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年味儿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8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味儿

每年春节期间,鲁山都会举行架秋千、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大型文艺活动。何进文 摄
“二十八,贴花花” 聆溪 摄
腊八这天,取五谷杂粮做粥食用,以警示后人勤俭节约、居安思危。 冯大鹏 摄
元宵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等为馅,经过滚动用糯米粉包成圆形。郝红伟 摄
正月十五吃元宵,寓意团圆美满。
郝红伟 摄
正月里来乐陶陶 何进文 摄
春节期间,民俗表演丰富多彩 黄岩 摄
 

●叶剑秀

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民俗。早在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中原地区就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区域。漫长的农耕时代,长期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的中原人,在劳动和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积累了独特的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传,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

经过几千年的沿袭和变革,中原民俗文化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骨干和基础。随着民族融合、人口流动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原民俗文化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族群中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鲁山县地处中原西部,沿袭和传承的民风民俗与中原民俗文化大体相同,但因地理位置、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祭祀诉求等方面的差异,鲁山的民间习俗,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立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为一年之春的开始,鲁山人叫打春。打春的典故来自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在立春日当天,由地方官员主持,先焚香上供,再用柳枝鞭打春牛。打春仪式完毕后,还要进行象征性的耕地生产活动,表示立春后气温持续回升,新的一年农业生产的开始。立春日有吃春盘、春饼、春卷等传统食品的习俗。

如今立春日到来时,鲁山打春的礼俗早已不在,但吃春盘、春饼仍有传承。

过去立春时节吃春盘,即将酱熏、炉烧、盐腌等肉食,配置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粉条、鸡蛋等,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故又名薄饼,如今这些节日食品逐渐演变为卷饼馍、菜馍和春卷。

【腊八】

在我国古代,帝王们每到年终都要隆重举行祭祀百神和先祖的活动。从秦时起十二月被称为腊月。举行腊祭的日子叫腊日。汉代以后,十二月的初八定为腊日。十二月初八,鲁山称“腊八”“小年下”。“腊八”这天以食腊八粥为俗。腊八粥的形成源于民间。因腊八临近年关,民间取五谷杂粮做粥食用,以警示后人勤俭节约、居安思危,这种食品也称腊八粥。

关于腊八粥的成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现在的腊八日,鲁山城乡众多家庭所做的腊八粥多以糯米、红枣、花生、豇豆为主,很大程度上是腊八粥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从中可以品尝到浓浓的传统风味。

鲁山的民俗中,出嫁的女儿,腊八这天不能在娘家用饭,有“吃了娘家米,一辈子还不起”的说法。

【祭灶】

“二十三儿,炕锅贴儿”,这是鲁山民谣,意为这天要吃火烧、锅贴儿。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祭灶。

祭灶,也叫送灶。清代嘉庆《鲁山县志》写鲁山当时有“廿三以糖饴祀灶”的民俗,灶君也叫“老灶爷”,是传说中掌管一家祸福之神。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升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每个家庭都要在这天送灶君升天,因此,腊月二十三被称为“送灶日”。送灶日的祭祀仪式多由家中男子主持,鲁山有谚:“男不愿月,女不祭灶。”祭灶时先将去年的灶君像小心揭下,恭恭敬敬焚烧掉,再把新灶君像安贴于灶房,俗谓“为灶王爷换新衣裳”。在新灶君像两侧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之类的对联,然后在灶君像前摆上火烧、灶糖等供品,焚香叩拜,最后祈祷灶君为人间多说好话,不让玉皇大帝降灾难于人间。

祭灶少不了的一样供品叫灶糖。腊月天气严寒,灶糖不易融化。祭灶用灶糖,一是希望灶君吃过甜食后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二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不让他向天庭传达更多人间的信息。

【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首,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告别漫长寒冷的冬天,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纪念活动中形成的。古时春节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纪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后来,春节扩大到正月初一至初五,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现在鲁山的春节活动以腊月初八为序曲,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直到正月十五落幕,有的地方延续至正月底。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后,过年的气氛逐渐加浓。鲁山民谣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去敲鼓;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儿,包扁食儿;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儿。”这段时间,许多农村集市天天有集,各种年货竞相上市,被称为“年集”。

