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冒雨施工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感
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 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中央扫黑除恶第6督导组与 河南省委第三次边督边改对接会召开
关于2018年中秋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以整改实效取信于民 用责任担当诠释忠诚
新华区纪委监委“四个一”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民生“难点”变为惠民“支点”
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公告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州转型发展启示录之五·社会转型篇
民生“难点”变为惠民“支点”

徐州市鼓楼区实施兵工路旧城改造项目后,曾经的棚户区摇身变成了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
本报记者 姜涛 摄
 

本报记者 陶向军 张亚丹 田秀忠 邱爽

9月6日至10日,本报采访团走街道进社区,访政务看发展,所到之处,住房、交通、养老、医疗、教育……一项项重大惠民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徐州正以快马加鞭的气势,践行着“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的理念。

去年12月7日,“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在北京发布,徐州荣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幸福从哪儿来?幸福来源于民生,来源于政府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大事的创新改革,来源于政府不断出台的种种惠民举措。

徐州这几年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当前,徐州市社保五大险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年均收入低于4000元的87.7万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和江苏省平均水平;2017年实施棚户区改造1610万平方米,505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整治,20万户62.5万市民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徐州以构建“十二大体系”为抓手,统筹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夯实改善民生的经济基础,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等,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真正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政务优化,实行自助办理“不见面”

9月7日上午,徐州市民张潘红来到该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不动产登记事项。

“从进门到通过自助服务办理完所有事项只用了10分钟,而且是随到随办。”张潘红说,放在以前,要想办理不动产登记,凌晨4点就得来排队。

如今的徐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内,听不见叫号声,看不见排队的人群,有些窗口前甚至显得有些“冷清”。

“群众之所以能够少跑路,是因为我们的大数据信息在多‘跑腿’。”徐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网络处处长张峰说,徐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将涉及老百姓办证、办照、社保、企业落户营业等业务的相关部门职能整合在一栋楼内,群众需要办理相关事宜可以来这里一次性办理,提出申请后,涉及的部门在这栋楼里通过大数据交换,同时审核通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更让人感到便利的是徐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全天候开放,市民即使半夜过来也能办理一部分事项。徐州在江苏省率先打造了全天候“自助服务区”,设置了信用报告服务、报税交税、市民卡办理、政务审批申报等20套国内领先的自助服务设备,提供30余种政务、便民服务,实现了办事大厅从8小时常态服务向24小时自助服务延伸。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必须现场办的也力争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次。事实上,在徐州,大部分的审批服务事项已实现网上办,不见面审批是原则,见面审批是例外,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在改革中不断增强。”张峰说。

目前,徐州上线“不见面审批服务”业务总计10226项,推动形成“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的办事模式,构建了“不见面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新型管理体系,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如果说营业执照的办理还算简单,投资项目的审批则相对复杂。比如,按照相关规定,工业项目的审批期限是264个工作日,国务院已要求压缩到120个工作日。而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登记只需2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完成,项目的建设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30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国标”的120日到这里的30日,这里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李胜说,徐州经开区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创新实施容缺预审,容缺土地证,可以办理规划、建设等一系列的手续,将原来互为前置条件的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平均压缩了2/3以上的审批时间。

如今,徐州上线的“不见面审批服务”覆盖率达到99.5%,排名江苏省第一。在江苏省政务服务网建设的考核中,徐州5项指标名列第一。

社会治理,探索共建共享“新模式”

9月9日上午,徐州市鼓楼区丰财街道二九社区网格员王燕在散步时发现二九宿舍8号楼前的垃圾桶外有垃圾后,就马上通过手机上报了信息。

几乎同时,该街道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高清电子显示屏上立即显示出了王燕所报的位置和信息。通过街道的“网格联动平台”,这项信息被上报至街道职能部门,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高效解决问题的背后,是丰财街道正在全力打造的全要素网格化、智能化平台建设带来的便利。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理念。鼓楼区深入推进全要素网格化、智能化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美好鼓楼、精治共造”活动和“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区”创建工作。

作为该区先行试点的街道之一,自去年7月起,丰财街道就开始探索适合辖区实际的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行动,满足群众需求。

