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制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迷途灵魂提供温暖港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8年9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年来,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规范执法为抓手、以安全文明为核心、以服务大局为根本,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创新发展,在教育挽救吸毒人员、减少毒品社会危害、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迷途灵魂提供温暖港湾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邓志辉(左一)到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公安局长当一天监所所长”活动,实地调研监管工作。 卢拥军 摄
 

本报记者 卢拥军 通讯员 段赵男

新闻背景

今年“6·26”国际禁毒日,市公安局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

2017年,全市社会治安进入历史最稳定、最安全时期,刑事发案总数2015年为23890起,2016年下降至21000起,2017年下降至15231起,累计降幅达36.25%,全市万人发案数3.01,为全省最低;刑事发案总数减少,同比下降幅度位列全省第一,其中“盗抢骗”案件发案总数由2016年的15728起下降至2017年的10754起;市区“两抢”零发案天数295天,同比上升38.5%,创十年来最高纪录。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邓志辉说,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群众反映强烈的侵财案件数量下降,与全体民警默默无闻地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他们的无私奉献预防和减少了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由吸毒人员实施的盗窃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多、总量大,在盗窃案件中占比较高,影响公众安全感的提升。

为了保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市公安局进一步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对社会吸毒人员的控制力度,相继开展了针对全市吸毒人员的“大收戒”行动和“集中收戒”行动。

面对超负荷收治戒毒学员、民警与戒毒学员人数悬殊的局面,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构建“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体系,助推戒毒康复工作创新发展,效果显著。

近日,记者走进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了深入采访。

镜头一:2017年7月22日,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邓志辉到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公安局长当一天监所所长”活动,实地指导监管工作,与基层民警深入交流,现场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邓志辉来到戒区实地察看了解戒毒学员收戒、环境卫生消毒、执勤岗位值守、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等情况,详细询问戒毒场所工作流程及岗位工作职责。

随后,邓志辉主持召开座谈会,与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班子成员亲切交谈,听取监管工作情况汇报。邓志辉对我市监管场所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通过以一名基层监管所长的身份来实地体验,感受到我市公安监管民警恪尽职守、克难攻坚、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感谢监管民警为保障公安监所连续多年安全无事故和平顶山监管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的贡献。

镜头二:2018年4月26日,为进一步丰富戒毒所文化生活,构建平安和谐监所,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以“爱在四月天,情暖戒毒所”警民共建平安鹰城为主题的公益汇演。

汇演现场气氛热烈而隆重,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女子戒毒学员带来的手语《三德歌》,警醒戒毒学员对家庭和社会所负的责任;男子戒毒学员带来的欢快舞蹈《青春修炼手册》充满活力,洋溢着青春气息;催人泪下的诗朗诵《生命的怒放》,让戒毒学员纷纷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公益志愿团体和戒毒学员先后表演了十余个节目,将禁毒知识融入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镜头三:2018年8月30日,省公安厅监所管理总队总队长王荣信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陈新华的陪同下,检查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全文明工作。

王荣信详细询问了戒毒学员的日常生活教育、一日生活制度落实情况、权益保障情况等。随后,他来到病残戒区,实地察看了医疗设施建设等情况。

王荣信对该所安全文明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立足监管职能,严格监所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攻克收治顽症,实现了监所安全系数的大幅提升和被监管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维护。他鼓励该所再接再厉,力争早日跨入国家二级戒毒所行列。

…… ……

强制隔离戒毒所是收治、教育、感化吸毒人员的重要场所。在很多人心中,戒毒所是高墙铁网、戒备森严的代名词。

然而,记者来到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采访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环境优美的康复场地上,配备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方便戒毒学员进行康复性锻炼;干净整齐的戒室内,每张床都铺得平平整整,被子也叠成了“豆腐块”;设备齐全的活动室里,戒毒学员阅读书籍,提高文化道德修养;井然有序的戒区内,戒毒学员动作麻利、体态健康、面色红润、说话自然、情绪稳定。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不是家却胜似家的地方。”一名戒毒学员对记者说。

戒毒所要想成为温馨家园,不仅在硬件配置上有要求,更重要的是人性化管理。该所用特有的管理方式感化戒毒学员,让他们一度迷失的心灵在这里驻足,帮助他们清除心里的阴霾,使他们蜕变、重生,最终走向阳光。

时间追溯到2015年12月,时任市第一看守所副所长的李再国被市公安局党委任命为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负责人。到任后,他和班子成员一起深入调研,很快确定了工作思路,提出了“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医疗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矫治精细化”的工作目标,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高标准完成戒毒学员的康复、教育、转化工作。

谈起李再国,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支队长汪耀宇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事:2009年李再国在市第一看守所工作时,一天接到母亲病危通知,经领导批准后,匆匆赶回老家湖北省京山县。途经京山县绿林镇铁炉冲村时,李再国听闻一名犯罪嫌疑人杀死一名男子后逃跑。得知嫌疑人逃跑方向后,他急忙追赶,数公里后将犯罪嫌疑人拦下,使出一招“拉肘别臂”便将犯罪嫌疑人摁在地上。事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市公安局党委发布记功命令,为李再国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号召全市公安民警向他学习。