腊月二十八,鲁山城乡家家户户要贴春联、门神和年画。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现在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家中若有人去世,在第一年的春节要用白纸书写春联,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也用绿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

鲁山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门神是从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最初的门神是将神荼、郁垒人像刻在桃木板上悬挂于门两侧。纸张出现以后,人们开始用纸张画门神代替桃木板。唐代以后,有画钟馗像作为门神的,还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恭等人的,后来还有画关羽、张飞的。

除夕夜有守岁之说,鲁山称“熬年”,即全家人要通宵谈话、娱乐,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是新年的第一天,鲁山称“大年下”。清代嘉庆《鲁山县志》记载春节习俗时说:“元旦祀先,卑幼以次拜尊长,亲友交贺。”鲁山民谣有:“大年初一儿,撅屁股作揖儿。”初一的早晨要早起,穿新衣,梳洗后包饺子。在众神及祖先牌位前摆上供品,上香祈祷。把煮熟的饺子恭恭敬敬地供奉在神佛和祖先牌位前,接着燃放鞭炮,祝愿众神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一帆风顺。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过了初一,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望父母。在一些地方,如果丈夫的娘舅在,初二首先要去娘舅家拜年,然后才可以回女方娘家,体现了尊老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许多夫妇都把回娘家探望父母作为新春探亲的第一站。

正月初三称“羊日”,是女娲造羊的日子。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也有以此日为谷子的生日,在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宋代大中祥符元年,定正月初三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间的说法是,“破五”前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破五”日有“送穷”的习俗。我国传统中的送穷日有在正月二十九的,有在正月初六的。送穷之俗古今有异,鲁山流传下来的送穷在正月初五,称“送穷秽”。这天凌晨,各家各户都要将大年初一以来,在室内积攒之垃圾,倾倒在附近十字路口,堆成小丘,插上三炷香,放一些鞭炮。也有称“送穷鬼”的,以求送走贫穷。

正月初七是人日,传说女娲在这一天造人,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正月初八这天,鲁山民间认为,这天若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天公生”。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拜祭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传说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是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使用,甚至连石头也不能搬动,称“石不动”。因为这些石制东西都是用来磨碾粮食的,搬动、挪动它们,会伤害到庄稼,影响来年的农业生产。如今正月初十这一天,鲁山家家给门外的大石头、石磙、石碾,家中的石磨、石墩等焚香,供奉具有鲁山特色的烙油馍以示敬意。“烙”在鲁山方言中读作luo,初十烙馍谐音“实落”,意即这一年赚到的财富全部能积攒下来。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鲁山习俗,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

正月十二搭灯棚。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清代元宵节仅有三天。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也叫元夕、元夜、灯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吃元宵的食俗,还有猜灯谜、放焰火、架秋千、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文艺活动。

吃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元宵最早的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圆子”。因元宵节要吃“圆子”,所以这种食品便渐渐地被叫作“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向往团圆美满之意。

民国初年,袁世凯为避“袁消”谐音,改元宵为汤圆。

猜灯谜。古时元宵节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早在夏朝,我国就出现了灯谜。开始的猜谜语活动仅限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开始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让人竞猜。南朝时期出现了“谜”这一名称。南宋时,有人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这时才有了“灯谜”一词。

除此之外,正月十五,鲁山还有喝茶面糊涂和吃“麦桩子”之俗。茶面糊涂是用炒熟的小米面做汤,加入配制的黄豆、菠菜、红萝卜丝等,色香味俱佳。鲁山民谣:“正月十五,茶面糊涂。”如今的豆沫,配料和制作过程与茶面大抵相当。

“麦桩子”是家家手工制作的馒头,整体圆柱形如装满粮食的口袋,一端系扣细长面条,如束口的绳子,因形似而名之。正月十五吃“麦桩子”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元宵节之后的正月十六,鲁山有“游六(lu)儿”和“添仓儿”之俗。正月十六,鲁山有到野外远足游玩之俗,谓之“游六儿”,寓意祛除百病,希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正月十六,还有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礼的风俗,民间谓之“添仓儿”。

鲁山民间有“过了十六才算把年过透”的说法,春节逐渐落幕。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