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研究部署持续深入推进中央巡视整改工作
要闻简报
美丽乡村惠民生
舞钢市危中寻机精煅钢铁产业链
养鹿带贫
“道是无情却有情”
鲁山县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公告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告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是无情却有情”
——记驻汝州市焦村镇魏沟村第一书记李来伟
 

9月13日清晨,群山环抱的汝州市焦村镇魏沟村在一遍遍的鸡鸣中醒来,李来伟翻身起床,洗脸刷牙,10分钟后,他已经开始在弯弯的山道上跑步了。

李来伟是汝州市物价办驻魏沟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两年来,魏沟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拓宽3条山道的路基,铺砌了新时代文化广场……对于李来伟来说,这就是最美的“风景”。

房子烂、蚊子蝇子多、潮气大,这是2016年9月李来伟和4名同事刚到魏沟扶贫时的第一感受。村委会没有办公场所,工作队只能借住在一处无人居住的空闲院子里。

“不仅住的条件差,人还难找,900来口人分散在沟沟岔岔的10个自然村,年轻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全村14名党员,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只有四五名,连正常的民主生活会都开不了。刚到村里时,感觉真是四面黑,要啥没啥。”李来伟回忆说。

安顿下来后,李来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建立正常的党组织生活,把脱贫攻坚的旗帜树起来。

山里手机信号差,真应了那句话:通信基本靠吼。李来伟穿上平底鞋,一趟趟往村民家里跑,开着车一趟趟往镇里跑,最终给村里配了两名村干部、发展4名入党积极分子、两名预备党员。

“那时候村里环境很差,群众喂牲口的很多,大街小巷牛屎、羊屎遍地,老百姓家里粪草垫地,很多闲院子更是荒凉得像恐怖片。改善环境,改变老百姓落后的生活习惯,势在必行。正好赶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趁着这股劲,我们开始治理环境。”李来伟说。

他找汝州市物价办主任,和班子成员协商,所有干部职工每人包一户贫困户,隔三差五去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每家还送一盆花,让他们一定把花儿管活管好。慢慢地,老百姓开始变得齐整起来,蓬头垢面的少了,把垃圾扔到街上摆放的垃圾桶里的多了。

改变生活习惯和思想是第一步,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才是真正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李来伟回城里的家次数越来越少了。

他和队员们一道跑禹州、汝阳、孟州,找种植项目、找工业项目,白天跑项目,晚上开讨论会。

在他和队员们的努力下,2017年,贫困户种植了105亩蟠桃,今年桃树已开始挂果;3条山路路基拓宽了;郭岭自然村170多口人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3户贫困户搬入易地安置小区,62户贫困户即将实现易地搬迁;新村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说话大大咧咧、没有一点架子的李来伟,越来越受到村民们的喜欢,像左邻右舍有个小疙瘩、谁家孩子上个学这样的事儿村民们都愿意来找他说。

看到通往邻村郏县茨芭镇空山洞村的土路拓宽了,老汉李法元高兴地说:“俺村百分之八十的群众和空山洞村有亲戚,过去这个路窄,只能走着去,现在一修,可以开车过去了。”

已经搬入汝州市汝南街道怯庄村易地扶贫安置小区的冯振堂,儿子转到城里的中学上学,自己又能天天去附近乡镇集贸市场赶会卖东西,新的生活让他觉得很幸福。

村民们一天天幸福起来,李来伟却忙得忽略了亲人。

“爸,你啥时候回来,我想你了。”今年2月3日,8岁的女儿给他打电话。接到女儿电话的李来伟正在村里整理扶贫档卡资料,放下电话,这个刚强的汉子眼角有点湿润了:妻子去郑州照顾住院的岳父,自己又忙得回不去,只能暂时将8岁的女儿寄养在弟弟家里。

“我肚子疼得厉害,站都站不起来了,你快回来带我去医院吧!”半个多月前的一天,妻子陈素环打电话向他求助,但最终他还是“狠着心”没有回去,因为脱贫攻坚正在关键阶段,他不能离岗。

“俺妈前些时住院半个月,姊妹们轮着陪护,就他忙得一天也没来陪护。”李来伟的姊妹们纷纷“声讨”他。

“我确实对不起家人,有时候觉得没脸回家。可是扶贫的担子重,一天也不敢耽误,一刻也不敢松懈。”李来伟说这话时,满脸愧色。

沉默了一会,李来伟又说:“再坚持两年多,等村里的贫困户都脱贫了,我就可以回去好好陪陪家人了。”

(本报记者 田秀忠 通讯员 郭营战)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