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今日天气
若遇农民工工资问题可打电话举报
新华区交叉互查环境问题
帘子布公司深入开展环保治理
环境污染防治
汝州整治市区机动车无序停放
长桥镇探索造林新模式
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一期改造将完工
二广高速寄料至分水岭段继续实施差异化收费
曲辕犁:“掩”不住的情思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曲辕犁:“掩”不住的情思

陈红民向记者展示家中保存的已有六十多年的曲辕犁。
 

俗话说:“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庄稼要好,犁深肥饱”。在农业科技不发达的年代,要想让土地结出更多的果实,必须得付出更多的心血。现如今,农业机械化遍地开花,但“多犁一寸等于多上一遍粪”仍是至理名言。

种地少不得犁地,犁地离不开犁子。三四十年前的农村,曲辕犁广泛存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机的普及,曲辕犁被冷落,现在基本难觅其影。

“我们村有一户老人,今年快90岁了,前几天走访时,我发现他家保存的有桑杈、犁、架子车、耧车、竹耙子等,抽空报道报道吧。”石龙区人民路街道南顾庄社区扶贫工作队员李勇刚向记者报料。11月28日上午,记者和社区干部夏亚磊来到段岭村89岁的陈心明老人家。

“这把犁比你们年龄都大得多,我大闺女陈英还不会走路时,俺大队犁地就用它,今年她62岁了,你算算吧。”记者说明来意,陈心明的大女婿姬河从南屋搬出了闲置约20年的曲辕犁。只见铁质犁辕、犁盘坚固如初,拿出抹布擦拭后,槐木质地的犁梢、提手露出原色,遗憾的是犁铧找不到了。由于陈心明身体不适,老伴儿蔡稳当起了“主讲”。

蔡稳说,陈心明外婆家是驻马店市上蔡县的,小时候母亲带着陈心明兄弟俩回娘家走亲戚,由于兵荒马乱,加上蝗灾粮食减产,母亲饿死在姥姥家。临死前,他母亲让陈心明把弟弟送人,那时陈心明才六七岁。后来,陈心明步行几百里地,记不清走了多长时间,一路乞讨回到了段岭村。“哎!不知道那个弟弟还有没有,俺公公活着时还说想去找,你说去哪里找呢?”谈及往事,老太太双眼噙泪。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陈心明就学会了做饭、洗衣、缝补和种田。

“我父亲当了一辈子牛把儿,俺家六七口人,全靠他挣工分呢。”陈英说,父亲非常勤快,在生产队那时,一直吃住在牛棚,白天不是套牛犁地锄草就是赶牛车拉东西。“那时生产队拉粪、运庄稼、拉粮食,包括谁家深更半夜有人生病、生孩子要去医院,不管大小事,只要有人喊,不管几点俺爸起床套上牛车就走。”

“人心换人心,咱对人家好人家自然对咱也好。”记者看到,陈英脸上写满了自豪。

“到后来生产队解散了,包产到户,多劳多得,俺爸更是卖力了,牛喂得膘肥体壮,干起活来吭哧吭哧的浑身是劲。”陈英笑着说,她出嫁后,3个妹妹两个弟弟都还小,一到农忙时她都会回来,帮父亲犁地、扬场、耩地。

“俺家都是山地,地面都不大,一块一块的,只有靠牛拉犁耕地。”陈心明的大儿子陈红民今年46岁,对于父母的日夜操劳,他历历在目。“扶犁子、扬场我也干过,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拖拉机一普及,这些劳动工具就很少用了。”陈红民说,父亲人缘好,在犁地时时常会把相邻的地块也帮人家干了。“有一年收麦时,我家有事忙不开,等回来时邻居已帮俺从山上挑回来了。”谈起父亲,陈红民也是骄傲无比。

“这些农具帮助俺家六七口人解决了大难题,得好好地保存下去,每一件都凝结着深深的感情,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咱农民这个本。”采访结束时,陈红民说。

(本报记者 张鸿雨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