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文化人润鹰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9年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文化人润鹰城
——我市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综述
2018年11月25日,小读者在市图书馆新城区分馆工作人员帮助下,通过借助智能机器人借阅绘本。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文化是城市的根脉,涵养和提升着城市的气质。2018年,我市文化建设展示了本土文化的创造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泛出层层绿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1月22日,在外地读研的钟宛静回到位于新城区的家。她是学舞台设计的,所以特别喜欢看文艺演出,每年暑假、寒假都会到市文化艺术中心观看公益演出。她告诉记者,真没想到家乡这几年变化这么大,2012年刚出去上大学时,平顶山市区几乎看不到公益演出。

积极创新探索

呈现文化发展新亮点

2018年12月23日,在市图书馆举行的少年儿童讲故事大赛颁奖典礼现场,获得一等奖的吉丽颖小朋友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参加这项活动了,活动不但帮她提高了阅读量、增长了知识,还煅炼了表达能力,明年如果有这项活动她还会参加。

市图书馆上架新书4.3万册,阅览室上架报纸3万多张、期刊4000多册,完成全馆RFID智能自助借还书系统和100多台终端设备软硬件的维护和更新,完成万方、知网以及盲人读物数字资源更新数据共5.2T。市图书馆读者队伍3万多人,接待读者40多万人次。

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茉莉芬芳”名家讲读音乐会举办16场公益活动,参与群众近1万多人次,“茉莉芬芳”子项目“远方剧社”举行了首演。广泛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舞台艺术送基层、送戏下乡等公益演出1000多场次,参观群众60多万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5万多场次,校园公益电影放映100多场次,厂矿企业、社区、广场公益电影放映1000多场次,市文化艺术中心电影厅放映公益电影500多场次,观影人数近500多万人次。

2018年,平顶山博物馆累计接待社会各界观众近60万人次,节假日共为市民提供免费讲解服务600余场;我市广泛开展“朗读鹰城”平顶山市经典诵读大赛、“寻找图书馆最美阅读空间和人文阅读”摄影作品比赛,第七届“巾帼风采”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第四届少儿文艺汇演、“我的可爱祖国”少儿绘画大赛暨巡展;组织“元宵喜乐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地提升了社会各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文化软实力

激活文化产业发展源动力

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去年以来,我市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以改革创新激活文化产业源动力。

去年9月28日,第五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会在鹤壁市朝歌文化园鹿台阁广场盛大开幕。我市9家文化企业、近3000件文化产品参加了交易展会。鲁山花瓷、丝绸,宝丰汝瓷,郏县钧瓷,舞钢书画等特色文化产品参加了交易展,因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创意备受青睐,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参观和交流互动。

去年,我市特色文化项目渐成规模。通过多次举办古陶瓷学术研讨会,挖掘资源,扶持发展,陶瓷产业初具规模,陶瓷业产值总计约44.8亿元,其中郏县陶瓷产业园年产值约41亿元,宝丰县陶瓷年产值约3.5亿元,鲁山县花瓷年产值约3000万元。

以宝丰星光文化传播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文化+销售”模式正成为宝丰县的一种新型文化业态,该县演艺销售团队发展到6000多家,年销售收入达35亿元,毛利润超过10亿元。

绢花加工已成为助力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项目,目前,鲁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绢花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年产值2亿多元。

完善文化基础建设

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2018年12月21日,我市举行河南博物院·平顶山博物馆“历史教室”品牌合作揭牌仪式。这次“历史教室”品牌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化资源的交流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并惠及更多民众。

市群艺馆馆长吴佳告诉记者,拥有了高标准的文化基础设施仅仅是文化建设的起点,最主要的是如何为民惠民,拓宽服务范围,开展优质服务。

为拓宽服务范围,有效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市文化艺术中心、市群艺馆、市图书馆、平顶山博物馆相继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公益培训。

加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市计划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178个,目前已建成1876个,完成率约为86%。市、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每年拨付乡镇2万元、行政村3000元,保障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正常运转、发挥作用。

统一为每个行政村农家书屋配送1400元图书,完成285个贫困村数字化农家书屋平台建设,推动农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保障人民群众阅读权利。

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为所有行政村配备文化管理员,每人每月享350元工作补贴,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打造了一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另外,我市文化惠民活动在场次分配上注重向贫困村倾斜,多次组织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茉莉芬芳”鹰城名家讲读音乐会扶贫巡回专场音乐会和其他脱贫攻坚文艺展演。一年来,深入开展文化人才扶贫。在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开展的文化人才扶贫工作中,下派的30名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已建成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协调,及时更新报刊图书、器材和设备,方便基层群众阅读学习和开展文化活动,有效地提升了贫困村基层文化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也丰富了贫困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全市文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可谓风生水起、革新激荡。特有的文化内涵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更多的群众成为文化惠民政策的受益者,享受到文化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

(本报记者 卢晓兵)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