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城市提质颜值高 魅力古城更出彩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9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丰县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经过“修身美颜”,城市格局脱胎换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提升了城市品位,突出了城市个性,彰显了古城文化底蕴,一幅富强、文明、平安、美丽的宝丰新画卷徐徐展开——

城市提质颜值高 魅力古城更出彩

县城人民路已成为林荫大道。本报记者 卢拥军 摄
县城鸟瞰图 本报记者 卢拥军 摄
市民在公园游玩。本报记者 卢拥军 摄
 

■新闻背景

2018年10月12日,在全省召开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宝丰县作为全省唯一县(市、区)代表在会上交流推广“宝丰经验”。

2018年10月25日,全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现场观摩会在宝丰县召开,宝丰县作典型发言,“宝丰经验”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赞扬。

近年来,为了实现新跨越、新发展,宝丰县按照省、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要求,围绕把宝丰打造成为“生态宜居水城、历史文化名城、平顶山市核心区”的目标,按照生态、宜居、规范、传承的原则,全力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重点围绕“二十大场馆”“十大民生工程”“十大重点工程”“十大断头路贯通工程”和推进城市“双修”工程,积极实施建设项目260多个,总投资315亿元。截至去年底,宝丰县完工项目达到65%以上,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良,宜居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

宝丰县委书记、县长许红兵说,宝丰县借全省百城建设提质的春风,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雄心斗志、昂首阔步,把城市建设提质做活、做精、做美,打造高品位的幸福之城、宜居之城、品质之城、碧水之城。

镜头一:宝丰城区玉带河段湿地公园波光潋滟,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行人陶醉其中、赞不绝口。

玉带河发源于宝丰县大营镇白石坡、斋公庄一带。由于较长时间没有清理城区上游河道,这一段河道成了杂物堵塞、污水横流的垃圾场。2016年1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总投资4000余万元的治理工程拉开序幕。经过两年的治理,这里成了广场游园与景观灯和谐共生、亭台小品各具特色、景观石错落有致、河岸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内景区。

镜头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区人民路东段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流光溢彩……

以前人民路东段是一条“断头路”,严重制约了城市向东的发展。2016年,有关部门对这条“断头路”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开工建设道路两侧的景观绿化工程。该工程按照苏州园林风格建设,仅绿化一项就投资5700万元,全长2.16公里,道路两侧绿化宽度为34米。

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人民路东段绿树与红花相衬,休闲长廊与八角风景亭相伴,曲折的园路与休闲广场相连,景观墙与竹林相依,不少市民悠闲惬意地在游园中漫步。如今,人民路成了宝丰的一条景观大道。

镜头三:一进入宝丰,不管是高速路口、入城路口,汝瓷雕塑、说唱艺术雕塑等独特的“文化细胞”随处可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过去,宝丰县文化有听头儿、有说头儿,没有看头儿。近年来,为了利用好文化软实力,宝丰县通过整合、开发推广文化旅游资源,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比重达到6.5%以上,实现了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的跨越。

如今的宝丰街头,随时随处能感受到这座千年古城传统内涵与时代精神的交相辉映。

镜头四: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宝丰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5.9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82亿元,税收完成8.79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3.12亿元;财政支出完成50.4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54亿元,民生支出26.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30%。这与宝丰县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尤其是以“业”兴城的发展观念密不可分。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完善园区功能,全县经济发展活力日益迸发,目前三产产业占比为8.3∶56.3∶35.4。

