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湛河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油坊头村节会经济惠村民
一缕廉政风 拂过身边人
湛河区棚改工程加快推进
湛河区全力推进市政重点工程征迁工作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湛河区鼓励退伍军人当选村干部
湛河区整顿医疗器械市场秩序
标准化种植获殊荣
动员爱心力量 温暖贫困学子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记全国“十大读书人物”王营的读书生活
 

8月28日清晨,湛河区曹镇乡银王村一个干净整洁、绿意盎然的农家小院里,古稀老人王营像往常一样坐在小桌旁,一边看书,一边若有所思地写笔记。

今年7月19日,王营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为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王营虽然只是一位普通农民,但是家里墙上挂着字画,屋里有电脑和照相机;客厅靠墙立着大书柜,里面整齐地摆放着《资治通鉴》《全唐诗》《中华大字典》《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2000多本书;书柜下放着他的130多本读书笔记和作品。家里还订有《平顶山日报》《特别关注》《老人春秋》《小学生优秀作文》等10多种报刊。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王营的父亲生前是位教师,受父亲的影响,他自幼喜欢读书。1965年,王营初中毕业后回村务农,但并没有放弃读书、学习,大半辈子都是放下锄头就捡起书。早年家里穷,他到处借书读,还经常站到小喇叭前听广播,后来从牙缝里挤出些钱买了部收音机。家庭经济状况稍好后,他一遇到心仪的书,就要买回来读。文学名著、人物传记、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都是他爱读的。几十年来,王营几乎每天都要读书、看报到深夜。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从小耳濡目染加上王营的耐心教育,他的两个儿子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世纪90年代初,两个孩子相继考上大学。在那个年代,一个家庭能出两名大学生,十里八村的人都羡慕不已。王营根据自己的治家之道和育儿经验,写出了《怎样教育孩子走上成功之路》和《正确对待幼教,争作杰出家长》两篇文章,供村民们传阅学习。

王营不但自己读书看报,还把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乡亲。“对农民来说,最缺乏的就是知识和文明意识,我要尽最大努力传播知识和文明。”基于这种想法,2010年,王营自掏腰包,在村里建了4块黑板,无论酷暑严寒,每半月都出一次板报。时事政治、廉政文化、孝道文化、气象信息、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村上的好人好事,都是他的板报内容。尽管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腰疼得厉害,但是他从来没有间断过写板报。

2006年,王营被银王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扶贫助困、造福乡里的事迹打动,花了近两年时间写成了1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希望田野里的追梦人》。也正是从那时起,他萌发了写作的念头,起初是写读书笔记、辑录名人名言,后来也写随笔、小说之类的文章。12年来,他写了130多本,摞起来将近1米高。他把这些“作品”分类编册,其中《知识博览 生活拾零》16册、《金玉良言名人警句荟萃》11册、《人生百科宝典》6册、《老农偶感录》4册、《向导》3册……

“人老了之后,总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大部分人会留下钱财,我却想给子孙留下读书的习惯和做人的经验,这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王营在读书笔记的卷首语中写道。

2010年,王营被曹镇乡银王小学和曹西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2016年11月,他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营说,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也可以预见未来,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本报记者 张亚丹 通讯员 王毛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