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
前三季度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扎实全面推行河长制 打造亮丽绿水名片
举办书画展 喜迎十九大
我市启动“扶贫日”系列活动
党的建设,强基固本砥砺前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的建设,强基固本砥砺前行
——迎接十九大特别报道之六
 

党旗猎猎映征程,砥砺奋进谱华章。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大力推进党的思想作风、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谱写了我市党的建设新篇章。

筑牢信仰之“基”,夯实从严治党思想基础

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家宝”和“生命线”。市委把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培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连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一学三促四抓”,开展“五查五治”,加强分类指导,狠抓整改落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选树了“平民医师”谢守祯、“汽车上的乡政府”等一批先进典型,进一步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紧扎牢制度笼子,以制度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初步形成了全市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建设和信访积案“清仓”行动,被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刊发。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我市切实抓好“三观三讲三品”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主题实践,充分发挥正反两方面典型示范引导和警示教育作用,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把“三查三保”活动作为专题教育的重要抓手,督促各级各单位聚焦27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查处并整改安全隐患4.4万多条,进一步促进全市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促开放、防风险、惠民生,受到省委第六督导组高度评价。

2016年以来,全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丰富教育载体,强化督导问效,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五强五争当”等活动,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今年七一期间,以“专题党课”形式举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党建丰绩回顾展,以400多幅照片、100多件实物,全面展示了我市革命战争时期、建市初期、改革开放特别是市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参观人数累计23万多人次。

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激发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奋发进取的精气神,党员思想认识大大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突出基层导向,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市委组织部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建成县、乡、村三级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2468个,不断充实内容、提档升级,实现基层党建有形和有效“两个全覆盖”;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研发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信息化系统,开通“服务面对面”视频功能,推出“多元化服务一键通”“亲情通”“家政直通车”等网上服务项目,累计开展便民服务30.3万多件次,调解矛盾纠纷12.3万多次。

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提升。在城市,探索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实现组织、队伍、活动、制度、保障“五大要素”协调推进,着力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在机关,开展督促检查和问题整改“回头看”,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实现新提升。在“两新”领域,深入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建立党组织1053个,组建率达57.1%,其中园区党组织覆盖率达70.19%。在国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推动国有企业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等方面严起来、实起来。在学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党建的意见》,从理顺中小学党组织关系、加强师生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学校党组织工作制度等基础工作开始,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最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坚持“抓党建促脱贫、促脱贫强党建”,引导各级党组织把抓党建“主业”与脱贫攻坚“主责”相结合,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基层显著提升。各级党组织以抓党政正职责任落实为重点,强化督导问效、责任追究、召回处置等措施,逐级压实各级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村级脱贫责任组的工作责任。通过发挥党建优势,进一步推进扶贫力量下沉,选拔和调整32名优秀干部到贫困乡(镇)任职,调优配强80名驻村第一书记,组织成立2136个村级脱贫责任组,累计落实帮扶项目2209个。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得到加强。贫困地区群众感慨:“脱贫路上,党组织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了。”

我市一系列生动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在各地各行业作用显著增强,引领和保证了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如今,11589个基层党组织、27万多名党员已汇聚成推动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

坚持严管厚爱,打造过硬执政骨干队伍

注重创新,坚持教育为先、严字当头,把从严治吏贯穿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全过程。近年来,我市切实打造“育选用管”工作链条,不断破解考准考实干部等难题,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执政骨干队伍。

——创新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能。着力打造“1+N”阵地,建强党校主阵地,用活高校培训资源,规划 “一衙一山五馆”,拓展教育培训渠道;积极搭建“五大载体”,开展鹰城大讲堂,打造实践课堂,推动走访调研,探索网教平台,实行优师下乡,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开展“忙人培训”,开启“点断式、短期化、菜单式”培训模式,着力解决重要领域、关键岗位“忙人”干部脱岗培训难问题,抓好示范带动、推动全员参训。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2735期(次),培训党员干部34万余人次,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推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素质能力。

