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农业部启动实施“农业质量年”行动
简明新闻
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 旅游人次超1.3亿
广铁“支南临客”全部上线运行
我国中小学校有了12万余名“教育片警”
中国无人驾驶飞行器载客试飞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完成交工验收
澳门注册企业数突破6万家
我国主办的国际学术刊物《地球大数据》创刊
为“世界巨眼”装上“中国之眸”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世界巨眼”装上“中国之眸”
SKA阵列射电望远镜首台天线样机正式启动
 

据新华社石家庄2月6日电 (记者陈芳 胡喆 白林)数千面天线从中心向外呈旋臂状铺展,延伸着长长的“触角”,恰似一只“巨眼”,用世界最大的天线阵列射电望远镜探秘宇宙。6日下午,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首台天线样机在河北石家庄正式启动,这标志着由中国主导研制的SKA反射面天线即将进入正式建设阶段。

组成阵列的望远镜接收面积达1平方公里、足有140个足球场大,比目前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灵敏度提高50倍。SKA总干事菲利普·戴蒙德评价说,作为多国合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SKA将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历史新机遇。

一声启动,10米高的底座上,反射体缓缓转动,犹如一只灵动的“眼眸”,俯仰之间,缓缓扫过天际;水平转动,从容巡视天空……SKA首台天线样机甫一亮相,便吸引了在场多国科学家、天文学家的目光。

“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在SKA核心设备研发中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在国际大科学工程中,为世界成功提供‘天线解决方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刘烈宏说。

“这是国际大科学工程的里程碑事件。”菲利普·戴蒙德介绍,SKA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是多国合作、共同出资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约20个国家、上百个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天文学家和工程师参与项目研发。

专家介绍,之所以命名为SKA,是因为组成阵列的射电望远镜总接收面积达1平方公里,相当于140个足球场大。

“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牵头SKA工作包联盟工作,全面主持主导工程核心技术研发。从参与到主导,体现了中国在射电天文领域的技术迈进和突破,也为中国今后牵头和主导国际大科学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说。

此次出厂的天线更有不少新特点。SKA反射面天线总设计师杜彪介绍,天线的设计寿命约50年,重量约40吨,是常规天线重量的三分之二,还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安装、易运输和批量生产等优点。

2011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作为创始成员国成立了SKA独立法人机构SKA组织。自2013年起,中方与来自南非、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英国等国家的优势科研机构强强联合,组成工作包联盟,共同参与SKA工程设计研发工作。想要在这一多国参与的大科学工程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回顾中国参与SKA的研制经历,中国从一开始的“项目创始国之一”,到后来凭借成本、性能、技术成熟度和工程可实施性等显著优势被推荐为SKA后续研发的唯一设计方案国家,经历十年的艰难之路,中国的产品最终在技术上满足SKA所有指标要求。

近年来,我国先后建成了东莞散裂中子源、“天眼”FAST望远镜、合肥稳态强磁场装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大亚湾中微子等一大批大科学装置。此次SKA首台天线样机启动,也意味着中国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并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SKA各成员国正在协商出台SKA天文台公约。项目建成后,成员国可以共享SKA获得的原始数据。

“SKA能看得更远、更清楚,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科学发现,推动我国天文、物理及信息技术等相关基础科研领域的研究水平,不断增强创新力,让中国拥有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实现前沿科学突破的自信。”杜彪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