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我省外贸企业实现一次申报一单通关
风生水起逐浪高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领跑全省
防治措施扎实有效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产业基地助力扶贫
同村姐妹们眼中的“大队长”
市民和网友持续建言献策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村姐妹们眼中的“大队长”
——记郏县白庙乡宁庄村致富能手张会敏
 

7月31日,记者走进郏县白庙乡宁庄村上叶自然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见到了志智双扶创业致富典型张会敏。

最早听说张会敏这个人,还是今年5月,郏县举行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她是报告团成员之一。

于是,话题就从报告会开始。

对一个农家妇女来说,第一次登上那么大的舞台,面对台下一二百名观众作报告,难免有些怯场。尽管如此,张会敏还是给其他人打气说:“咱别怕,反正说的都是咱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有啥怕的?”

就这样,张会敏分别在郏县王集乡龙头槐村、渣园乡范寨村、薛店镇韩店村参加了三场报告会,讲述自己不向命运低头、勤劳苦干走上致富路的经历。

今年48岁的张会敏性格开朗乐观,说话时总是面带笑容。她宽慰常年有病的丈夫:“别整天哎呀哎呀的,啥事总会过去的,你苦也一天,乐也一天,何必呢?”

3年前,张会敏的丈夫林顺停因患有腰腿疼、骨质增生、肾结石等多种疾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大女儿嫁到外地,小女儿还在上初中,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一家人挣扎在贫困线上。

勤学苦练,成为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

2016年,张会敏家的状况受到了乡、村两级的重视,通过一系列程序,她家被纳为精准识别贫困户。在乡、村干部的引导帮助下,她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种植技术培训班,利用扶贫资金流转20多亩地,种植红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年因缺乏经验,选择品种及间距、施肥等操作不当,尽管付出了辛苦,但是红薯长势一般,产量低,也没能打开销路,最后只卖了一万多元,连成本都没保住。驻村第一书记了解情况后,一直鼓励她,劝她不要退缩,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第二年,张会敏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改善品种、适度种植。她白天到种植大户那里取真经,再到自己地里照着种植,晚上做完家务看看种植方面的书籍。种植技术培训班的专家也经常到她家的红薯地现场指导。最终,20多亩红薯大丰收,一部分直接销售,一部分加工成淀粉、粉条,利用网络宣传销售到平顶山、郑州等地,收获近10万元,不仅把第一年欠的债还上了,而且成为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

转变观念,多渠道开辟家庭收入新来源

思想保守千般难,观念一变天地宽。张会敏克服“小进即满”的保守思想,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农业知识培训。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她不断学习种植加工技术,村里通了互联网之后,她还利用网络了解市场走向和行情。头脑丰富了,视野变宽了,技术过硬了,她稳定脱贫的底气更足了。

宁庄村当地的红薯产量高、出淀粉率高,借助村红薯深加工的传统优势,张会敏也走上了农产品深加工之路。

经过艰苦打拼,她在红薯种植和深加工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加工的粉条质量上乘,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状况也改善了。今年,利用郏县大力发展烟草产业的机遇,张会敏又种植了十多亩烟叶。

心怀感恩,示范带动姐妹们走上脱贫发展路

在脱贫道路上,张会敏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始终心怀感恩。为人热情、敢想敢干的她被村里发起成立的一家亲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聘请为包装车间主任。

张会敏脱贫不忘乡亲,鼓励更多的贫困妇女自力更生,动员她们以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形式入股,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到合作社务工赚钱,对加工出的粉条进行包装,最后取得利润分红。

“张姐就是行!”“我们乐意跟着小敏干。”张会敏被姐妹们亲切地称为“大队长”。“不管叫我啥,只要活干了,钱挣了就中!干一天60块钱,够学生在校吃两天,要在家里坐一天,一分钱也没有……”张会敏笑着说。

“由于家里有病人和学生,张会敏成了贫困户,但她不怨天尤人,不等、不靠、不要,不怕苦、不怕累,通过自己的努力摘掉了贫困帽子,为全村贫困户树立了榜样。”宁庄村党支部书记叶建军说。 (本报记者 田秀忠)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