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开栏的话
摸索出来的“干群共建”
年轻人也赶回村穿起红马甲
垃圾沟变公园,老少爷们的心齐了
有了积极性,对未来信心满满
家家参与 人人动手 共同美化家园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南村
垃圾沟变公园,老少爷们的心齐了

1月18日,村民葛暖和娄延根点赞大南村公园建设。
 

进门,是高门大院的宅子;出门,是干净整洁的公园。这是叶县九龙街道大南村村民娄运停目前的生活环境。

两个多月前,娄运停家门口的公园还是个宽16米、深4米、长230米的垃圾沟。“咋也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月18日上午,今年57岁的娄运停说。

84岁的村民娄延根说:“这个垃圾沟有年代了,自打我记事儿起,它就在。近来赶上县里刮起志愿者的‘东风’,村里多少年的垃圾沟变成了公园。”

提起“红”遍叶县的“红马甲”,九龙街道党工委书记马向阳说:“九龙街道做志愿服务算是早的,但比较零散,一直没有真正拧成一股绳。目前,叶县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我们借势把这片‘红’再发展好,让九龙街道的村子红起来。”

九龙街道选择“穷村”大南村为试点,首先是从改变村里的垃圾沟做起。“村里经常给贫困户、低保户开会,我们就利用这时候,说了把大南村变美的想法,也提到县里倡导的干群共建、志愿服务的好做法。加上听了仙台镇南庞庄村等不少地方都已经尝到甜头的例子,大家伙儿的思想很快统一了。”大南村党支部书记杜进良说。

“村里的提议好,俺贫困户、低保户一直受党和国家照顾,干群共建,我们也得有个姿态。”大南村因残致贫的村民娄建彬说,他和村里其他贫困户、低保户成了村里第一批志愿者,“我腿脚不方便,就承担收发红马甲和劳动工具的轻便活儿,能参与进来,就感觉光荣。”

说干就干。2018年11月10日,“红马甲”开始行动,大南村村民争先恐后向村干部胡雪霞要红马甲。“第一批领回来30多件,远远不够,村里活儿多时,我们要去大北村借红马甲。”胡雪霞说。

一个月后的12月10日,一个整洁、靓丽的大南村公园出现在村民面前。

时间短,成效快。大南村62岁的退休教师、志愿者葛暖总结出“秘笈”:“书记两行泪,群众两脚泥,干群一条心。”

公园快完工时,有一天杜进良和朋友约定好,用朋友的车去叶县任店镇瓦店村拉草坪,回来抓紧栽植。天下起了雪,杜进良穿着雨衣和志愿者们一起干。等活儿干完,天已漆黑,衣服湿透,大家脚上全是泥,杜进良招呼媳妇炒上几个菜,打开两瓶酒,喊几个村民代表,陪免费帮他们拉草坪的朋友在家喝两杯,暖暖身。

“喝了两杯,书记掉泪了。”当晚在杜进良家帮忙做菜的葛暖回忆说,“平时杜书记话不多,那天晚上却掉着眼泪说,‘大南庄老少爷们儿心这么齐,让我感动,这只是开始,今后我带着大家劲儿往一处使,要让大南村越来越好。”

唤醒党员干部觉悟、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干群共建,扮靓乡村,“红马甲”在九龙街道大南村成了一景、成了火种。2018年12月8日,在全县村庄环境观摩中,大南村名列第一。同月13日,马向阳来到大南村,为该村党群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授旗。当天,不少村民拉着马向阳合影,感谢党组织做了他们的贴心人。

“现在,连个瓜子皮都不好意思扔,村里哪儿都是干净的,扔哪儿都扎眼。”葛暖说,自从垃圾沟变身成公园,村里多了35个绿皮垃圾箱。

(本报记者 毛玺玺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