根据实际情况,丰财街道提出了“六治四微,共建共享”的工作要求,将辖区划分为70个网格,其中包括65个普通网格和5个专属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网格书记及3至5名的专兼职网格员,做到社区管理不遗漏、不交叉。

三角线社区党委书记沈燕是一名网格长,每天她和网格员对网格进行巡查走访,对民情社情事件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超出职权范围解决不了的逐级上报,督导跟办、限时办结。“一方面,我们可以为居民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难题,提供全程代理服务;另一方面,一些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解决的问题,网格员通过网格平台快捷上传,也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沈燕说,百姓的事无小事,网格化治理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有效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有力的支撑。丰财街道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高清电子显示屏接入了辖区内主要路段、重要区域的监控信号,进行实时监控,形成由网格中心、警用、数字城管三方构成、互补的无缝平安监控网络体系。同时,依托定位导航系统,可实时查看辖区城管、社区、司法、群防群治等各类巡逻车辆的巡逻轨迹。

“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的最大的特点是多网合一、工作联动。”丰财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邱怀传说,该街道将区域党建网、治安维稳网、社会保障网、企业安全网、征地拆迁网、城管环卫网、舆情监管网等7张网叠加,努力做到“一网采集、资源共享、联动处置”。依托遍布社区的监控和网络资源,“数据眼”可实时显示社区公共设施管理、政务服务订单等社区资源服务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社区可根据居民需要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如今,鼓楼区全面以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为基础,打造政务服务、商务服务、物业服务、公益服务、自治服务、平安警务“六位一体”的社区智慧网格服务平台,加快互联网与社区网格化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目前该平台已在全区470个小区实现全覆盖,注册用户超过20万人。

从去年开始,徐州市在全市选择典型小区推行包括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务服务、志愿服务等在内的社会治理服务方式及内容。通过典型培育,使小区创建“学有标准,做有榜样”,以此推动全市居民区的整体创建工作。

民生工程,打造活力宜居“新徐州”

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按照中心城市的标准,徐州加大基础设施提升、老城区改造、功能性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活力城市、宜居城市、精品城市。

上世纪50至80年代初,徐州上千家重化工企业在城区陆续建起大批的职工住宅。房子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因年久失修抗灾性差,居住环境日趋恶劣,逐步成为棚户区,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也给社会管理带来隐患。

2008年,江苏省作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徐州适时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政府一项重要民生项目实施。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棚户区的实际情况,该市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棚改工作力度,“十二五”期间累计改造棚户区2567万平方米,主城区集中成片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完毕。

通过落实棚改惠民政策,20余万户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住房建筑面积由原来的人均10多平方米、户均30多平方米,增加到人均20多平方米、户均70多平方米。这是徐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拆迁安置工程,也是惠及户数最多的民生工程,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

今年43岁的市民薛梅就是鼓楼区兵工路旧城改造项目的一名受益者。

“这就是我家,你看这照片上啊,原来这一片都是平房胡同,我家就40平方米。”在薛梅的记忆里,没有搬迁前,现在这个季节是他们一家最难熬的时候,因为常常下雨,40平方米的小屋里潮气大、蚊虫多。更让人难受的是那个时候家里没有厕所,几百户居民共用一个大公厕,每天早上都要去排队上厕所。

“现在新家住得舒服得很。”薛梅说,2009年,通过棚户区改造,她家搬进了琵琶花园小区,小区环境好、物业好,位置优越,房子还升值了不少。

在大力推进棚户区建设的同时,徐州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基本制度,围绕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目标,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该市房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该市还对177个老居民小区进行综合整治,60多万群众因此受益;持续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全市幸福家园示范小区达到54个,直接惠及100万市民。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徐州大力完善城市给水、燃气、供热、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市防洪、排水及综合管廊建设,突出抓好投资86.5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累计实施城建重点工程790项,其中458项功能性项目已经竣工使用;规划建设城区快速路210公里,新建改造主次干道128条、204.3公里,道路完好率达98.2%。

如今,一座让本地人幸福、自豪,让外地人羡慕、向往的“新徐州”正在崛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