以上是宝丰县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缩影。

宝丰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拥有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魔术之乡、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酒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汝瓷文化之乡、中国汝瓷之都、中国(宝丰)汝窑古镇、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等众多荣誉,并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宝丰县城乡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宝丰县副县长宁建平说,这些变化得益于宝丰县紧紧抓住全省百城提质建设的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在总规和控制性详规修编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区集中供热、海绵城市、城市修补、宝丰古城保护和更新规划等41个专项规划的编制,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确保百城提质建设扎实推进,宝丰县通过召开重点项目工作进展情况通报会和“比拼四季、决胜全年”擂台赛等载体,增强全县上下抓发展、创一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着力破除资金、土地、房屋征收三大瓶颈,成立县发投、文投、父城基建等7个投融资公司,拓宽了融资渠道,目前已成功融资66亿元,为城市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宝丰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陈晓明说,百城提质,既要提升城市“颜值”,又要彰显城市特色。宝丰县按照“城市双修”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工程,在老城区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对主干道建筑物外立面进行改造,推动城区地下智能停车场、集中供热、城乡环卫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同时,围绕城市文脉、城市色彩等要素,进行城市设计,力求凸显宝丰的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与“颜值”,展现城市文化底蕴。

以水“润”城,让城市充满灵气

水是一座城市的命脉,以水润城,城水才能共生。

城与水,水与城,细细数来,大多城市依水而建,因河而盛。有了河,城市就有了灵气,宝丰亦是如此。

清凌凌的玉带河水似一条流动玉带缠绕着宝丰;穿城的净肠河诉说着宝丰的千年故事;清澈见底的玉带河、净肠河在城区交汇相融……如今的宝丰,一泓清水绕城郭。

近年来,宝丰县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过程中,借助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围绕“水”字做文章,将中心城区玉带河、净肠河两条河流列入综合治理范围,并规划建设多个湿地公园等,积极构建生态水系,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助力百城提质,绘就以水润城、水清岸绿的美丽水生态画卷中,奏出了城市发展的新乐章。

宝丰县坚持以水“润”城,通过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两河”治理和君文国家湿地公园、乌江河观光园万亩荷花基地、西湖湿地公园等22个项目,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以水系建设提升城市“颜值”和“灵气”。

水“润”父城,宝丰县将因水而更加温润美丽,城市充满灵动之气。“如今,漫步宝丰,三步一景、景景生辉,五步一画、画画传情,与往日河两岸杂草丛生的情景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宝丰县退休老干部余广才感受着县城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衷地发出感叹。

水系治理,生生不息。新时代,宝丰城区生态水系治理呼唤新的辉煌。“良好的水域循环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陈晓明说。

以绿“荫”城,让城市更宜居

绿色代表着生命,有了“绿”才更有生机;有了“绿”才更加生态;有了“绿”才更具魅力。

一个城市,只有打造绿色世界,才能让绿色发挥“城市之肺”和“城市之肾”的作用。

一座座绿色公园让百姓流连忘返、享受生活;一条条林荫大道让车在绿中行、人在花中走……如今的宝丰,百姓正尽享着“绿色福利”。

近年来,宝丰县坚持景城融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规划建绿、见空植绿、拆墙透绿、依路建园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的绿化潜力,对街心花园、南环岛绿地等7个游园进行了提档升级,新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紫瑞园、党建广场、小康公园等5个公园游园,形成了“一园一景观,一路一特色,一区一风貌”的绿化风格。

在大力实施园林项目的同时,宝丰县还开展了以绿化、亮化等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对城区所有公园游园的景观灯、植被花草、娱乐健身器材等进行提档改造升级,采取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手法来组织空间,达到了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截至2018年12月底,该县县城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由2012年的37.32%、40.18%、9.91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12月底的43.2%、49.28%、13.97平方米。目前,全县建成区有公园绿地35处,省级园林单位20家,市级园林单位51家,省园林小区5家,市级园林小区11家。

此外,宝丰县还做好绿化文章,注重通过森林公园、园林绿地、道路绿化等,形成不同绿色空间,在林种选择上充分考虑本地适应性,多培育一些“成本低、长势好”的乡土树种,特别注重增加针叶林、常绿树,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更加绿色宜人。

一个个高品质的“绿色”项目,不断把宝丰县变成一座绿色之城、秀美之城;生活在四季有花、满眼翠绿的环境中,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宝丰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园林县城。”陈晓明说。

