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碳材料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湛河区加强市容秩序管理
落实工作责任 完成目标任务
学校开展暑期志愿服务
高庄社区扎实整治城中村卫生
郑万铁路推进工作例会召开
加快湛北路西延工程辅助工作
龙山街道让“散乱污”企业无处藏身
香山管委会积极改善人居环境
石漫滩水库综合整治项目紧张推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8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政策让俺重燃希望”
——张金芳一家找到致富路
 

7月3日傍晚,夕阳余晖下,舞钢市尚店镇顶门村的乡间田园格外美丽。59岁的村民张金芳从儿子张宴畅在舞钢市区经营的理发店回到家,一边抱起一天没见的小孙女亲了又亲,一边和妻子高培云说着理发店的经营情况以及城里的稀罕事儿。

“扶贫政策让俺家重燃了希望,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想着过去一家人为了生计四处奔波,高培云自己都不敢相信幸福来得这么突然。

张金芳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他打小就患有肝胆疾病,身体瘦弱,一家人种着3亩多地度日。儿子张宴畅出生后,张金芳跟着一支建筑队出去打工。据高培云介绍,张宴畅6岁那年夏天,张金芳因为工期紧请不下来假,地里的麦子咋收可把她急坏了,“我一个人忙着3亩多地,孩子还小,收麦、装车,我在前面拉着,孩子在后面推,还没走到家,孩子就累得在路边睡着了……”回想起那一幕,高培云眼中含泪,“那时候虽然辛苦,可他爸毕竟在外多多少少能挣点钱,可不幸还是来了。”

张金芳打工不到一年,虚弱的身体扛不住建筑队的辛苦工作,一下子就病倒了,“不但不能出去打工,还要天天吃药,再加上儿子上学,家里的日子一下子紧张起来。”看着家里的紧巴日子,懂事了的张宴畅为减轻家中负担,学习了理发手艺,并到省城一家理发店打工挣钱,“虽然那时候与家人聚少离多,可毕竟能为家里分担点儿。前年回家看到东屋因年久失修也塌了,我也只恨自己没本事。”张宴畅说起当年的情景很自责。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河南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舞钢分公司派驻顶门村第一书记和舞钢市委政法委成立的扶贫工作队经过多次走访入户调查,在充分掌握张金芳家的贫困情况后,帮助他们制订了脱贫帮扶计划。

一听说有人要帮自己家脱贫,张金芳、高培云两口高兴坏了,赶紧打电话叫儿子从省城回家。没过多久,在“六改一增”政策帮扶下,张金芳家倒塌的房屋盖了起来,并按照政策享受一定的生活补贴,“现在我们老两口住院看病除了享受农合医保外,中原保险还能再报销一部分,家庭负担着实减了不少。”

“光改善眼前的居住条件还远远不够,扶贫重在扶业、扶志、扶智,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找到脱贫致富门路才是关键。”舞钢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顶门村扶贫工作队长陈国伟说。在了解到张宴畅有理发技术后,陈国伟就动员他开理发店,并多次协调舞钢农商行,为其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帮张宴畅开起了属于他自己的理发店。“一开始我也有顾虑,可陈书记多次鼓励我,还给我申请了贷款,帮我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证、健康证等,连店面都是他帮我找的,工作队的同志还多次在他们各自的微信朋友圈帮我拉生意。”提起工作队的帮扶,张宴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经过前期的紧张筹备,2017年10月,张晏畅的理发店在舞钢市垭口街道开业了。“店面很干净,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子,手艺挺好,生意也不错。”在理发店旁边卖粮油的张女士对这个新开的理发店印象不错。

“别人帮咱,咱也得自己踏踏实实干。店里每个月能收入五六千块钱,家里还享受有种粮补贴、医疗保险、农业保险,我们去年已经实现脱贫了。”随着收入的稳步增加,现在家里条件好多了,张金芳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本报记者 杨德坤 通讯员 王晓磊 喜迅)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