——倡树鲜明导向,科学选人用人。坚持“注重基层、崇尚实干、敢于担当”的用人导向,在今年的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中,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9个县(市、区)遴选推荐54名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全市后备干部库,实行动态管理、优进劣汰。围绕市直、县区、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分专题进行调研,坚持从严把关,注重平时考察,完善延伸考察,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积极探索差别化考核办法,突出“一县(区)一主业”,研究出台《平顶山市县(市、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办法》,破除唯GDP的考核导向,区分类别,突出重点,量化考核,充分发挥综合考核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评价、激励、约束作用。建立组织工作联系制度,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准考实干部。

——加大监督力度,从严管理干部。完善谈心谈话、函询诫勉、监督检查等办法,构建“12380”电话、短信、信访和网络“四位一体”举报平台,努力做到抓早抓小抓预防。我市是全省首家建立“12380”举报网站,实现市县“12380”举报电话直联互通,开通换届风气督查“直通车”的省辖市,受到中组部换届风气督导组的肯定。坚持干部任前征求执纪执法部门意见、任前公示等制度,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和“三个不上会”“两个不得”“五个不准”要求,严防干部“带病提拔”“带病当选”。不断加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查核力度,对存在问题的严肃处理。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审计工作,对市管单位一把手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执行机构编制有关规定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情况进行审计,依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提前分析研判,提出整改要求,促进问题整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打出一套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组合拳”,逐步推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人才聚,则事业兴。市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人才强市”战略,创新实施“鹰城英才计划”,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方式,不断提升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我市积极创新人才政策,坚持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设立人才专项编制,按照“独立设置、动态管理”原则,实行单列式管理,对急需紧缺人才,有编制的单位使用本单位编制引进,编制不足的单位,使用人才专项编制引进,待本单位编制空缺,收回专项编制,仅今年就拿出127个专项编制全部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深入贯彻市委关于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1+N”一揽子政策体系。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人才工作重大事项通报、专项述职、综合考评、督查指导等制度,努力形成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优势。

突出人才引进,系统实施“鹰城英才计划”之一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选聘、之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之三集聚英才助力扶贫,最大限度地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今年初,对市直属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进行摸底调研,征求了32个部门、63家事业单位的用人意向,涉及化工、金融、规划、财经等49个行业97个专业,收集到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需求154个,其中博士研究生16个。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需要,制定《实施“鹰城英才计划”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方案》,在全球范围延揽高层次人才,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988人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我市共引进89人,进一步优化了人才结构。

在人才培育方面,坚持“外引”与“内育”并重,不断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扎实推进拔尖人才评选工作,全市拔尖人才数量达到481人,壮大了拔尖人才队伍,优化了人才结构。建成名师工作室29个,成员达430人。积极搭建育才平台,依托我市5所高等院校、4家国家级研发中心、75家省级研发中心、6个博士后工作站和研发基地、3个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平台,加强人才培育,提升综合素能。

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组织高端人才开展为鹰城发展献策活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献计献策70多条。组建博士服务团,帮助全市产业集聚区及相关企业推进技术革新,破解发展难题。在鹰城英才计划之三“集聚英才 助力扶贫”中,选派农林、畜牧、水利等方面人才202名,组建6个“农业科技服务团”,对接401个贫困村,深入开展科技扶贫集中服务活动,为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专业技能,帮助贫困户解决致富项目和技术难题。鼓励和支持企业依托项目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对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组建经济社会发展智囊团,汇集各方精英建言献策,助推转型发展。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我市着力破除阻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一批高层次人才汇聚鹰城,全市人才总量持续增长,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激发,实现了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良性融合。

走过砥砺奋进的5年,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办好平顶山的事情,关键在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各级党组织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持续突出全面从严治党鲜明主线,自觉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努力在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助力中原出彩进程中谱写更加精彩的华章。

(本报记者 王民峰)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