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古来遗风传马街 仗义好客润书会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8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来遗风传马街 仗义好客润书会

国家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马街书会精彩献唱 何五昌 摄
艺人献唱 蔡栓紧 摄
书会一景 冯洪波 摄
艺人献唱冯洪波 摄
▶书会盛况 蔡栓紧 摄
 

无君子不养艺人”,宝丰人特别是马街及邻村人善待艺人的美德,代代相传,使马街书会得以延续。如今,当地政府及热心人士更加崇文尚艺,身体力行,提升了马街书会的地位和品质,扩大了规模和影响,对书会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彰显了宝丰人淳朴的民风。马街书会如有根,那么这根深扎在马街人心中,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赵民强

1.操办书会胜于过年

现任中国曲协主席姜昆曾写过一首诗:“笑语江南客,无声塞北人。宝丰有相会,马街赏书琴。”在马街书会应河大桥的牌楼联句中有两个联句:之一,以地为台道尽古今中外千年事,把天做幕唱尽天南地北大奇观;之二,曲艺圣地千年演绎盛会因艺术同脉,马街人家百姓痴情艺术缘民风厚淳。

马街书会对于马街人来说,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对书会情有独钟,对操办书会兴致极浓,胜于过年。他们为祖先留下的盛会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每年一到书会这几天,马街及邻村顿时就热闹起来,家家像过年一样,忙着割肉买菜,整理住处,准备接待艺人。艺人到家,跟亲人一样,管吃管住,分文不取。还给“写”不出去书的艺人送返程所需路费,有的甚至和艺人结了亲戚。村民把远来的艺人请到家里免费吃住,送盘缠、结亲戚,这种豪爽质朴、热情好客的君子之风,成为马街书会发展壮大的主要根源。

在马街人眼中,正月十三书会开唱这天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大年”。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谁家接待的艺人多,谁家就风光,在村中便有很高的威望;哪家接待的艺人少,或是没有说书的艺人往家里去,这家在村中就很没面子,一年都抬不起头来。马街村民接待艺人向来是管吃管住、分文不取,这是当地世代相传的美俗,属古来遗风。

2.司士选:马街民风第一人

在千百个热情好客的马街人中,司士选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

l863年,捻军由皖入豫,并在许州(今许昌)分兵,声势浩大,震撼清廷。同治皇帝急令僧格林沁亲王进军河南,镇压捻军,军帐就设在宝丰县城南文笔山文峰塔下。此时,中原地带兵连祸接,民不聊生,马街书会曾一度中断。数年后虽再度复兴,但艺人来者寥寥,会况萧条。后来恰逢司士选自南阳府教谕离任告老还乡,且兼马街寨首,目睹书会每况愈下,心有不安。为了恢复并推进书会繁荣,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马街书会原由马街和东彭庄、马头寨三村合办,但历史积习,共事中产生不少矛盾,轻则借端发难,重则群殴罢会。司士选鉴于此而主动礼让,与两村商议,协定如下:为书会助兴的两台戏,让东彭庄的戏位居正台,马街的戏位居偏台,且“开戏”与“煞戏”均以东彭庄为主,马街从之;书会期间马街集市移到书会会场,以方便临村购物。以上数款永传后世,不得更改。司士选的主动礼让,换来了邻村的精诚协作。此后,书会办得一年比一年红火。

另外,为了广招远方艺人,司老先生还向马街民众提出:“马街就是艺人的家。”让各家各户根据具体情况,热情接待来赶会的艺人。司氏族人更是率先垂范,奉行祖先遗训。继司士选之后,司氏的历代族长,如司本老、司文老、司捷老、司八老和司秉衡,均从事过书会会务,从不渎职,更无贪心。他们对艺人总是关怀备至,会期接待艺人,安排食宿;会后,特别对没“写”出去的远方艺人,还资助返乡路费,深得艺人尊崇。这一做法长期沿为司氏家风,代代相传。正是这些,传承着马街书会,也培育了民间艺术生长的土壤,使马街书会生生不息。

3.马丛云:难忘儿时“红枣情”

提起马街书会,家住马街附近仝岭村的马丛云,更是难忘儿时的一段“红枣情”。

马丛云说,打她记事起院里就有一棵弯腰枣树,树上结的枣个儿虽不大,但酥脆蜜甜。一到枣熟季节,鲜红的小枣像珠子一样挂满枝头,看了使人眼馋。她们姊妹几个围着树转,巴不得来一阵风把枣从树上刮下来,拣着吃。可是,老祖母视枣树如珍宝,早早搬个罗圈椅坐在枣树下看着,谁也不敢上去摘。等到枣全熟了,老祖母让家人把枣都摘下来,晒干,装了满满三竹篮挂在堂屋的房梁上,谁也不让动。春节年关临近,马街的干姑奶家来人了,老祖母大方地取下两篮让她带走,剩下的一篮仍然挂在梁上,过年也没舍得吃。

