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五里岭上秋梨香
新华区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鲁山县食药监局 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我市数控工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佳绩
从单纯购物到综合消费
叶县摇号分配654套公租房
培植草莓苗 技术变财富
舞钢市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巡查
今日天气
贯彻《条例》新要求 注入发展新理念 担当社科新使命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8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里岭上秋梨香

 

“你要多少?行,过来吧,上坡就看见我的果园了。”9月10日上午,鲁山县董周乡蔡庄村果农雷献超在电话里对客户说。

“这个客户要60箱红香酥梨,一箱60元,下午来拉。”放下电话,雷献超对记者说。

雷献超的果园有50亩左右,在该县五里岭特色经济林长廊属于种植大户。

“果园里种有樱桃、杏、蟠桃、油桃、苹果、李子。梨是最多的,有十几个品种,从4月能卖到10月。”他说。

五里岭特色经济林长廊位于鲁山县昭平台水库东侧,涵盖董周乡蔡庄、铁家庄等村庄,省道242穿岭而过。周六、周日,雷献超就在路边销售,每天能卖两三千元。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几个产梨大省不同程度减产,客商都到咱五里岭来买梨了,价格比去年高。”蔡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占国说。

按目前的销售情况,雷献超预计今年能收入20多万元。

谁能想到,五里岭曾经是贫瘠的小丘陵。

“都是丘陵荒坡,地少得可怜,种点庄稼也是靠天收,村里好多人出去卖丝绵、木耳。”李占国回忆早年的五里岭说。

1996年,蔡庄村几位村民去山东莱阳卖木耳,发现那里的农民都种梨,而且地势地貌与老家相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们从莱阳买回梨树苗试种。桃三杏四梨五年,第四个年头上,梨树就挂了果,大家一尝,味道还不错。从此,村民开始大规模种植。

村民段军如今是一名“梨专家”了,他说:“是一本杂志上的广告改变了我的命运。”

2002年,已种植梨树的段军在一本《中国果树》杂志上看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出售梨树苗,是没有种过的新品种。“我一年跑去三次,向专家学习,引进新品种。前后十年,我不断往研究所跑,经我手引进来的梨树苗就有20多万棵。”他说。

经过不断的对比实验以及果树专家的指导帮助,五里岭的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光照最适合种植红香酥梨,这种梨产量高、口感好、经济效益高,如今已成为五里岭的主要种植品种。

前两年,段军转让了果园,专职进行果树种植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外地请我去讲课,车接车送,一天400块。”他笑着说。

群众的自发创造,引起了鲁山县相关部门的重视,林业、扶贫等部门和董周乡党委、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征求群众意见,规划了五里岭特色经济林长廊。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林果种植由散户向种植大户的集中,规模效益进一步凸显;在技术推广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专家授课、举办经验交流会、组织外出观摩学习等形式,使种植户互相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种植水平。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五里岭特色经济林长廊覆盖了铁家庄、杨树沟、蔡庄、石峡沟、场房、赫沟等十几个行政村,有林果种植户800多家,果园面积25000亩,涵盖红香酥、砀山、园黄等10多个梨品种,年产量超6000吨。

从2015年起,董周乡尝试在林果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吸纳果树种植致富能手进入党员志愿帮扶队,为果农提供技术、销售指导。李占国任五里岭林果产业党支部书记。

“产业链上建了党支部,农户有了‘主心骨’。如今,我们五里岭特色经济林长廊采用‘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梨园面积总计达2.5万亩,年总收入8000多万元,还带动80余户贫困户种植果树。”李占国说。

蔡庄村村民王留国因病致贫,在林果产业党支部的帮助下种了5亩梨,又承包了5亩。看到来梨园摘梨的人日渐增多,王留国又开了家“农家乐”,并在梨园里散养柴鸡。“昨天最后3只柴鸡卖了,一只100块,梨也卖完了。”他说,靠种植梨树和开办“农家乐”,每年收入4万元左右,于2017年底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底,村里还有两户贫困户能依靠种梨脱贫。”李占国说。(本报记者 常洪涛)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