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灌肠岁月
坐而论吃
小食札记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坐而论吃

 

●袁占才

吾辈生长于鲁山,真是件幸事——有山有水,不冷不热,明丽畅亮,尤其吃惯了脚下这块土地上产的食物,感觉特别有味道。

几十年里,我蜗居鲁山城,懒得出门,遇了出差,在别人,是美事;在我,无所谓。何也?受不了路途的奔波,看不惯都市的拥堵。尤其吃外面的东西,清汤寡水不咸不甜的,总觉着淡而无味,哪有家乡到处这热腾腾、香喷喷的味道?很多鲁山游子,即便跑遍四海五湖,定居海外,依然免不了在外絮叨回来唠叨,夸鲁山城的胡辣汤好喝,赞西关栅子门的羊肉好吃,说即便哪个路口蹲蹴下来吸溜碗浆面条,都觉着美——鲁山城卖浆面条的也真多,钢厂口一拐角儿就有四家,家家生意都好。

浆面条靠的是浆汁,不放浆汁,实际上就是农村家中娘在时常做的糊涂面条。无论豆面好面,配上芝麻叶、萝卜叶、红薯叶,佐以芝麻酱、辣椒酱、黄豆、芹菜、韭菜等,两块钱一小碗,价廉味美。人生百年,喝不絮的浆面条。我们很难去考究它的来历,也许是千年来鲁山人一种大智若愚的处世态度吧:日子稀稀稠稠,很多事情糊糊涂涂的好,让岁月像浆汁一样发酵变馊,这才更有品摩味儿。于是,饮食男女都爱喝浆面条,日久天长,深入骨髓,融入血液,便绵延成民众的一份传承,演绎成社会的一种风俗。

鲁山城好吃好喝的多了去了。三年前,平顶山市豫菜协会评选地方风味美食,鲁山一县,有31个美食品类荣膺此誉,有鼎顺揽锅菜,有鸿盛滋补甜鸡,有李记黄焖羊肉,有史记羊蹄等等,都是平民百姓享受得起的。很多饮食品类,扎土生根,祖传数代。东关大街许氏丸子汤、城壕老粮管所门口侯氏豆沫儿,我没少去喝,都是父子几代承传。侯氏豆沫儿的女主人,一出摊掌住勺,就盛几百碗,使得胳膊疼。当今社会,灯红酒绿的,长期独守着一份薄利的营生几十年,实在不容易。

有一次,与几个朋友唠起鲁山城的小吃,众说纷纭。有说:“我最爱城门口的羊肉炝锅烩面,羊骨汤熬的,青菜海带,葱花芫荽,一应俱全,小磨油再一滴,我口水都流出来了!”有说:“我最爱喝琴台街口的羊肉杂可,碗里泡个‘发面牙儿’,胡椒味儿大一点儿,辣椒油多放点儿,大清早起来去喝一碗,倍儿美!”“发面牙儿”乃火烧之一种,三角形,发面做的——整个鏊子上炕一张大圆饼,不停翻转,焦黄焦黄的,咔嚓下去,对切出四块,就成了“发面牙儿”,趁热格外好吃。外地还真未见过这三角形的热馍。有朋友接话茬说:“要论羊肉杂可,还数西关黑虎桥那家清真的,有一次实在饿了,光汤我就续了五碗。”人嗤之:“在鲁山,哪家的羊杂汤不是随便添汤?不给添岂不衬得主家不厚道了?这生意还怎么做?要饭的要到摊儿上,还都给添碗热汤喝呢。”

联想史书有载“鲁人诚厚”,碑文多记“吾祖朴诚”,不谬也。

这么多好吃的,让鲁山人饱了口福。当然,首先得益于鲁山物产的丰富。鲁山这块地上,什么都产,山珍海味、鱼鳖虾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无所不有。记得2009年,钱文忠在央视《百家讲坛》乱说墨子里籍,逮住他来平顶山之机,我们当面向他提出质疑,并向他介绍起平顶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钱文忠一听,感慨地说:“你们平顶山和鲁山,可以打一句广告词——‘中国的资源之都’!”

