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习近平同塞内加尔总统萨勒举行会谈
帮扶措施精准 群众精神振奋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 创新思路务实重干
编者的话
省脱贫攻坚监督举报热线公告
新华区老旧小区力争“换新颜”
让所有贫困户都过上幸福生活
卫东区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湛河区选择29个老旧小区作为改造试点
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正紧锣密鼓推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7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帮扶措施精准 群众精神振奋
——我市“百姓看变化”系列感知体验活动之脱贫攻坚见闻
 

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7月19日,我市“百姓看变化”系列感知体验活动首趟直通车发车,当天的活动主题是百姓看扶贫。由离退休干部、医生、教师、工人、大学生等多个行业的8名市民代表组成百姓观察团,乘坐首趟直通车先后来到鲁山县、叶县走村入户,通过问、看、听,实地观摩体验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能深刻感知我市扶贫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了解全市上下为精准扶贫所付出的努力,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言献策。”当天早上6点多,直通车出发前,市文明办主任张恒昌明确了此行目的。

感知:脱贫不脱志,致富不忘本

第一站来到了鲁山县辛集乡的重点贫困村——三西村。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目前还有29户未脱贫。来自市纪委的驻村第一书记崔校秋利用村里有养殖牲畜和种植葡萄的传统,鼓励群众发展光伏发电、养猪、养羊、葡萄种植等,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

一入村,路两边成片的葡萄园就映入眼帘。

“您这葡萄园收益咋样?有贫困户在这里就业吗?他们的收入咋样……”随机走进一个葡萄园,找到葡萄园主人张平洋后,观察团成员就抛出了一串问题。

“我就是靠种葡萄脱的贫。”得知村里来了百姓观察团,葡萄种植户宋伟明也来“凑热闹”。他从2012年开始种葡萄,但是因为缺技术、没经验,收效甚微。后因妻子患重病,他家在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里葡萄种植业党支部和精准扶贫“农业科技服务团”的帮助下,他的葡萄园2016年开始盈利,当年就赚了几万元。如今,他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而且还加入了扶贫队伍,吸纳了近10名贫困群众在自己的葡萄园工作。“园里的葡萄马上上市,今年保守估计能赚10万元。”宋伟明笑着说。

产业扶贫治“穷”病,教育扶贫拔“穷”根。

在鲁山县下汤镇西许庄村和林楼村,观察团成员走进学校和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教育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听到贫困学子和家长如数家珍地列举着自己享受的优惠政策,看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的“成长立志墙”上“我要上一高”“知识改变命运”等自我激励的文字,观察团成员为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点赞。

感受:扶贫举措发力精准,群众生活改善精神足

三西村村民孙中和家因病致贫,令人欣慰的是,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他家的日子已经步入了正轨:家里享受了“六改一增”,上初中的孙子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家里喂了几头猪享受了到户增收政策,屋顶免费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平均每天可发电20多千瓦时,每月可收入500多元,他还在农闲时节到附近打零工。

“1997年以来,家里变故不断,我几乎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这两年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一家又看到了希望,虽然日子还不富裕,但是越来越有盼头儿了!”孙中和说。

孙中和的话,与叶县廉村镇甘刘村村民高亚丽的话不谋而合。

当天下午4时许,在甘刘村的巧媳妇工程扶贫车间,高亚丽正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裁剪衣服。因婆婆患病常年卧床,公公身体虚弱,两个孩子又小,她和丈夫无法外出打工。如今,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她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里,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如果不是健康扶贫和医保政策,我可能早就看不起病了。”甘刘村46岁的村民刘义锋患尿毒症近10年,家里的收入全靠几亩薄地和儿子外出打工。“看病能报销九成多,平时还能免费体检,家庭医生经常上门看望,感谢党和政府!”刘义锋质朴的言语打动了观察团。

产业扶贫项目提升、行业扶贫无缝对接、健康扶贫全面普查、“六改一增”不落一户……各项扶贫政策精准发力,共同织就了贫困群众生活保障网。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截至2017年底,全市实现减贫58606户、224044人。

感悟:脱贫攻坚,我们都是参与者

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10点多,观察团马不停蹄地走完了鲁山县、叶县的5个乡镇、6个村庄,实地感知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给群众生产生活、农村环境、群众精神面貌带来的变化。时间虽紧,收获颇多。在深夜返程的路上,观察团成员纷纷表示,今后要相互勉励,根据这次亲身体会,在自己的行业讲好鹰城扶贫故事,传播鹰城正能量。

“为贫困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贫困治理成果感到震撼,群众脸上真诚的笑容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好政策好措施的真心拥护。现在全市各级干部干工作都这么拼,作为一名离退休的老同志,我也不能落后,愿意利用自身经验为我市脱贫攻坚、为我市早日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力量。”观察团成员、离休干部王廷说。

“这次实地感知体验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最突出的致贫因素。脱贫攻坚没有局外人,今后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力度,更多地开展农村健康医疗服务,多为农村培养全科医生和医疗健康服务人员,为健康扶贫工作多出一份力。”观察团成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刘卫红说。

“教育扶贫给了贫困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支撑,这些孩子心中的理想,他们写在墙上的斗志,就像这烈日下路边绽放的金鸡菊一样,不屈不挠。看到他们,就看到了希望。”观察团成员、市一中教师宋啸林说。

“各项帮扶措施落得很实,群众不仅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这样内力、外力联动,何愁脱不了贫、致不了富?”观察团成员、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薛改辉说,在以后的教学和政策、精神的宣讲活动中,他要把这些精准扶贫工作的可喜变化讲出来,把感人的故事讲出来。 (本报记者 孙聪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