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我市绘出转型发展攻坚路线图和时间表
全市脱贫攻坚百日会战第一次观摩点评活动举行
正大郏县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
向王国团们学习 争做环保先锋
服务贫困群众 助力脱贫攻坚
喜迎十九大
石龙区开发64个公益岗位助贫困户就业
生态建设:青山绿水助推发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建设:青山绿水助推发展
——迎接十九大特别报道之五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转型升级发展、坚决守护绿水青山,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一幅山绿、水清、天蓝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坚持生态立市,强化环境污染防治

蓝天、白云、晚霞、彩虹……今年以来,反映“鹰城蓝”的图片、视频频频刷爆鹰城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让鹰城的“气质”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我市空气优良天数累计达到165天,同比增加11天。特别是8、9月份,我市优良达标天数实现“双满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生态立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达标排放和污染减排为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健康和防范环境风险为落脚点,认真落实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守生态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强化污染防治,严防环境风险,取得了明显成效。

——防控“面源”污染。今年上半年,省定全市11台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低排放,14台65蒸吨以下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完成提标治理8台,53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任务已完成34台,9家水泥企业和3家钢铁企业全部完成提标改造。

——严控施工扬尘。全市305个各类建设拆迁工地严格落实“三员”管理、视频在线监控和开复工程验收等制度,136个工地安装了视频在线监控,256个工地达到了“六个百分之百”标准要求;严格落实每周一次城市清洁行动,对建筑物楼顶、楼体、道牙外区域进行清洗冲刷,做到机关、社区、厂区和庭院全覆盖。

——合力治理燃煤污染。我市对违法散煤销售点进行全面取缔,对合法销售点引导改造或关闭,现已完成53家;排查各类燃煤设施1289台(套),取缔1102台(套);推动洁净型煤生产仓储中心建设,已建成和在建生产仓储供应中心7个,建成配送网点60个,配送能力达16.34万吨,覆盖乡村人口224.8万,洁净型煤替代率84.5%。

村道干净宽敞,小楼错落有致,满眼绿树红花……金秋时节的湛河区曹镇乡齐务村景色秀丽。然而,人们很难想象,齐务村曾经垃圾堆积成山,进出村道路破旧不堪。

齐务村的变化是近年来鹰城大地乡村巨变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强化乡村环境整治,全力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和特色村,成功创建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国家级生态村、26个省级生态乡镇和351个省、市级生态村。

综合整治小流域,补齐生态短板

河流湖泊是水资源的主要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保护水资源,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消除黑臭水体,时不我待。

10月12日,走在位于宝丰县周庄镇马起营村西南的湛河源头,溪水顺着蜿蜒曲折的河道静静流淌。

“看看这变清的水,好像又回到了游泳捞鱼的童年。”在湛河流域居住了20多年的市民丁秀玲说,这几年她多次到湛河源头,每次来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湖管理保护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强调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湛河是鹰城人民的“母亲河”,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数量的增长,湛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影响。

201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向湛河污染“宣战”。

5年来,湛河河道治理工程基本完工,生态景观工程成效明显,基本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目标,惠及周边数万名居民。湛河综合治理也成为我市治理小流域,消除黑臭水体,打造青山绿水、生态宜居城市的一个生动写照。

我市地处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上游,河湖众多,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中小河流有60条、水库143座。

多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河湖治理、管理和保护,促进了河湖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发挥。自2015年以来,针对非法采砂、违规建设、乱堆乱排等涉河违法活动有所抬头的情况,市委、市政府集中开展了以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为重点的涉河违法活动专项整治及“回头看”工作,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属地管理责任制,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重拳出击,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6年,我市水污染防治进入新一轮深化治理阶段。针对鹰城“大水缸”——白龟湖饮用水源地整治,我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展开了取缔非法机动采砂船、磁选船,开展植树造林,落实休渔、增殖放流、隔离防护、生态补偿等一系列措施,使水库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确保了饮用水质安全。

今年,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积极构建责任明确、分级管理、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体制机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今年以来,我市省考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累计达标率为96.4%,同比提高5.3%,全省排名第三。白龟山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厚植生态优势,打造绿色生态招牌

