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爱心人士回家串“亲戚”
平郏快速通道道路景观提升“景色新”
宝丰县公路局全力开展公路建设
新闻短波
石龙区扎实推进禁燃禁放工作
白庙乡“两好一文明”家庭栽种公益林
今 日 天 气
舞钢市科技专家“三下乡”助农业增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人士回家串“亲戚”

 

本报讯 (记者田秀忠 通讯员孙文涛)“爷爷,奶奶,我们回来给您拜年了,俺给您带了过年用的米、面、油。”1月30日上午,孩子们一进郏县渣园乡仝楼村贫困户王宪娃的家门就喊道。

“大叔,过年了,给您点钱,看家里需要啥就添置添置。”爱心人士卢淑侠说着将钱递到王宪娃手中。

“谢谢你每年过节回来看俺,麦忙季节还出钱帮俺收麦。”王宪娃接过米、面、油和钱,感激地说。

王宪娃是该乡仝楼村的一名老党员。原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儿子毕业后外出打工,自己在附近打零工,一家人吃穿无忧。这一切随着儿子在郑州丢失他用一个月工资买的自行车而发生改变,儿子因想不开而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为给儿子治病花光家中的积蓄,为照顾儿子,王宪娃不能外出挣钱,家中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了困境。2016年,王宪娃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为其儿子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残疾补贴和生活补贴,对其家中电线线路、院内道路和厕所进行改造,卢淑侠知道他家的情况后,主动和村“两委”商量认下这家“亲戚”。卢淑侠同时与村内的其他6户贫困户也结成了“亲戚”,每逢过年,卢淑侠一家带着礼品回来走“亲戚”,这一串便是8年。

提起卢淑侠,仝楼村大人小孩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卢淑侠是该村的媳妇,结婚之初靠开小卖部维持生计,2000年转行和丈夫一道经营环保砖厂,有了一定的积蓄。2011年,看到郏县孩子外出就读,家长往返陪护接送十分辛苦,就萌发了在郏县办学校的想法,并通过筹措资金,建成郏县三立国际学校。自己富了不忘乡邻,近年来卢淑侠无私捐助村“两委”40余万元为村内修路,请剧团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为郏县乡村学校捐赠教学设备,为薛店镇北姚村、王集乡史庄村贫困学生捐赠图书、学习用品等,捐助总额累计超过1000万元。

“俺是农村娃,知道农村生活的苦和难,俺会一直帮着俺亲戚直到脱贫。今后,俺会把公益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做,一如既往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卢淑侠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