难群众,传递着正能量,带来了好民风,这在全市带了一个好头。

献了一颗爱心。无论是打扫卫生、粉刷墙体,还是为贫困户、五保户洗衣服,“红马甲”做的看起来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人人皆可为的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爱心、一种奉献和一种责任,能起到影响人、感染人、温暖人的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去奉献爱心,让爱在传递中升华。

帮了一方百姓。现在,外出打工的人较多,留守在家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一方面导致许多人无事可做,闲着无聊,打牌消遣;另一方面也造成留守老人和儿童无人关照,存在许多困难。“红马甲”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既让许多人有事做、有寄托,感到充实快乐,也让一些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有了依靠,真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起了一个导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叶县“红马甲”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干工作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从而坚定群众“党在我心中、组织是靠山”的信念,从而将更多的组织、个人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

希望人人争当志愿者

庞振江 (平煤股份二矿)

叶县仙台镇成立志愿服务队,镇政府授旗并为志愿者发放红马甲,配备扫帚、洗衣机等工具。志愿者在基层党组织的指导下,义务打扫卫生、粉刷墙体,为该镇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叶县及时总结仙台镇经验并加以推广,使“红马甲”很快红遍昆阳大地,为党群共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从叶县“红马甲”现象这一实践来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党群共建是抓手,只有把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组织作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不断攻坚克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毛细血管。党员干部带好头,才能把老百姓的心焐热,才能立起威信、凝聚力量,才能带出一支好队伍,干好一番大事业,从而惠及一方百姓。

在城市也不乏志愿者协会,我就是老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前段时间,我们曾登门为二矿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宣讲十九大精神,打扫卫生。最近,我们又送去腊八粥和春联,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真诚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为别人送去关爱的同时,也大大提升自己的获得感。

@微观点

崔应红 (鲁山董周九小):叶县仙台镇南庞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成立村级志愿服务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做法,值得广为学习、借鉴。村级志愿服务队的成立,不仅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动、示范引领作用,而且为留守人员爱村、助村提供了发挥个人作用的平台。在志愿服务中,领导干部带头干,群众自觉干,不但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变,而且拉近了干群关系,村民的幸福感提高了,日子过得更舒心了。

刘勤 (市第二高级中学):叶县“红马甲”现象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牢记宗旨、心系百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期待叶县的“红马甲”可以星火燎原,振兴农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也给其他地方的乡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编辑絮语

“红马甲”带来的思考

新春伊始,昆阳大地生机涌动。除了季节的更替,更因为呈燎原之势的“红马甲”队伍——其所到之处,暖意融融,文明新风蔚然成风,干群关系融洽亲密,各项工作向新向好。

“红马甲”因何而起?叶县仙台镇南庞庄作为省重点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刻不容缓,却面临资金、人手严重不足的难题。怎么办?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群众参与,尝试干群共建,把规划、设计、施工等开支节省下来,同时,还大胆尝试把留守妇女组织起来,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可以说,没有敢于攻坚克难、勇于解放思想的气魄,就不会有“红马甲”的诞生。

“红马甲”缘何发展?仙台镇南庞庄村党支部书记亲自指挥挖掘机,把大儿子房前超过路牙的建筑全部推掉;辛店镇东白庄村第一天出来的19名“红马甲”全是村“三委”干部及家属,他们分三组拉着洗衣机为贫困户、五保户洗衣服……实际工作中,叶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用一件件实事、好事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也立起了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更多力量。可以说,没有党建引领,就不会有“红马甲”的燎原发展。

如今,不只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多的“红马甲”正在更多领域发挥着作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在叶县,各项工作都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向前发展。“红马甲”让人振奋、让人敬佩,值得思考、值得借鉴。当前,我市正面临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三大攻坚战也到了关键时期,如何推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红马甲”现象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

(榴莲)

■ 下期话题预告

返乡创业报桑梓

宝丰县杨庄镇石灰窑村村民范国宾今年52岁,前些年他利用自己的养猪技术和在外打拼多年积累的经验回乡创业,在村里办起了宝丰县金岭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存栏5000头母猪,年出栏10万头,目前是我市单体规模最大的养猪场。(详见2月12日本报2版)

2015年,舞钢市八台镇安庄村村民安从军夫妇结束在外打工生涯,回到家乡建立了富康肉牛养殖场。近4年来,在两人的辛勤努力下,养殖场规模从最初的13头发展到目前的100多头。富裕后夫妇二人时刻挂念村里的贫困户,不仅在自家养殖场安置了4名贫困户就业,春节前还给贫困老人送去了米面油。(详见2月13日本报2版)

还有叶县辛店镇东房庄村村民赵海成,在外闯出名堂后,他先是为家乡整修道路、治理污水,接着是修建广场和厕所、安装路灯,如今赵海成回到家乡种起了花椒,带领乡亲们奔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详见2月13日本报2版)

春风作伴好还乡,引我回家展身手。从过去“穷得心慌”不得不到外地漂泊闯荡,到如今的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学了点子,铆足了精气神,鹰城各地返乡创业人员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为家乡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期话题:返乡创业报桑梓

书面来稿请寄至本报专副刊部。电子信箱:baixinghuati@qq.com,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话题”字样。截稿日期为2019年2月21日。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