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开栏的话
摸索出来的“干群共建”
年轻人也赶回村穿起红马甲
垃圾沟变公园,老少爷们的心齐了
有了积极性,对未来信心满满
家家参与 人人动手 共同美化家园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庞庄村
摸索出来的“干群共建”

1月18日,志愿者在村南的荒地上清理杂物、垃圾,平整土地。
 

1月18日一大早,叶县仙台镇南庞庄村就热闹起来,66岁的庞来明带着一二十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到村南头的荒地上清理杂物、垃圾,平整土地。

“我们村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可不光是妇女,还有像我一样的大老爷们儿,只要愿意为村里做事,都能参加志愿服务队。”66岁的庞来明是南庞庄巾帼志愿服务队小队长。

南庞庄村有174户640人,像庞来明这样在志愿服务队注册的志愿者有50余人。

“实际上,村里人人都是志愿者,用工忙的时候,村里人都主动出来干活。”66岁的该村村委会主任李占良说。

谁能想到,两三年前,南庞庄村还是个落后村,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差,干部没动力,群众有怨言。

2017年下半年,南庞庄村申请到6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完善村内道路、下水道、文化广场、村内绿化等。可按照实际情况,这些钱远远不够。

经过反复商量,南庞庄村决定以党建引领,尝试搞“干群共建”,让党员干部带头干,发动村民参与,并首先将村里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成立南庞庄村巾帼志愿服务队。

一开始,只有部分村民参加,多数村民要么站在一旁看,要么满腹牢骚提意见。

但看到县、乡领导干部、帮扶单位机关工作人员纷纷加入进来后,村民们感动不已,也纷纷拿起工具,走出家门,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凭借干群合力,南庞庄村大污水坑变成文化广场,荒宅废地变成绿地游园。宽阔的主街道,干净整洁的小胡同,统一的小栅栏,丰富的党群共建文化墙……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村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全村人都有功劳,现在好多村专门来俺村学习,大家感到特别自豪。”54岁的张巧玲是南庞庄村志愿服务队队员,虽然患有慢性病,但干起活来从不含糊,“我乐意出来干活,大家多干一分,村里多美一分。”

60多岁的庞留成患有偏瘫,因行动不便,经常呆坐在家里。可看到村里人居环境整治如火如荼,他也上了心,一有空闲就在村里转悠,一只手里不时握着散落在地的树叶或者杂物。

“老谷,你家打扫没,我们帮着给你收拾收拾。”路过63岁五保老人谷付安家时,驻村第一书记潘高峰进屋看了看。

“我天天打扫着呢,可不麻烦你们了。”谷付安赶紧说道。

随着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南庞庄村对户容户貌也有了严格要求。但就是有一小部分村民连自家的小院子都整不干净。于是,村里就派出巾帼服务志愿者帮忙打扫。

志愿者们一边帮忙一边戏谑:“看看脏嘞,自己家都不收拾利落。”“是人懒还是手脚不利索。”

“咱村妇女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心眼实、说话直,打扫过一两回后,这些村民就‘红了脸’,自觉把屋院打扫干净。”潘高峰笑着说,

从开始的牢骚满腹到积极主动,从干自己的活儿到帮别人干,从听从分配干到自己找活儿干,南庞庄村民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村民更加珍惜共建成果,自觉维护人居环境,自觉参与村里的各项建设。

“‘干群共建’模式的实施,不仅彰显了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更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干群同心同治的局面已经形成。”仙台镇党委书记虎永福说。

如今,南庞庄村“干群共建”模式在叶县得到全面推广。南庞庄村也成为叶县“干群共建”的起源地。

(本报记者 张亚丹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