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制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逃匿者无处藏身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9年1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平安守护”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郏县公安局充分利用监控智能识别系统等技术手段,抓获37名网上在逃人员。这些日夜“不眨眼”坚持站岗放哨的天网监控,筑起了一道平安“防火墙”——
让逃匿者无处藏身

→郏县公安局指挥中心 卢拥军 摄
→郏县公安局民警在调阅监控视频。 卢拥军 摄
 

本报记者 卢拥军 通讯员 程伟

■新闻背景

自2018年12月1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平安守护”专项行动以来,郏县公安局充分利用监控智能识别系统等技术手段,成功抓获37名网上在逃人员。该系统的实战效能发挥,标志着“全时空、全覆盖、多层次、宽领域、高智能”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成效显著。

监控智能识别系统,是将监控识别技术融合到数字录像监控系统中,使监控系统具备智能化功能,在监控录像过程中能从动态视频流中自动捕捉人的特征,为监控录像建立起特征索引。因此,它成为继技侦、网侦、刑事技术之后的第四大技术,其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现。

郏县公安局主管财务和科技通信工作的副局长王树军说,去年以来,郏县公安局为应对新的公共安全防范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手段,以科技和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智能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对600余路视频和500余路社会资源视频进行科学整合,全力构建“三网三平台”视频体系架构,打造出“点上覆盖、面上成网、高空瞭望、外围成圈、覆盖城区”的监控智能识别系统。

近日,记者来到郏县公安局进行了深入采访。

镜头一

2018年12月15日13时许,正在值班的郏县公安局科技通信科科长徐辉通过监控智能识别系统,监测到一名身着黑色上衣、皮肤黝黑的男青年在县城东大街出现,这名男子疑似10年前实施诈骗后在逃的张某涛。

徐辉立即锁定张某涛,并进行长时间的视频跟踪。次日16时许,视频显示,张某涛在郏宝路口附近上了一辆面包车。徐辉沉着冷静,指令辖区派出所民警围追堵截,最终在眉山大道与八一路口将张某涛抓获。

张某涛2008年2月18日伙同王某等人冒充军人,以做高低床需验资为名,在南京市鼓楼区诈骗资金96000元,被南京警方网上通缉。据张某涛供述,作案之后,他一直诚恐诚惶、东躲西藏,同时心存侥幸,历经周折逃回郏县,觉得距离南京那么远,找地方躲躲、避避风头,事情就过去了。为躲避打击,他藏在亲戚家不敢出门,但没想到一露头就被民警抓住了。

镜头二

2018年12月23日11时许,徐辉通过监控智能识别系统监测到一名身着花格子棉睡衣、身材微胖的男青年在县城紫云路某超市门口出现,这名男子疑似3个月前实施诈骗后在逃的宁某川。

徐辉立即锁定宁某川,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视频跟踪,很快确定了宁某川的活动轨迹。18时许,徐辉发出指令,辖区派出所民警在县城一饸饹面馆将其抓获。

宁某川2018年9月与他人签订合同,约定双方共同经营一辆货车,后宁某川私自将货车转让,并侵吞转让款,涉嫌合同诈骗,被郏县警方网上通缉。据宁某川供述,为躲避公安追捕,他四处游荡,后来藏在亲戚家,没想到出次门就被民警抓住了。

镜头三

2019年1月24日中午,郏县公安局科技通信科值班民警通过监控智能识别系统,监测到一名身着银灰色外套、身材健壮的男青年骑着粉红色电动车在县城八一路某商场门口出现,这名男子疑似7个月前实施诈骗后在逃的李某涛。

值班民警立即锁定李某涛,并调取周围视频监控,顺着视频跟踪,很快确定了李某涛的住所。15时许,值班民警发出指令,辖区派出所民警在李某涛住处蹲点守候。17时,李某涛开门外出,民警立刻合围上去,把李某涛摁倒在地。刚开始,李某涛猛烈抵抗,但当锃亮的手铐铐住他的手腕时,他知道一切都已结束,随即放弃挣扎,束手就擒。

2018年4月24日10时,在漯河市召陵区人民路七彩虹门口,李某涛与同伙韩某分别自称“小强”和“王哥”,告知受害人郑某有血光之灾,若想消灾需用钱和黄金开光。郑某信以为真,将家中8000元现金和一只金手镯交给二人。因涉嫌诈骗,李某涛被漯河警方网上通缉。李某涛作案后一直躲在外地,靠打零工维持生计。2019年元旦,思乡心切的李某涛怀着侥幸心理回到郏县,但很快就被民警抓住了。

镜头四

2019年1月26日9时许,郏县公安局科技通信科值班民警通过监控智能识别系统,监测到一名体态臃肿、推着轮椅、手拿病历的中年男子在县城某医院门口出现,这名男子疑似5年前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候某强。

