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改革潮涌新时代 靓丽出彩舞钢城
寄 语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潮涌新时代 靓丽出彩舞钢城

一年一度的马拉松赛,选手在“氧吧”里奔跑 本报记者 杨德坤 摄
现代观光农业 梁东明 摄
钢铁产业红红火火 梁东明 摄
纺织产业稳步发展 本报记者 杨德坤 摄
“健康舞钢”有序推进 本报记者 杨德坤 摄
城乡居民吃上免费食盐 本报记者 杨德坤 摄
舞钢市一处老市场 (资料图)
平舞会战场景 (资料图)
寺坡街道“廉政文化进万家”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杨德坤 摄
市民在龙泉湖畔休闲娱乐 梁东明 摄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贾东伦 摄
←山水林城——舞钢 董晓红 摄
↑新农村社区 李 黎 摄
←龙泉湖美景 高耀显 摄
 

初冬时节,薄雾笼罩着舞钢市龙泉湖畔,使这座北国小城平添了几分烟雨江南的生动韵味。

茶余饭后,马拉松广场上遛弯的人们不时会热议“舞钢市强势荣登全国‘幸福百县榜’”的新闻。这一次,舞钢市是从全国27个省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的市辖区未列入调查)的千余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

“幸”写在脸上,“福”印在人心。

然而,属于这座城市的荣耀又岂止于此?!

从诞生之日起,舞钢市便以刚柔相济的独特气质,精准踏着发展脉搏,坚韧地迈上梦想之旅,在时代的年轮里镌刻下最深的印记。尤其是近几年来,该市牢牢锁定“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平顶山市第一方阵”目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基调,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奋力谱写舞钢出彩新篇章。

近年来,该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水灯文化之城、中国冶铁文化之都、中国最佳休闲养生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绿色生态城市、中国最具投资竞争力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诸多殊荣,在竞相出彩的中原大地留下了浓重一笔。

【忆往昔】 精准找定新时代坐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一阵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一代又一代钢城人,励精图治谋发展,大道通衢展宏图,在6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了壮丽诗篇,缔造着沧桑巨变。

“如果说1949年中华民族从苦难中挺直了腰身、昂起了头的话,改革开放则是我们的国家走向复兴、迈向富强的开始。”舞钢市委书记陈英杰说,舞钢市几乎与改革开放同岁,在改革开放中推开了经济腾飞的大门,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滋养——建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970年,根据战备需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亲自主抓,国家决定在这里建立舞阳钢铁公司,生产特宽特厚军用钢板。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建设大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汇聚到这片荒凉贫瘠之地,排除万难、服从指挥,肩扛手提、人拉马驮,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突击奋战,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特宽特厚钢板生产基地,也创造出了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一脉相承的平舞会战精神。

随着钢铁公司的从无到有,一座城市的雏形也在悄然间形成:1972年,为保证平舞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河南省平舞工区市政建设处应运而生;1973年底,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舞阳工区办事处成立,划定舞阳县南部6个公社为辖区范围,并属河南省革命委员会直辖,此后,舞阳工区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域;1977年,根据发展形势需要,省革委会舞阳工区办事处撤销,划归平顶山市,同年11月,成立平舞工区,后改为舞钢区,成为我国第一个以钢铁企业命名的城市;1979年,舞钢区短暂改属许昌地区,3年后,于1982年复归平顶山市;1990年9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区设市,归属平顶山市至今。

循着历史的足迹,年轻而又不失厚重的舞钢,从呱呱坠地到雄姿英发,从芳容初露到声名鹊起,40年正芳华,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正以勃勃之势,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找定了新的时代坐标。

【强党建】 为出彩提供坚实保障

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改革开放40年间,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舞钢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高高飘扬,风清气正的党建氛围一直成为激励和引领舞钢人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的能量源泉。

“平舞会战中,党员干部不分彼此,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凡事只要党组织一动员号召,无论急难险重活儿,大家争着干、抢着干,从不抱怨、从不挑剔。”参与建设并见证了城市诞生的平舞会战女子民兵连连长、舞钢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育华说。11月15日,舞钢市尚店镇王庄村年近九旬的周铁头老人提及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是满足:“我这一大把年纪了,是党和政府托管了我的晚年生活。村里、镇里、市里的党员干部隔三差五都会来看我,吃的穿的、花的用的,都不愁。”