以文“化”城,让城市魅力无限

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书写历史,文化创造未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底色,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魅力,更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和精髓。宝丰正是如此。

天为幕、地为台,赏原汁原味的马街书会;火正旺、声更脆,观宝丰汝窑前生今世;魔术之乡“魔”花开,书香宝丰文化浓……如今的宝丰,“拓展魔术+”文化新业态正演绎着宝丰人民的新生活。

近年来,宝丰县按照“以文化城,打造城市文脉”的理念,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特别是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以来,宝丰县坚持文化为民、惠民、利民,立足曲艺、汝瓷、魔术等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与文明城市创建、特色小镇打造等相结合,重点整合文化资源,谋划文化项目,培育特色文化业态,构建曲艺文化、汝瓷文化、魔术文化、红色文化等六大文化格局,以文化滋润着城市的“精气神”。

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魅力之城”,宝丰县规划建设了中国曲艺交易中心、刘兰芳艺术馆、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中国宝丰汝窑博物馆、宝丰县革命纪念馆、中国陶瓷工艺博物馆等26个展馆,持续提升公众对宝丰文化的体验,为文化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马街书会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说书人负鼓携琴,弹唱献艺,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并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就此花落宝丰。

在曲艺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宝丰县高度重视汝瓷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规划建设了大宋宫廷汝瓷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大博瓷画文化创意公司等一大批文化项目,传承和发扬汝瓷烧制技艺。

作为千年古县、文化大县的宝丰县,蕴藏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如今,依托互联网和名人效应,宝丰县以“互联网+”“拓展魔术+”文化新业态的方式,扶植培育陶瓷、魔术等重点文化企业,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助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父城大地,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文化滋润着这座城市的‘气质’。”陈晓明说。

以业“兴”城,让城市活力更旺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产业发展是人民群众幸福的源泉。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竣工入住,一处处公园建成开放,一个个企业入驻园区……如今的宝丰,正发生着美丽的蝶变。

近年来,宝丰县全力推进“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转型发展,通过“三区两园”平台建设,做大不锈钢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做优新型煤化工产业,做活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18年,宝丰县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均较上年大幅增加。

据统计,宝丰县已建成迎宾路小学等4所学校,改扩建78所学校,县职教园区等项目有序推进;建成13所乡镇级敬老院、30所幸福院、3家专业养老机构、1家“医养结合”医院;公共自行车、共享冰箱、志愿者服务站等公益项目纷纷落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图景正在变为现实。

一项项含金量十足的成绩,见证着宝丰日新月异的经济实力,也让一个个“金字招牌”花落宝丰:荣获国家第一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县、全国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河南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县、河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要素、区位、市场等优势,宝丰县将不锈钢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按照产业化发展、基地化布局的总体思路,以打造全国重要的不锈钢产业基地为目标,推进不锈钢生产加工、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三大业态建设,打造集不锈钢回收利用、液压平整、冷轧板材、管材制品、物流交易于一体的不锈钢产业链条。

产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宝丰县围绕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高铁商务区和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平顶山市健康食品(宝丰)产业园等三区两园,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目前,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被授予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称号。特色商业区成功晋升河南省二星级服务业“两区”。

宝丰县树立“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完善园区功能,经济发展活力日益迸发;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无公害生产基地2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个;万瑞汽车物流园等20个物流项目开工建设,新经济创业园入驻企业33家,“宝丰优品”等本土电商平台线上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

翔隆不锈钢产能持续释放,宝隆等一批不锈钢企业快速成长,经济发展繁荣兴旺;“十纵九横”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君文国家湿地公园、西湖湿地公园等项目顺利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建设提质助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宝丰正阔步向前!”陈晓明说。

“发展不停步,提质向未来。宝丰县将再接再厉、砥砺前行,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巩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成果,全力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四个宝丰’不懈奋斗,为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新贡献!”许红兵最后说。

(本报记者 卢拥军 通讯员 杨国栋 尤书辉)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