值班民警立即锁定候某强,并安排辖区民警到达医院门口。但民警到达现场后,候某强已离开。追踪视频线索,民警判断轮椅上坐着的老人很可能是候某强的父亲,老人很可能在医院住院。于是,民警随即找到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调取住院信息,锁定疑似候某强父亲所在的病房。为不影响其年迈父亲养病,民警封锁楼道,耐心蹲守。14时,候某强外出买饭时被民警当场抓获。

2013年10月18日22时许,候某强驾驶三轮汽车沿107国道行驶至漯河市源汇区小于村路口时,与前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相撞,造成自行车车主韩某受重伤。事故发生后,候某强驾车逃逸,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被漯河警方网上通缉。肇事逃逸之后,候某强四处躲避。2019年初,得知父亲重病住院的消息,他偷偷摸摸地来到医院,被民警抓获。

以上是郏县公安局依靠监控智能识别系统抓获逃犯的缩影。

强化视频监控技术支撑,挤压犯罪活动空间

近年来,为守护郏县平安,郏县公安局倡导“信息主导警务、信息主导侦查”的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全县范围内安装了1000余个摄像头及相关设备,且连接到110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视频平台。同时,将各种社会视频探头进行整合,动态化地呈现出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实现了重点区域、人员、车辆、信息等数据的汇聚。

“我们以指挥中心为依托,将国保、反恐、网监、刑侦、治安及各个派出所等部门联合起来,综合应用情报、网侦等手段精确推送案件线索,集中开展信息采集、网上研判、网络预警、巡逻防控等。”郏县公安局局长王遂法对记者说。

“我们向相关部门发出指令和预警信息,实现指挥调度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流程化,效能凸显。”郏县公安局政委秦中杰说。

2018年12月1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平安守护”专项行动。郏县公安局党委紧紧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公安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利用该局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先进优势,精准、有效打击各类犯罪,让“探头站岗、鼠标巡逻”,提高民警破案率,实现郏县治安大局稳定。

据王树军介绍,郏县公安局在“平安守护”专项行动抓捕网上逃犯工作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归根于充分利用监控智能识别系统,实现了抓捕方式由传统人力巡视模式向现代化人机互动巡视模式的转变。

视频监控系统是运用视频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控制技术,对社会面进行控制的综合服务平台。它在公安机关锁定目标、获取罪证、发现并抓获现行犯等实战应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侦查破案的利器。

郏县公安局的监控智能识别系统监控探头可以360度旋转,覆盖半径200米左右,不但可以看清人的体貌特征,而且还能观察人的行为举止,民警在监控室内就可以对辖区的治安情况进行巡视,能够及时发现违法犯罪迹象。同时,该局通过合理使用无人机,大大拓宽了管理范围。

记者在郏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看到,无论白天黑夜,指挥中心都能清晰实时地监视目标场所的图像,值班民警能够自动、手动切换图像、遥控云台及镜头,对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这样的系统就如同一张大网,有效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违法犯罪人员和有作案倾向人员受到震慑。

监控智能识别系统在郏县公安局刑事侦查中的价值不可估量,体现出了传统侦察方式不可取代的优势。

——发现犯罪嫌疑人,划定侦查方向。利用视频监控直观、准确的特点,可看到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顺利完成“从案到像、从像到人”模式的转变,为正确划定侦查方向提供客观依据。

——确定犯罪规律,缩小侦查范围。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点多面广”的优势以及图像画面上可识别的衣着等特征,通过采集多时段、多点位的视频信息,与案件多发地段的各关联信息进行碰撞、比对,找出嫌疑人活动的时空规律和特点,达到缩小侦查范围的目的。

——甄别细节特征,综合锁定对象。视频监控具备客观、连续等特点,可以记录案发前后嫌疑人的整个活动过程,为侦查破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单帧图像的分析研判,可以确定出嫌疑人的细微活动痕迹、片段、特征,获取与之相关联的轨迹信息。然后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直接锁定嫌疑人。

——固定视频证据,直接认定犯罪。对直接记录犯罪活动过程的视频,通过视频截图,直接固定嫌疑人在犯罪时空的“特写”,认定犯罪,形成无可辩驳的证明。

监控智能识别系统在郏县公安局的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警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调取图像信息和相关证据破获案件;通过对视频监控系统反映的社会治安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对警力部署、工作措施进行调整;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图像,对现行犯罪进行打击,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警力。

2019年1月26日9时许,正在值班的徐辉发现,一名身材较矮、头顶部分白发的青年男子进入县城行政路某小区内,这名男子疑似3年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后被裁定在逃的杨某亚。徐辉立即通知辖区派出所民警到达该小区,在小区附近进行布控,最终在一超市门口将杨某亚抓获。

