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闲情逸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狡辩
曙光中的祷告
夏天的日记
地铁里的书香
机场的椅子
说法
胖婶如意
余香
笑口常开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铁里的书香

 

◆王军

在北京乘地铁上下班,从书包里捧出一本书,总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好朋友又相见了。

是的,书是最好的朋友。百无聊赖之时,只要捧上一本书,一切都充满了意义。特别是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乘地铁上下班如同经历一场春运,一个小时能赶到单位已是幸事,一日往返,差不多就有两个小时待在了车厢里。在如此逼仄的空间里,何以解忧?在我的经验里,哪怕被挤成了“金鸡独立”,只要还能展开半页书读下去,那就是幸福时光了。

在地铁里把一本书读完,总得花上一段时间。每一次,读上若干页,车就到站了。将书合上,脑海里总会留下一些挥之不去的思绪;再上地铁,再打开书,将这些思绪延续,心中的疑问或能找到一个答案。如此朝思暮想,不亦乐乎?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时间是被计划与安排的,往往是在挤地铁上下班的时候,我们才真真切切地跟自己待在了一起。工作与生活的节奏是越来越快了,能跟自己单独相处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我很珍惜待在地铁里的时间。在疾驰的列车里,发发呆,想想事,再捧上书包里的“好友”互诉衷肠,亦算是在这个密不透风的世界里,得到了一次心灵的呼吸。

我不愿做玩手机的“低头族”,因为屏幕里的信息是此时此刻的,而我需要换一换脑子,想一想彼时彼刻。有此有彼,才能寻得一个思想的空间。

我们已无法拒绝由数字化技术所引领的这一场基础设施革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这场革命同样重要的,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一些基本价值,其中就包括中国读书人恪守了两千多年的信念——“君子必慎其独也”,以及支撑这一信念的基本方式——“笃信好学”。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章句:“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学与思,如同饮食与消化,只顾“大吃大喝”而不用心消化吸收,必然是“昏而无得”“危而不安”。

捧着手机,在互联网世界里“冲浪”,我们失去的往往是消化吸收的空间。那一个又一个的“浪头”袭来,是容不得你去冥思苦想的。可是,冥思苦想是多么重要啊!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许多问题才能“水落石出”,知识才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手机里的“美丽新世界”容易让我们陶醉,甚至不能自拔。在数字化世界里,一切都在缩减——感动被缩减,成了表情包;价值与意义被缩减,成了点击量……屏幕里的超级链接将我们引往并弃置于一个个无法预知的角落,碎片化的信息在无情切割线性思维的逻辑。我们似乎读到了太多东西,可又觉得什么也没有读到。

悖论由此产生:人类发明了看似最容易沟通的工具,其结果却往往是难以沟通。

所以,我们必须为自己的心灵安排一个独立的空间,这个空间必须存在于数字化世界之外。而要营造这样的空间,读书是最为理想的方式之一。

上大学时,我十分喜爱的一本书,就是卢梭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书名就代表了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孤独的可以遐想的空间,这是自由的底线,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以这一底线的丧失为代价,否则,就会走向进步的反面。而读书所捍卫的,正是这一神圣的底线。

所以,不能不读书。尽管是在地铁里,是在如此拥挤嘈杂的环境里,只要打开了一本书,我总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感受到心灵的成长。

一次,在地铁一号线,我站在车厢里看书,边看边做着批注。突然,一位老阿姨从我前面的座位上站了起来:“您是在看书啊,看书,一定要坐下来看!”老人家固执地给我这个年轻人让座,我百般推辞,却不能成功。

刹那间,我感到这个世界溢满了书香。这位老人是以这样的方式向我郑重提示,对读书的敬重是如此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没有中断,也不会中断。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