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平煤神马
3上一版  下一版4
 
集团积极调度确保电煤供应
集团实现新年良好开局
走出去前面是片天
捷利德公司实现开门红
集团为职工送上春节文化盛宴
大孝终身慕父母
铁运处工务段强化责任保安全
拾金不昧暖人心
开展“共青团号安全服务车”迎春送福嘱平安活动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孝终身慕父母
——记一矿选煤厂职工袁建华
 

“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这句劝人行孝的千古名言,在集团从来不缺生动的实例。

袁建华,一矿选煤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因为一项荣誉受到该矿职工的关注——2017年底,她被一矿授予“我心目中的一矿人”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袁建华,何许人也?这项被称为一矿最高荣誉的奖项为什么颁给她?2月22日,记者走近这个平凡女工,了解到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件感人的故事。

劳累十年,只为等待一个微笑

“看到一直昏迷不醒的母亲插着各种仪器来维持生命,我的心都碎了。”回忆十年前,在医院看到母亲抢救时的情景,袁建华泪眼模糊。

2008年,袁建华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入院抢救,手术后十几天一直昏迷,醒来后不能说话、没有意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常年卧病在床。

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虽然已嫁人生子,但袁建华放心不下母亲的身体,无论工作多忙,她每天都会三四趟地往母亲家中跑。帮母亲洗脸抹口、梳头喂水,给母亲做软糯可口的饭菜,帮母亲换洗衣裤,擦洗身子。担心母亲一个姿势躺久了不舒服,她隔一会儿帮母亲翻一下身。出门上班时,她把母亲抱到摇椅上,打开电视让母亲看,省得母亲一个人躺在床上孤单。

“最困难的时候,是刚开始喂母亲吃饭时。”害怕长时间插胃管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袁建华征求医生同意后,决定拔除胃管,给母亲喂饭,帮助母亲恢复吞咽功能。“每次喂饭就像打仗一样,母亲哭,我也哭,但我还是咬着牙,狠着心,把饭往母亲嘴里塞。一顿饭下来,那种心疼和心酸的感觉,常人真的难以体会。”就这样,用了四天时间,袁建华的母亲慢慢地恢复了吞咽功能。直到现在,老人已能够自己吃饭了。

照顾意识不清的瘫痪病人需要一定的护理技能。从没有学过护理的袁建华只有一个诀窍,就是细心。无论是喂药喂饭,还是帮母亲擦洗按摩,她都心细如发,无微不至。为了防止母亲肌肉萎缩,袁建华每隔一段时间就抱着母亲在地上挪动几步,天好时推着母亲到阳台上晒太阳透透气。十年间,在袁建华的精心照顾下,老人仅得过两三次感冒,身体和精神越来越好。

“久病在床,母亲脾气不好,不过每次看到我的时候心情都不错,还会对我笑一笑。每次看到母亲的微笑,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袁建华说。

从“好女儿”到“好儿媳”

2014年冬天,袁建华70多岁的婆婆突然病倒,经查为轻度脑梗,须住院治疗。当时医生提醒说,这么大年龄患这样的病,一般很难恢复健康,恐怕要躺在床上度过余生了。那段时间,既要照顾母亲,又要照顾婆婆,尽管心力交瘁,但袁建华始终咬牙坚持。“婆婆也是妈,两个妈一样照顾。”袁建华说。

婆婆患病初期,没有清醒的意识,吃喝拉撒全靠袁建华一个人。为了让老人补充营养,她从市场上买来瘦肉,剁碎后加上一个鸡蛋,用文火慢慢煮烂,熬成肉糜粥,一勺一勺喂婆婆。夏天担心婆婆身上生痱子,她每天给婆婆翻身擦汗几十次;冬天怕婆婆冻着,她就灌热水袋给婆婆暖身按摩,从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一丝嫌弃。

经过3年的精心照顾,袁建华的婆婆居然可以自己下床独立行走了,而且思维日渐清晰,说话口齿也很清楚。小区的邻居都称赞不已。

“人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我的儿媳妇做到了。就是亲闺女也不见得有她伺候得好!”只要出门,老人逢人便夸好儿媳袁建华。

榜样,从无声到有形

袁建华的儿子闫礼麒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袁建华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格。从小到大,袁建华对儿子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带动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

每次买了最喜欢吃的东西,礼麒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病了,礼麒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得直掉眼泪。上下学的路上遇到行乞的残疾人,礼麒每次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送给他们。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同学捐款,礼麒捐得总要比别人多。如今,已读高中的礼麒尊老爱幼,勤奋好学,学业优秀,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袁建华的丈夫在铁运处工作,平时由于工作忙,很少能照顾家里。袁建华给予丈夫最大的理解。为了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2004年儿子刚两岁,丈夫被单位安排到较远的岗位锻炼,考虑到父母身体不好,丈夫很为难。她得知丈夫的想法后,便劝解丈夫:“这正是单位锻炼你的好机会,去吧,这个家有我呢!”当丈夫离开家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又许下了一个沉重的诺言。那几年,袁建华背负着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吃力地在家庭和单位这条直线上奔波着、忙碌着。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公公病了,儿子发烧了,自己颈椎疼得厉害,袁建华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丈夫。

单位领导说:“她干工作一个顶俩。”

袁建华对自己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特别是任仓库保管员后,为了抓好材料保管发放,她制作了详细的材料进入库和发放台账,每种材料分类码放,便于收发,从未出现过差错。由于工作踏实敬业,袁建华连年被评为该矿“先进工作者”。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她的孝行,是对何为家、何为善的生动写实,是对这座矿山最温暖的回报!

(本报记者 高轶鹏 通讯员 焦生旺)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