“街上多了不少小游园,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都满眼青翠……”10月10日,谈及近年来鹰城大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年过六旬的退休职工张书旺说。

回眸五年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从2013年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到2016年白龟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再到今年我市申报的国家储备林项目被批复实施,鹰城大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百姓的获得感同增共长。

这些,得益于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绿色文化、生态和谐、健康亲和”理念,以中心城区生态景观带、山区生态体系建设、生态廊道绿化等十项工程为重点,构建市域森林体系,努力打造“城镇村庄绿岛镶嵌、山地丘陵绿衣相披、道路水系绿网相织”的山水森林城市景观,实现山水、田园、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居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以彰显自然山水特色为主线,着力打造城市生态景观。依托平顶山“城北依香山,城南邻白龟,城中贯湛河”的自然山水特色,绘好“山”蓝图,用活“水”资源,做好“河”文章,凸显“水”和“绿”的主题,用遍布全城的绿来美化水,以穿城而过的河来提升绿,精心实施筑山造绿、沿河布绿、依湖造林、建景筑园等绿化美化工程。大香山景区、祥云公园、青年公园、湛河公园、河滨公园、鹰城广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绿化美化水平持续提升。

——以“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城市生态屏障。我市积极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工程,让森林走进城市、走进村庄、走进学校,致力于构建一道道遍布城乡的绿色屏障。相继实施了以北部山区、县城周边区域为主的“绿色城市”工程;以重点乡镇、新型农村社区为主的“绿色村镇”工程,以重点景区绿化、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绿色景区”工程;形成了乔灌花草藤搭配合理、风景林立体混交、点线面浑然一体的复合城市森林生态群落。

5年来,全市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01.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13%,廊道绿化3300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4平方米;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处,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市县级森林公园10处,保护区总面积达90万亩,初步形成了以山区、丘陵区、矿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道路为骨架,以城市建成区、村镇居民区、旅游区为点,以平原农区和廊道网络为面的森林生态体系。

为保障森林绿化成果,我市扎实推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和经营、贩卖野生动物等专项活动。严格坚持凭证采伐、运输、加工制度,确保我市林木凭证采伐率、办证运输率、林木加工凭证率均在90%以上。森林防火安全和森林疫病防治形势稳定,连续多年受害森林面积远低于省定的责任目标。此外,我市认真做好野生动物救护、放生和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已设置疫源疫病监测站点22个。

同时,我市不断加大依法治林力度,积极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切实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近年来,全市推广林木新品种20个,推广面积3.5万亩,送林业科技下乡165次,林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坚持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已是全社会的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要求,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鲁山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全省25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之一。今年以来,该县共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500余万元,支持林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发展特色产业。如今,60多家企业投资生态产业,发展薄皮核桃、软籽石榴、迷迭香、风雪桃、葡萄、蓝莓、香梨、板栗等,形成了以优质香梨为主的水果业产业集群、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产业集群、以花卉苗木为主的育苗集群等三大产业集群,经济林种植面积达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66%,初步实现了“政府要生态、企业得效益、群众能致富”的目标。

5年来,我市逐步建立起林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不断强化集体林权管理,建立完善了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林地使用权流转、集体林地抵押贷款业务,最大程度盘活林业资源,为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全市各级金融机构累计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1.85亿元,抵押林地面积3.43万亩,贷款农户达1200多户;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达80个,合作社经营林地面积5万多亩。

如今,我市已基本形成了森林旅游业、林下经济、苗木花卉、食用菌、干鲜果、木材加工等六大林业优势产业。生机勃勃的林下产业如一家家“绿色银行”,帮助众多山区农民群众“借景生财”,不断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5年来,我市坚持扶贫开发与加快生态建设、深化林业改革、培育富民产业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涉林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引导贫困人口实现绿色转产转业。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总面积60.12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7.5亿元,林农年均来自“林下经济”的收入达6000多元。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鹰城步履愈加坚定、思路愈加清晰,从理念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将迈向更高端,并将带给百姓更多获得感。

(本报记者 张亚丹)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