得益于“红色基因”的强大传承,如今的舞钢市决策者们在谋划发展过程中,始终牢牢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始终牢记为民初心使命,把管党治党的着力点放在党的建设高质量上来。改革开放以来,舞钢市党员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提升,人数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千人增加到目前的近两万人。

近年来,该市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时,率先在平顶山市建成县、乡、村三级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体系,完善“以县级为龙头、乡级为纽带、村级为基础”的上下互联、运转有序的党群综合服务全覆盖体系,提升党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农村党建方面,该市按照“建强阵地、建强队伍、注重服务”工作思路,先后新建和整修村级活动场所近200处;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党支部书记星级量化考核暨“双评”等活动实施方案,对村党支部书记实施星级量化考核,初步形成了农村党员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责任、人人当先锋的良好局面。

社区党建方面,按照“建强阵地、完善组织、强化功能、规范管理”的要求,该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舞钢市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党建进社区、服务进社区、物业管理进社区、文明教育进社区“四进社区”建设,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机关党建方面,按照《关于加强全市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从规范组织设置、换届选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活动阵地、规章制度、党费管理、作风建设、党务公开、资料归档等10个方面,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提升机关党建水平。

“两新”组织党建方面,通过重点开展抓组织建设、抓规范提高、抓典型带动,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干部帮扶机制、党群联动机制,开展争创支持党建十佳企业、“双强六好”党组织、“五个表率”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助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目前,该市“两新”组织中共建立党委7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98个,选派党建指导员87人,实现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智慧党建方面,运用“O2O”理念,率先在全省建立“1+1+1”智慧党建工程,即“一个载体(三级党群服务体系)+一个平台(党员视频服务平台)+一个终端(移动终端)”,把党务、政务的378项服务事项及流程捆绑打包延伸到市、乡、村三级网络平台上,着力构建“互联网+”与“党建+”智慧党建的“舞钢模式”。目前,该工程已涵盖100余个行政村、20余万党员群众,为民办理各类服务事项7万多件,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该市驰而不息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抓,注重事前预防、源头根治、制度防范,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率先在全平顶山市设立两个责任办公室,率先在全平顶山市试行由巡察办和4个巡察组有机结合的县级巡察工作机制,率先在平顶山市建立办案信息化、装备标准化的“纪律审查协作区”,率先在全平顶山市建立了支持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容错免责机制,作风建设踏实稳健、反腐倡廉掷地有声,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从严治党创新成果和经验。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今年以来,从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基层党建阵地建设等方面,我们形成了‘比发展、争晋位,比服务、争效能,比作风、争奉献’‘三比三争、实干为民’长效机制,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形成了‘敢于担当负责、勇于克难攻坚、善于夺旗争先’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陈英杰说。

【兴产业】 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回望历史,曾经的舞钢市工业状况是产业结构单一,钢铁产业一度成为该市占绝对地位的支柱性产业。尤其是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趋紧,该市钢铁产能过剩、自身结构矛盾突出,以钢铁为主导的工业一度陷入发展困境。

为改变这一现状,舞钢市坚持调结构促转型、推改革扩开放,矢志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舞钢市市长孔阳说:“我们不能‘因钢而累’‘因钢而废’。这就要求我们把转型发展攻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力度,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以产业结构变革带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让产业经济真正转到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上来。”

该市编制出台了产业转型实施方案,在提高农业产品综合效益、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突出主导产业,以打造钢铁加工、纺织服装“双百亿”产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招商图谱,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在提高主导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

该市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势重塑,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招商引资工作,在积极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构架,实现部分事项在线审批的同时,坚持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大招商、招大商”,实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改革开放前,该市第一产业为GDP的24.6%,二、三产业的总和占比只有75.4%。至2017年,舞钢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87亿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占比调整为9.7:45.2:45.1。其中,特钢生产及特种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92亿元,增长21.5%;纺织服装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4.49亿元;旅游产业全年接待游客473.2万人次,综合收入11.5亿元,分别增长10.3%和12.5%。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舞钢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21.3亿元,完成增加值3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5.5%,位居全平顶山市各县(市、区)第一位。

