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再 上 香 山 寺
丹心思报国 不负桑梓情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阅读让内心变强大
刻 在 生 命 里 的 记 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8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刻 在 生 命 里 的 记 忆

 

□王春生

不久前,杨元璋老人迎来了他的百岁生日。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河,那么杨元璋的百年人生长河里,有着太多的曲曲折折,有着太多苦难激荡的浪花。

回首他的人生岁月,一场场血与火、生与死的战争洗礼,早已成为他镌刻在生命里的永恒记忆。早在年少之时,因家境贫困,他只读了一两年的书便辍学在家,十多岁时跟着银饰匠当学徒,饱尝生活艰辛。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他刚刚18岁,很快加入到地方武装部队,以期有朝一日,能用一己之力保家卫国。

当战火燃烧到家乡的土地时,他毅然走上战场。不期而至的战斗中,忍痛看着身边抗战的勇士一个个倒下,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却。

他至今仍记得,他打的第一场仗是在老家安徽萧县。几千人的队伍守县城,最终难以抵挡日军猛烈的炮火袭击,只有17人突围出去。

初上战场,他已几经生死。战事开始前的当晚,他和排里一位王姓士兵准备到东城门附近的一间屋子里休息。屋子不大,他找来两块砖头当枕头,抱着枪就地躺下,很快入睡。那位王姓士兵带着两颗手雷,在门口处坐着休息,屋里亮着一盏简易铁灯。

就在熟睡之际,他被一声巨响震醒,睁开眼发现屋里漆黑一片,睡前亮着的铁灯灭了,屋里全是呛人的火药味。他摸黑走到门口,发现门口的士兵躺倒在地,身上被炸得不成样子,黑暗里他发现那位士兵已没了气息。

等其他士兵赶到时发现,是敌人的炮弹打过来,引爆了王姓士兵身上的手雷,致使其当场身亡。不可思议的是,杨元璋头下的两块砖头当时也被炸烂了,而他却安然无事,身上也没有一点伤。

日军的猖狂激起守城将士的顽强抵抗。在众多将士退守东城门时,他亲眼看到一位机枪手停住脚步喊道:“我们不跑了,跟他们同归于尽!”边说边向紧追不舍的日军射击,直至战死。

战事惨烈进行中,他和一名叫李富成的战友退至城墙下,一声枪响,他看到战友的胳膊被打断,枪都拿不住。他解下绑腿帮战友包扎,与战友一道跳下高高的城墙才得以活命。

“那不是九死一生,那是万死一生。”回忆起惨烈战事,他的话语中有掩饰不住的悲壮。

带着对日寇的刻骨仇恨,他曾参与指挥过一场奇袭日寇、令人解气的战斗。

那场战斗发生在1938年中秋节前夕。当时,他所带领的自卫队侦察到一个信息,在陇海铁路东段一个名叫黄庙的日军据点,新驻扎的日军仅有一个排的兵力,有17人、16支步枪、1挺轻机枪。这个据点有一坑塘,这些日军经常在坑塘里洗澡。

那天中午,他和抗日义勇队十七大队的几名队员一起,带上几只鸡等物品前往据点“慰问”。当看到17名日军有16人在坑塘里洗澡,仅有一人在边上看守枪支时,他们迅疾从篮子里抽出隐藏的短枪,朝着坑塘叭叭叭一阵猛烈射击。

仅几分钟的工夫,战斗结束,坑塘里的日军全部被打死打伤,负责看守武器的那名日军士兵被俘虏,而他们没有一人受伤。在杨元璋老人眼里,“那一仗打得真是漂亮,真是解气。永远都不会忘记”。

当地史料对这次奇袭战也有记载和总结:这次战斗全歼日军一个小队,所有武器全部缴获,是当地抗日武装“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

此次战斗过后,当地的抗日武装威震四方,很快就扩编到20多个大队5000多人,并形成了有22个县方圆近400公里的湖西抗日根据地。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青年杨元璋怀着满腔革命热情迅速成长。1939年4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9月,年仅20岁的他被委任为砀南县委书记,领导当地的武装抗日、抗敌斗争。

“我那时入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打老日,二是我不怕死。”回忆起自己的抗战岁月,杨元璋老人语气坚定,仍有当年舍生忘死的豪情。

1940年初,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摩擦波及砀山。1941年皖南事变后,八路军四师番号变为新四军四师,开始东撤。砀南县委的干部也随军东撤至江苏的洪泽湖一带,一律军事化管理,杨元璋同时兼任新四军四师一个营的教导员。

在入编新四军的3年多时间里,他曾跟随这支队伍打过无数胜仗。

1944年9月11日,四师师长彭雪枫带着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攻打夏邑县八里庄。就在战斗即将结束之际,身在前线的彭雪枫不幸遭遇流弹当场牺牲。

这一天杨元璋终生难忘。“我当时就在他身边几米远的地方,我们所有在场的人员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说这话时,老人禁不住热泪盈眶,“他牺牲时才37岁啊!”老人不无感叹地说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文武双全,讲话能讲哭你,也能讲笑你,太可惜了!”

抗战胜利后,杨元璋还担任过豫皖苏根据地第五支队的政委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夏邑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后在原河南省计委任职。其间,曾向周恩来总理汇报过河南省的农业工作。

杨元璋1978年调入我市,后当选为市政协副主席,上世纪90年代初期离休。如今,已是百岁高龄的杨元璋生活幸福,身体康健,还曾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

或许正是有着这些令人悲痛而难忘的抗战记忆,杨元璋格外珍惜晚年的安稳日子。谈及父亲长寿的秘诀,其女杨静说:“父亲曾经总结过四条:家常便饭,粗粮不断,经常锻炼,心态放宽。他的心胸特别豁达,一个曾经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什么都看开了。”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