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上木札岭
有阳光就够了
第一件泳衣
壮观的维多利亚瀑布
尴尬的高帽
读书,成就优雅人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8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上木札岭

 

●高淮记

一个地方,要是去过三回,一定会有印象。要是间隔时间再长一点,也一定会感觉到变化。因为,变化是正常的,不变才是异常的。星移斗转,世间万物都在变,只不过有些变化你能感觉得到,有些变化你感觉不到。

我三上木札岭,前后长达五十多年,不仅印象深,而且感觉变化大。大到啥样,大到让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目眩神摇。木札岭在伏牛山里头,鲁山嵩县汝阳三县交界,经车村过黑峪就到栾川,不要说一眼,就是三眼五眼,也看不到边儿,到处是崇山峻岭,峻岭崇山。

第一次去木札岭,是在1967年的夏天。学校放暑假了,正要回家,突然一辆汽车停在下汤中学门口,问司机,说是去木札岭给修路民工拉东西。我们村上正好有两个民工在那里,于是不由分说爬上去,颠颠簸簸,尘土飞扬,迷迷糊糊上了木札岭。在民工棚里,盖着被子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下山,步行七十多里回到家。印象是,山上冷,路上饿,累得不轻,后悔还不如不去。

第二次去木札岭,是在二十年后。跟着鲁山的领导下乡,路已经好了,但还是曲里拐弯,盘了十八盘,上到木札岭上。那是深秋时节,枫叶烂漫可爱。往西看去,一轮红日下落,温柔地洒着阳光。阳光下公路越来越细,像锥子一样扎进山里。几簇民房佝偻着腰,已经开始冒出炊烟。少时,我们掉头返回。此次木札岭之行,留下的记忆是,风景迷人,十分荒凉。

第三次上木札岭,距上次有三十一年,也就是今年。七月初平顶山已经大热,老伴儿的同学到木札岭避暑去了,说那里如何如何凉快,邀请她也去。她动心了,便和我商量一块儿去,于是七月七日成行。这一次,小克侄子开车送我们,走高速又快又稳。朝阳,喷洒着沿途的风光,山川河流格外精神。我们,呼吸着清新空气,五脏六腑格外轻松。又倒了一次班车,九点多钟便来到了木札岭上。

常言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十一年后再看木札岭,让我感慨万端:

木札岭挖低了,上山十八盘,已成十七盘;茅屋草舍,无影无踪,楼台依山随势,铺展开来;宾馆旅店,茶楼酒店,商铺饭店,鳞次栉比;车来车往,人来人往,旅游的妙龄女,花枝招展,避暑的老太婆,披红挂绿。高耸的群山,瞪大眼睛,怀疑它们的怀里乱蹦乱跳的,是人还是仙。飞泻的瀑布,舒展嗓门,质疑它们的身边喜笑颜开的,是鬼还是神。

坐在鲁嵩县交界石柱飞角的凉亭里,南北看山高入云,东西望烟消云散,回首想多少岁月多沧桑。木札岭变了,从荒凉变成繁华,从偏僻变成热闹,早早晚晚,唱歌跳舞,拉弦子唱戏。来自城市的人们,心花怒放地享受山水自然。自然山水,心甘情愿地奉陪人们。下雨了,飞雾了,山岭若隐若现。起风了,上云了,天空若明若暗。日出了,月落了,白天与夜晚交织出岁月年轮,连绵不断地续写着变化与更新,不知劳苦地讲述着往世与今生。

木札岭,红二十五军长征北上,曾经从这里经过,还设伏打了一个胜仗,摆脱了敌人的尾追。站在纪念墙边,品读那一行行介绍,思忆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苦卓绝,卓绝艰苦。

木札岭,古来就是个交通要道。可在早年,挑担的背袋的天不黑就得住店,没有人敢趁月光赶夜路。截路的打劫的,时常出没,留下买路钱,就算拾个便宜,丢了性命又丢钱财,那也是常有的。

木札岭,今天依然是交通要道。而在如今,大车小车,车水马龙,从早到晚,昼夜不停。东来西去,南来北往,大卡车哼哼着上山,小汽车呼啸着下山,长长短短的喇叭声,搅动着重峦叠嶂的宁静。

木札岭,将来更是交通要道。郑州到西峡的高速公路,从大山的肚子里穿过,伏牛山与大中原拉近了距离,华北与西南又开一条大通道。工程竣工已是指日可待,木札岭将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吊桥,漂流,滑雪,滑道……这些人工建筑虽然也好,但真正让人喜欢的,还是这里的凉爽。这里是个风口,这里海拔近千,这里绿水青山。与青山对话,它不会喧宾夺主;与绿水交流,它不会强词夺理;与草木互动,它不会虚情假意。听风声,声情并茂;听雨声,声气相投。风和雨告诉我,荒凉不会总荒凉,热闹也不会总热闹。沧海可以变桑田,桑田当然也可以成沧海,宇宙的永恒里藏着无尽的短暂。

老伴儿说,来年咱们还去避暑,我说好。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