如今,翻开厚厚的《舞钢年鉴》,另一串“舞钢数字”在改革开放40年间灵动跳跃: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7497万元跃升至2017年的130.3亿元,增长173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782元攀升至2017年的40476元,增长了51倍;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688万元猛增至2017年的9.1亿元,增长了13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3432万元跃升至2017年的50.4亿元,增长了146倍……

目前,该市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抓城建】 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今年76岁的朱兰街道居民宋仁杰老人,对舞钢市的过去记忆尤为深刻:“过去说是一座城市,可跟一个大的乡镇差不多,总共像样的道路也就一条钢城路。从垭口到钢铁公司,要么沿着铁路走,要么翻山坡走羊肠小道,也不见几栋高楼。哪像现在,道路一条条、公园一座座、高楼一栋栋……在这里生活宽敞又通畅、舒适又安逸,很多来串门、旅游的亲戚朋友来了都不想走了。”

与宋仁杰老人一样,家住枣林镇徐庄村的村民张荣华同样为如今的农村生活变化而欣喜:“现在俺们农村的道路硬化、亮化、绿化了,村容村貌整洁了,不仅吃上了免费的食用盐,还正在免费安装天然气,农村和城里生活没啥大的区别。”

城乡面貌的悄然改变,得益于舞钢市立足城乡,统筹实施的城区全面提质扩容和乡村振兴战略。借助全省首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试点市和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市的有利契机,该市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创建,逐步完善和完成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有序铺开城市、乡村建设,初步形成三级城乡统筹发展体系,公共设施标准、人居环境生态、社会文明和谐的城乡新貌逐步变为现实。

统筹绘就春水色,城乡美景入画来。在持续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速推进城乡建设的同时,该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开展蓝天碧水工程,认真抓好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控制、扬尘污染治理、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等,全年环境优良天数稳定达标;积极开展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围绕让天空变蓝、为大地添绿、使河流常清的理念,大力建设高标准绿色生态廊道,森林覆盖率达35.4%,建设广场游园30余个,建成区绿地率持续提升,初步实现了山、水、林、城于一体的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一座功能不断完善、环境持续优良的生态化宜居新城已经雏形初显。

【惠民生】 持续增进百姓福祉

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如今各大商场鳞次栉比、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从“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到今天的“米仓满,面仓满,鸡鸭鱼肉随便选”,百姓生活中的“三大件”也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车子、房子和电脑……截至2017年,舞钢市民用汽车拥有量52000多辆,是1978年的400多倍,其中私人汽车51000多辆,是1978年的6000多倍,全年民生支出1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

近年来,该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实施《“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进教育民生实事、“改薄”工程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健康舞钢”建设;积极开展送电影、戏曲下乡活动,举办多场广场文化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在支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同时,做好城镇新增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4.7万人,参保率达到98%,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

在如今的舞钢,遍布乡村的农业公司、扶贫车间、扶贫小加工厂遍地开花。近年来,该市多部门联动、群策群力,做实做细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保障机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努力在产业帮扶、技能培训、行业扶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及村级集体经济,为贫困人口创造就业岗位,实施了到户增收项目、雨露计划项目等,引导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合作社等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该市还先后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贫困村电网改造、公路通畅、客运班车通达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一站式医疗扶贫、先就医后付费模式。2017年,该市有3.9万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报销1.4亿元,1765人享受大病保险报销675万元,1708人享受大病补充保险报销256万元,631人享受中原农险报销60.5万元,11322人享受民政救助646.1万元,贫困群众生活保障进一步完善。

该市扎实推进平安舞钢建设,持续开展“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平安建设创建率保持较高水平,群众安全感指数不断提升;开展化解信访积案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县、乡、村三级监控中心(室)基本建成,1500余个监控探头安装完毕并全部投入使用。

该市积极推进“一村一警”计划,建立市财政保障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在城乡开展网格化治安巡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各类刑事犯罪,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连年获得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和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市荣誉,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基层平安创建根基更加扎实。

“成绩和辉煌属于过去,面对当前复杂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舞钢市全体党员干部将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百尺竿头的实干劲头,以迎难而上、永不自满的工作热情,争做人民满意的‘答卷人’,为舞钢出彩汇聚磅礴力量、贡献发展智慧。”舞钢市委书记陈英杰说。

(本报记者 杨德坤)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