过罢年,到了正月十三马街书会开唱这天,一大早,老祖母就把马丛云叫起来,换上新衣服,拎上那篮红枣,去马街赶书会。有一年书会那天天气格外好,赶会的人也特别多。马丛云和老祖母好不容易才挤到一个书摊前,只见一个穿红衣服的大姐姐手执简板,绘声绘色地正在说唱,身边一个失明的老人为她拉弦,四周围了很多观众。这个大姐长得好,唱得也好,声音特别动听,马丛云还从来没听过那么美妙的声音,现在回忆起来心里还甜丝丝的。那姑娘唱了一段刚停下,老祖母慌忙从篮中取出6粒红枣上前塞到姑娘手中,说:“祝你枣(早)交好运,写个好价钱!”姑娘向老祖母施了个礼,道了个万福,接着说她的书。马丛云和老祖母则一摊挨一摊地向艺人发红枣,每人三个。转了大半天,一竹篮红枣发完了,她和老祖母也累得满头大汗。这时已近中午,肚里早咕咕地叫起来了。她就随老祖母到马街干姑奶家去吃午饭。

“干姑奶家住在马街村东头,我们赶到她家时,屋里院里挤满了人,有来赶会卖书的艺人,也有亲戚朋友。有的坐在饭桌旁,有的坐在床沿边,正在用餐。还有的没地方坐,干脆抓两个馍,盛一碗揽锅菜,蹲到一旁去吃。干姑奶和家里找来帮忙的人还不时为他们加菜添馍。”见马丛云和老祖母到来,干姑奶慌着招呼她们吃饭。可奇怪的是马丛云和亲戚们吃的是白蒸馍,艺人们吃的却是枣花馍。她感到纳闷儿,偷偷拉了拉老祖母的衣襟问:“为什么干姑奶不让我们吃枣花馍,那枣不还是咱送给她家的吗?”老祖母悄悄地说:“小妮子家,别多嘴,那都是远方来的客人。他们千里迢迢来到马街,为我们说唱送书,好辛苦哟,让他们吃枣花馍,是让他们早交好运,早点把书卖出去,卖个好价钱,让他们年年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去,咱们的书会才能兴旺发达。”马丛云这时才明白,怪不得老祖母把枣树看得那么紧。

这就是马街一带村民对书会的深厚情结。为使书会延续发展下去,他们用淳朴的爱心和热心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奔忙着、无私地奉献着。

4.张满堂:创建马街书会博物馆

张满堂是土生土长的马街人,也是位对马街书会发展有着强烈责任感的热心人。张满堂对马街书会的调查研究始于2004年,近年赶过书会的人,都有个感觉——书会规模正在萎缩。张满堂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书会上的艺人咋就少了那么多呢?带着这个疑问,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和妻子两个人跑遍了宝丰周边的襄、郏、叶等县,走访书会艺人,了解他们不来书会的原因。2004年一年,张满堂的摩托跑了一万多公里路。

通过调查,张满堂发现,艺人们不来赶书会的主要原因是,现在农村娱乐形式多了,写书的人少了,风尘仆仆的艺人在天寒地冻的麦地里说上一上午也没见有几个被“写走”的。没有了观众和市场,说书艺人只好另谋生路。另外,因为民间说书的现状不景气,又随着就业门路的增多,很多年轻人都不再选择说书这一职业。年老的艺人一个个过世,年轻的一代又接不上来,艺人中存在很大断层。

残酷的现实面前,张满堂最初的疑惑转为忧虑:写书人少了,愿意学说书的人也少了,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怀着沉重的心情,他把调查结果告诉了周围的老师和朋友,希望有谁能想出个办法来。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原名誉主席赵铮,对张满堂寄予厚望,2014年,已患重病的赵铮拉住他的手一字一顿地说:“满堂,马街是说书圣地,说书要传下去,书会也要传下去,你有责任,要把曲艺当成事业去做。”

老人的话像锤子一样砸在张满堂心上,2004年6月,张满堂在同学樊广志的帮助下,联系几个有志于从事并发扬说书业的艺人,自发成立了研究会,并举办一些致力于鼓动说书艺人人气、增强马街人与书会艺人之间感情的活动。