郏县公安局的监控智能识别系统逐渐成为郏县现代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建立图像视频识别模式,打击各类犯罪活动

图像视频识别模式是民警通过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实现对人的各个部位动态比对,具有直观、高效、准确、方便等特点。

郏县公安局通过建立图像视频识别模式,实现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在押人员等信息网络化、实时化管理,为公安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

记者在郏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看到,民警坐在电脑前不间断地查看视频回放,截取部分图像,并分类标记。通过图像视频,直观地监测重点人员,从而作出准确判断,掌握重点人员活动轨迹。这样一来,各类犯罪分子就能被一一甄别,为实施精准打击夯实基础。

图像视频识别模式的实战过程主要包括事前预防、事中预警、事后核查三个步骤。

——事发前,通过图像视频识别模式对关注区域和关注人员进行监控,当关注区域或者关注人员有异常情况时,指令现场警力前去处置,防患于未然。

——事发时,现场民警实时处置,及时管控重点人员,防止人群聚集闹事,避免事态扩大。

——事发后,通过图像视频进行案件比对,发现线索,核查身份,大大缩短处置时间。

同时,图像视频识别模式在实战中又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从适用于单一警种到适用于全警种,纵向从视频侦查向反恐处突、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渗透,深入公安各项业务。但从整体来说,公安的实战需求主要是对“人、车、物”进行追踪、分析和排查。目前,对车辆和物品的处理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技术,也有很多技战法,比如车辆的轨迹分析等,物品的识别、滞留分析等。

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机关针对“人”的技术处理工作需求最大,也最直接、最迫切。对“人”的衣着特征、面部表情、走路姿态进行分析等过程,都属于图像视频分析范畴。

身份核查是公安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图像视频识别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以前,这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工作。采用图像视频识别技术后,整个过程变得简单快捷,只要获取关注人员照片并进行识别,就可以很快确定关注人员的身份。

2019年1月28日15时许,郏县公安局科技通信科民警通过监控智能识别系统,发现一名头发凌乱、衣着邋遢的中年男子在县城中兴路某商场附近转悠,形迹十分可疑。果然不出所料,后经查实,该男子是一名网上逃犯。

该男子2016年10月在郏县渣园乡屡次盗窃,被警方网上通缉。那天,他在商场附近踩点,准备实施盗窃,没想到一出现便被值班民警识破,网格巡警接到指令后,一举将其抓获。

郏县公安局将“平安守护”专项行动作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紧紧围绕“六个确保”目标和“七个紧盯”措施,坚持防控风险,坚持守土有责,严格落实保安全、保稳定各项措施,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坚决打赢“平安守护”专项行动这场硬仗,努力为郏县人民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记者感言

郏县公安局实施的监控智能识别系统,在实战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成为控制发案和提高破案效能的助推器。

如何实现人机互动,是各级公安机关在建设监控智能识别系统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郏县公安局为其他公安机关提供了启示。

启示一:必须将“服务实战”理念贯穿于监控智能识别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中。郏县公安局从实战需求出发,研究系统应用功能的拓展和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战应用功能。目前,郏县公安局各个派出所都建立了视频监控平台,15个乡镇已实现视频监控平台“村镇县市”四级联网。同时,郏县公安局科学整合社会视频资源,增大公安机关视频监控探头密度和广度,密织监控网络,让犯罪嫌疑人无处藏身。

启示二:必须实现人防、技防的优势互补和无缝对接。实现人防、技防的优势互补和无缝对接是治安防范和打击犯罪工作的发展方向,监控智能识别系统为做好人防技防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违法犯罪日趋职业化、智能化、流动化,只有确保人机互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全覆盖,构筑全天候防控网络,才能做到及时打击和有效防范。郏县公安局依托高空瞭望视频探头和无人机进行空中巡防,通过不同监控点之间的“接力”,消除了人力巡逻存在的“盲点”。

启示三:必须增强全警参战意识。不只是一线实战单位参与打击犯罪,管理服务部门也要主动靠前、积极参与。郏县公安局科技通信科民警既当服务者,又当实战者。他们不仅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时还冲上一线,抓捕网上逃犯。

启示四:必须建立配套运行机制。建立并落实监控智能识别系统长效运行、维护机制,是确保监控智能识别系统发挥效能的有力保障。郏县公安局按照边建设边应用的原则,在抓监控智能识别系统建设的同时,组建了专门的视频监控队伍,制定了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和考核细则,形成了分门别类的规章制度和工作预案,逐步完善了监控智能识别系统日常运作机制。 (卢拥军)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