思路决定出路。来到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后,李再国带领全体干警,按照上级机关“六个监管”的具体要求,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探索构建了集“躯体脱毒、认知干预、行为矫治、依法管理”为一体的“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体系,成效显著:该所先后荣获“全省禁毒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禁毒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李再国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政法先进个人”等称号,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副所长杨硕伟被评为“全省公安禁毒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市优秀退役军人”等,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该所先后有20人次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多次获得记功奖励。

据主抓全市公安监管工作的陈新华介绍,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坚持依法、严格、规范、文明管理,走出了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安全有效的监所管理新路子,实现了整体工作跨越式发展。

积极培树先进典型,提升民警凝聚力

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位于我市市区西部,是公安战线上的一个特殊部门。监管民警常年坚守,工作的对象是戒毒学员。

一切都在无声地承受,一切都在无言地奉献,一切都在默默地坚守。监管民警们夜以继日地在监所内重复着平凡单调的工作,却无怨无悔。

为进一步提升民警凝聚力,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锦旗挂起来、故事讲出来、典型树起来”为主线,抓实先进典型培树工作,树立了杨硕伟等先进人物。

杨硕伟,2001年从部队转业到看守所、再到戒毒所,现任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近6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在高墙内重复着平凡单调的工作。如今,当年和杨硕伟一起工作的民警大部分已经去了别的地方,而他却无怨无悔地选择坚守,以火一般的工作激情,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

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冀国强说,杨硕伟值一次班,步行巡视距离就达10公里。十几年来,他在巡视道上来来回回走了6万公里。

作为一名监管民警,杨硕伟非常清楚自己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以及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他深知自己每多巡视一步,监所就多一分安宁。他已经习惯了每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办公楼和戒区,只有坚守在距离戒区最近的地方,他的心里才最踏实。

监管工作看似简单枯燥,其实是一分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条需要用法和爱坚守的救赎之路。

碰到戒毒学员有心理障碍或极端想法时,杨硕伟就和他们深入交流。他因人施教、因情施策,针对每一名戒毒学员的身体状况和具体特点对症下药,制定出不同的工作方法。

在榜样力量的引领下,该所人人充满正能量,队伍荣誉感得到增强,队伍活力得到激发。全所民警上下齐心、克难攻坚,准确把握任务,提升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了监所安全稳定。据统计,该所已连续五年实现安全无事故。

严格日常管理,构建安全法治监所

记者在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看到,该所从规范戒毒学员一日生活制度着手,科学规划戒毒学员每一天的生活内容,增强戒毒学员的生活节奏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了管理军事化、治疗医院化、生活制度化、教育学校化。

安全是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重要指标,是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对此,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始终把安全稳定放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规范管理。

抓制度建设,做到事事有规范、人人有责任。该所编印工作手册,明确岗位职责及要求,落实执法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各个环节。

抓情报会商,做到动态掌控准、风险消除快。该所建立日、周、月会商制度,每日,巡控、管教、医疗等岗位民警严格交接工作;每周,领导班子、驻所医生进行警情分析研判,找准风险点,落实管控点,督导安全点;每月,组织工作总结,固化管理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抓联勤联动,做到警力配备强、合力效果好。该所按照“小看守、大管教、精医疗”的原则,实行巡视监控二岗合一,做到24小时巡控无缝衔接;成立专职管教队伍,全面承担教育管理、康复治疗等工作;将具备医疗护理资质的民警充实到管教队伍,实现岗位联勤联动。

抓科技支撑,做到安全有保障、执法有监督。该所对基础设施、门禁系统、信息化系统等进行提质改造,引进AB门联动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心理干预评估软件系统,设置戒毒学员信息终端、指纹开关门禁、开关门报警等,进一步提升监所安全系数。

建立病残戒区,攻克收治顽疾

有不少吸毒人员为对抗改造会冒险吞食异物,增加了收戒、强戒难度。针对这一类突出问题,该所借鉴外地相关经验、做法和模式,引入社会医疗资源,建立病残戒区,彻底攻克了病残吸毒人员收戒难这一顽疾。

在攻克收治顽症过程中,该所探索建立了六项工作机制:

双向互转机制。该所对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对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入所体检后统一安排在过渡戒区,进行为期数周的脱毒治疗,并由管教民警实行24小时跟踪管理;脱毒治疗后,对患有严重疾病的戒毒学员及时送入监管病区治疗,对无明显疾病和治愈吸毒人员及时转入普通戒区,开展梯次身心康复、行为养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矫治教育,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顺畅的戒毒医疗工作格局。