研究会以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实践着他们的宗旨,交流会、擂台赛、三月三祭拜三皇等,大大鼓舞了艺人的士气。2005年,书会上艺人的到会人数是2004年的两倍多,马街书会又焕发出勃勃生机。2006年5月,马街书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其中,研究会和张满堂功不可没。

在和艺人的接触中,张满堂也思考着书会的前途和命运,并用心收集关于书会及曲艺形式的信息和资料。张满堂年轻时曾背着相机走村串乡,以给人拍照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成立研究会以来,他花钱买了一套摄影录像器材,依靠早年的基础,拍摄艺人和书会的相关材料。几年努力下来,他所创办的研究会成立了一座马街书会的博物馆,他的家成为信息交流的集结站。在张满堂家,总能看到记者、学者为获取资料来找他求教,也总能看到某些失去联系多年的艺人师徒、师兄弟因为张满堂的帮助得以重逢。

5.李要军:艺人之家拔地而起

马街书会是中华曲艺盛会,是全国说唱艺人朝拜的圣地,已有700多年历史。马街书会曲种繁多,曲目浩瀚,堪称“书山曲海”。据统计,历年来在马街书会演出的曲艺种类有河南坠子、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等四十余种,曲(书)目有千个之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成百上千名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北、湖北、四川、陕西及河南各地的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以天作幕,以地为台,说书亮艺,以曲会友。周围百里的村民身着新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前来听书、赶会。千座书棚吹拉弹唱,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堪称我国民间艺术之奇观。马街书会也因此先后被国务院侨办确定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的书会;宝丰县被文化部批准为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

今年,在马街南村村民李要军家中筹办成立了宝丰曲艺社(马街)艺人之家。李要军告诉笔者,他今年49岁,原来在单位上班,后下海经商。2017年11月,他回到老家,先后筹措资金6万余元,对老家五间堂屋进行了翻新装修,另外加盖了八间厢房,硬化了院地,使艺人之家居住面积达到了300余平方米。春节前,他还购买了床垫20余张,新增被褥40余套;正月初十,又提前采购了充足的米、面、油、肉、菜等食品,可以承接40位艺人。

“看着马街书会一年比一年好,作为马街人我很高兴,我只是想尽一点我个人的微薄之力,帮助马街书会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别的没啥。”马街汉子李要军的话真挚淳朴,也道出了马街人的热情好客。笔者想,马街书会之所以700多年来延绵不断、越来越红火,马街人的仗义好客功不可没。

“艺苑不大映乾坤,曲艺虽小观古今;金口道出万马腾,银曲唱开百花艳。”宝丰曲艺社艺人之家以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曲艺事业为宗旨,为广大曲艺爱好者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和生活环境,还以曲艺传承的常态化、生活化、打造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为己任,对繁荣曲艺文化、打造文化宝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文化兴亡匹夫有责

保护传承书会,最核心的内容是保护民间艺人的积极性。为此,宝丰县委、县政府连续3年开展“‘写书’‘送书’下乡活动”,连续两年开展各单位“帮扶艺人”活动,这些活动使每年到会的艺人几乎都能够被“抢购”一空,极大提高了艺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而惠及每个艺人的保护措施,更是在艺人间口碑相传,不仅吸引越来越多的艺人前来赶会,更促使过去一些因书价低放弃说书的艺人重新拾起老行当,回到了民间曲艺队伍中。近两年,当地政府还对省内外来赶会的艺人给予适当补助。同时,帮助马街及邻村建成孙青、韩伟、张群堂等艺人接待处,按照入住艺人数量,对接待处给予补贴,调动了群众接待的积极性。

可以这么说,书会对艺人是一种鞭策和鼓舞,有些人不想唱了,只要赶赶书会,就会重新找到动力和激情。政府的扶持和百姓的热爱,使古老的传统艺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书会上,艺人们可以使出全部招数,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不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不管是知名艺人还是民间艺人,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艺人们说,谁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每年的正月十三马街的天气都不太好,可是不管刮风下雨,大家都会如期而至,如果不来的话,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

晃晃悠悠中,马街书会已经走过了风雨兼程的700多年,在这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艺人们自身的自觉维护和马街及周边村民的古道热肠。他们,才是书会真正的主体,是书会的根与魂。在各种文化交流碰撞无比激烈的今天,马街书会这块传统文化的瑰宝要想传承下去,需要更多像马街人一样的仁人志士来关注、关心和支持、参与。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