钱教授说的不无道理。汩汩温泉,浩浩盐田,乌乌煤田,袤袤烟田,哪个不是赫赫有名?就说山珍,季节来临,你随便到鲁山的深山里转转,可能捡不到猴头、鹿茸,但蘑菇、木耳、拳菜却绝对是空不了手的。前几年,鲁山发展木耳、香菇种植,还被誉为中国“木耳种植第一县”。这些山珍,原是宫廷御品,而今在布衣平民都作了俗物,吃得有些腻味了。倒是又有很多野菜,连平民百姓原也不愿入腹的,又升格为新的山珍,诸如臭娘叶、棠梨花、黄黄苗、荠荠菜、马齿苋、芝麻灵儿等。

这些野菜,学名叫什么,鲜有人知道。

这几年,山里人顺时应势,发展农家乐。每遇节假日,游客们开着车来山里玩儿,到了饭点,随便拐进一家农家乐,主人大盘小盘端上桌来的,都是叫不上名儿的野菜。尝一尝,让撇着洋腔的城里人喜得直咂舌头,问服务员,这等尤物是何菜名?服务员懒得回答,说,都是山菜。话出口,觉着太宽泛,又补充道:“在我们山里,随便捋一把叶子能下锅,薅一把青鲜可入盘儿,都是纯绿色无污染的。”听得游客一愣一愣。有一次,一朋友带我到瀼河乡山里一农家乐饭店,不料上的全是野味,有马蜂蛹、蚕蛹、蝎子,有野猪肉、野兔肉、野鸡肉,有地皮菜、山拳菜、山蘑菇,有山小蒜、山韭菜,让我这本地啃儿也开了眼界。我戏说,你这饭店就叫野味山庄吧!主人笑说,那环保局还不找上门来。

鲁山产的蝎子都是十条腿的,叫全虫,可入药。外地的蝎子都是8条腿,那是不能称全虫的。有一次我吃饭时向客人介绍,客人不信,手捏起一只,一数,果不其然。客人幽默,诘问:“鲁山的跳蚤是不是也是双眼皮?”我说:“缺这两条腿,味道与功用大不一样。你们发现没有,在鲁山,凡喝山泉水长大的女孩儿们,个个水灵灵的,出靓,说起话来也像百灵鸟叫呢。”一干人哈哈大笑。

鲁山是贫困县,缺的是钱,不缺的是资源。一次陪一游客看牛郎洞,游客问我:“怎么织女下凡要选择下到这里?”我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织女当然是看上了鲁山人的品质,喜欢上了这里的风景和气候呗。”织女下嫁鲁山,没听说她带别的嫁妆,只带来了“天虫”和“九姑娘花”。“天虫”即柞蚕种,鲁山的柞蚕丝绸曾获万国博览会金奖。鲁山人原是不吃蚕蛹的,因为它是天上的虫,来到人间结茧吐丝,功高盖世,心里生着敬畏。今人暴殄天物,已没有什么不敢入口的了。“九姑娘花”即油菜花,原是织女让鲁山的百姓度春荒食用的。现在春再长,鲁山人也饿不着肚子了,但鲁山人还是忘不了“九姑娘花”,一种再种,春风吹来时,整个鲁山,漫山遍野,到处是金黄的花的海洋,香味能弥漫到天宫。

上天的恩赐皆有渊源。鲁山的“鲁”字,拆开为“日”“鱼”。“日”上烤“鱼”,何其美妙。鲁山古名鲁县、鲁阳,原是一片湖,湖里尽是鱼鳖鼋鼍,及至火山爆发,地壳运动,湖底隆起,奇峰耸立,山川秀出。滍水荡荡,蚩尤在此渔猎农牧;仓颉在此查鹿迹羊蹄,观鸟虫鱼态;墨子由此出发,裂裳裹足,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吁。有一首歌谣《唱墨子》,唱得逼真:

雉鸡翎,发里藏,

肩上挎个万宝囊。

一双赤脚奔走忙,

天下污浊一扫光。

墨子名翟。翟即雉鸡,乃凤凰之一种。大概是墨父喜欢山鸡,所以给儿子起名“翟”,也可能是寄寓墨子展翅高飞。鲁山山里至今还有山鸡飞起飞落。史书载墨子吃“粝粱之食”,喝“藜藿之羹”,穿“短褐葛衣”,传说他摩顶放踵周游列国时,随身总携带一罐豆瓣酱,路途中饿了,馍蘸着酱吃。墨子的十大主张中有“节用”,即节约、节俭之意。为弘扬节俭的饮食文化,平顶山还成立了“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墨子文化委员会”,倡导吃饭不要过于浪费。

鲁山孕育出这么多名人,皆缘一方水土充满灵性。在尧山极顶,南眺宛襄,江汉无垠;北望伊洛,黄河悠悠;东瞻淮水,沃野千里。目之所及,浮光跃金。电光石火,激昂历史。无论是圣贤们为天下苍生,还是天下苍生遭受磨难,在鲁山这块土地上,乐亦乐,苦亦乐,何妨立足于自然的馈赠,琢磨琢磨,怎么样才能吃好喝好。于是就在饭菜里多放些葱姜蒜辣椒,再放些花椒胡椒丁香茴香。一种地产,少不得煎炸烹炒,醋腌酱焖,花样翻新,做出它几十样美食,叠加起来,百千种,唯如此,日子才能过出味道。

鲁山人,口味是很杂的。但再杂,在这里,他也能吃到自己最爱的美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