专业治疗机制。该所全力打造“专业医疗+”工作模式,组建专业精神科医生团队,再由精神科专业医生和管教民警组成团队,全面承担戒毒学员入所收治体检、戒断症状及精神疾病、心理干预、诊断评估、健康宣教等职责;引入专业的心理干预团队,邀请社会心理专家来所开展心理干预治疗;引进康复治疗先进方法,开展戒毒学员心理健康评估、精神卫生诊疗;邀请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医疗团队在戒毒所派驻5名医护人员,24小时为戒毒学员提供医疗服务,坚持每天巡诊。

所内会诊就医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对病残吸毒人员检测、会诊、就医效率,该所建立戒毒学员身体状况每日报告制度,健全入所体检和季度体检制度,确保管教民警对病号全面高效管控;建立周会诊制度,坚持每周对全所危重病人进行会诊;建立对慢性病人的监护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就医。

传染病筛查机制。该所研究制定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安全制度》等规章制度,对每一名入所吸毒人员进行传染疾病检测。对初筛结果呈阳性的,在诊断确认前,住院隔离观察;对诊断确认的,设立单独病室严格管理、规范治疗,并协调转入社会医疗疾控部门进行治疗。

应急处置机制。该所加大与相关医疗机构的协作力度,开通住院救治“绿色通道”,对危重病人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最大限度地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同时,建立患病吸毒人员家属参与机制,明确医院和病残吸毒人员及其家属的职责、义务,确保在危重病人转院治疗和抢救过程中家属全程参与,保障了家属的知情权。

培训进修机制。该所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与国内的戒毒医疗专家建立学术交流机制,邀请专家来所答疑解惑、指导工作;委派戒毒所医护人员分批次到外地进行培训。

目前,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有4名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师和1名专业护士,相关医疗设备齐全,备有常用药品,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所、大病及时去医院”。

实施“365”戒毒模式,提升教育矫治水平

坚持以教育矫治为中心,将强制隔离人员教育矫治成守法公民,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是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重要职能和任务。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伴随着激昂有力的音乐,数十名强制隔离戒毒学员整齐划一地舞动双手,表演手语操《从头再来》。这是日前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以“感恩亲情、戒断毒瘾、重塑人生”为主题的亲情开放日活动中的一个场景。活动中,戒毒学员家属走进戒毒所与亲人欢聚。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矫治的攻心治本功能,该所已举办数十场次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得益于“365”强制隔离戒毒模式。

“365”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把戒毒学员的戒毒过程分为生理脱毒期、身心康复期、回归适应期“三期递进”,管理、医疗、教育矫治、体能行为训练、心理干预、关怀救助“六措并举”,并从生理康复、心理康复、认知提升、行为表现、再社会化对戒毒学员进行“五能评估”。

“‘365’戒毒模式遵循戒毒基本规律,综合运用法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原理,帮助戒毒学员早日戒除毒瘾、恢复身心健康,更好地融入社会。”李再国说。

为了减肥,杨某在17岁时轻信他人吸起了冰毒,两年的时间里,她的体重下降了30斤,但是整个人完全沉迷在毒品的世界里。2016年12月,杨某在吸食毒品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强制送到戒毒所。由于之前有过戒毒失败的经历,杨某对戒毒没有信心,到戒毒所后一直处于消极抵触状态,不跟任何人说话。

2017年2月的一天,杨某生日,戒毒所民警为她举办了一个生日会。当听到民警和其他戒毒学员唱起生日歌时,杨某感受到了久违的关心和尊重,态度也随之发生转变,开始主动配合民警进行矫治,积极参加戒毒所举办的各项学习和主题教育活动。

“再过半个月我就要回家了。”杨某高兴地告诉记者,由于表现良好,经过戒毒所综合评估批准,她被准许提前3个月出所。“如果没有在戒毒所感受到的关爱,我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现在,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关心我,愿意帮助我。”杨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戒毒学员是违法者,但同时也是受害者,是特殊的病人。戒毒所是医院,也是代表党和国家尊重、关怀吸毒人员,提供人道救助的温暖港湾。”李再国表示,对戒毒学员的教育矫治是戒毒所的中心任务,也是“365”戒毒模式的核心。

在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学员中,80%属于二次以上复吸者。从工作实践来看,在一整套科学的戒毒方式下,戒毒学员去除生理上对毒品的依赖较为容易,去除心理上的依赖则很难。

“与生理脱毒相比,戒除‘心瘾’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李再国说,因此戒毒所不仅要在生理脱毒期加强对戒毒学员的医疗和管理,更要在身心康复期和回归适应期强化教育矫治和心理干预,这是“365”戒毒模式的关键。

为此,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一方面强化防复吸训练,一方面加强心理矫治和特色矫治,探索特色戒毒方法。据统计,今年以来,该所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1000余人次,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多场次。

在“365”戒毒模式下,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坚持大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社会化教育平台建设,积极拓展社会帮教、职业技能、社会教研平台,先后与部分院校联合建立心理矫治研究合作基地,与共青团相关部门联合建立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帮教基地,与部分企事业联合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引导戒毒学员树立自强意识,提升戒毒学员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重返社会,远离毒品,重塑人生。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