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市专升本考生今起网上报名
高新区全面加大夜查整治力度
交通运输执法大会战
新华区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今日天气
我市举办“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涉台知识网络竞赛
长桥镇红牛养殖探寻精准扶贫新路子
市“家风”与“三观” 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湛河区开展冬季食品安全大检查
历史的瞬间不会重复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的瞬间不会重复
——曹新宇与照相机的故事
 

新华区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曹新宇是一位资深摄影“发烧友”,11月19日下午,在春华国际小区家里,他向记者讲述自己和相机的故事。

曹新宇保存着7台不同年代的相机。几十年来,这些相机记录着他的生活,也给他带来了许多乐趣。

“第一台照相机应该是1993年前后。我上初中时,家里新买了一部海鸥205B的旁轴取景相机。”曹新宇回忆说,当时,在平顶山,相机应该还算是个稀罕物。相机是父亲托战友从郑州买的,当时花了530元,是父亲几个月的工资。每次用完相机,父亲都要摘下皮套,擦拭干净,小心翼翼地装到泡沫塑料都还在的原包装盒里,再安安稳稳地放到柜子里才算结束。

曹新宇说,他第一次接触相机是1993年的一个下雪天,“我和几个亲戚一起赏雪,我带着相机,像模像样地拧拧调调,拍摄了几张照片。结果可想而知,白花花一片,模糊不清……”他在盒子里找到说明书,研究了几天,背会上面光圈和快门与对应天气的比例组合,按照黄斑对焦,才拍出了能看明白谁是谁的照片。曹新宇说,他的“摄影生涯”就这样开始了。当年在矿工路老大楼对面 “晓光彩扩”摄影门市部能买到相纸、显影液和定影液,可以冲洗胶卷;东隔壁的“大鹏”是高档冲扩胶卷地方。贫穷丰富了曹新宇的想象力,在外洗相片太贵,他就琢磨着自己试着冲洗,没有暗袋取胶卷,捂两层被子;没有遮光好的窗帘还是被子捂着趁天黑加班;没有安全灯就给台灯换个小灯泡,多糊几层红纸……

1994年,曹新宇到市一中上学,当时的班主任是黄正中老师,至今曹新宇仍很感激他。每周的主题班会、元旦联欢晚会,还有高一暑假在舞钢市开展的环保夏令营,都是曹新宇带着相机或用黄老师的傻瓜相机拍照。高二分班,他给分散到各班的同学分别照了合影。

曹新宇在秦皇岛求学时,同学之间开始学着自己拍照。为了勤工俭学,曹新宇和同学在学校出售、冲洗胶卷,出租相机。一卷胶卷能挣两三块,冲卷挣两块,洗一张照片挣一毛。为了省钱,曹新宇骑自行车去进货、冲洗胶卷,这样挣的钱“养活”了他的摄影爱好。

曹新宇坦言,有工资后相对就潇洒多了。他订了一份《中国摄影报》,再后来购置了理光-10相机。当时也是朋友们谈婚论嫁的年纪,谁结婚,都给他打电话预约拍照,他也乐此不疲。

2008年,正因为有摄影“特长”,曹新宇被调至新华区信息中心工作,从事“新华区公众信息网”网站新闻的采集、编发。摄影不但成就了他的爱好,还为他的工作铺就了一条崭新的大道

随着改革开放,曹新宇的摄影之路也由胶片时代转身到数码时代。曹新宇说,过去,拍出来的胶卷都要洗出照片来才能送给人家,现在用邮箱、QQ,或用手机直接就可以传给对方,方便快捷程度完全超乎想象。

“每当翻看老照片时,我都觉得它们很珍贵,因为这些历史的瞬间不会再重复了。”曹新宇感慨地说,“相机是我记录生活、表达态度的工具,积累起来的照片就是一段历史。我们有幸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经历了照相机的巨大发展变化过程,亲身感受和体验到了照相机发展变化带来的乐趣。回望过去艰苦的生活,更觉得应该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本报记者 邱爽)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