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05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叶县:筑实脱贫根基 拓出致富大道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7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叶县:筑实脱贫根基 拓出致富大道

常村镇柴巴村贫困户采摘的木灵芝
正在建设的村级光伏电站
正在建设的扶贫车间
保安镇官庄村村民在采摘黄金梨
医护人员为贫困户的孩子做DNA鉴定登记
不用出村就能在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享受便捷的服务
保安镇庙岗村成立的养牛合作社
人居环境整治后的杨令庄村
文化演出
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注入种子资金
 

9月15日一大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带领11个贫困乡镇的党委书记及相关局委负责人,远赴鹤壁考察巧媳妇工程。两天前,他听说这一工程后,当即就决定前去考察这一工程。

前一天下午,县长徐延杰就带领另一拨考察团赶赴豫东部分县(市)参观考察相关工作,扶贫项目当然是行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9月19日,与叶县县委常委、副县长丁树德相遇时,他向记者透露,巧媳妇工程马上要在叶县落地了……

在如火如荼的脱贫百日攻坚战役中,叶县共组建了21个脱贫攻坚专项指挥部,每周下发“战令”,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根据指挥部“战令”部署当周的工作,县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和百日会战联合督查组根据“战令”内容,逐项逐条安排督查。每天,围绕“战令”,在叶县政务信息微信群里,都有附图的工作进度汇报。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叶县上下仍坚守岗位,尤其是坚守在扶贫一线,按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战令,一丝不苟地工作。全县关于扶贫的民生工程冒雨开工,扶贫电站、扶贫车间、“六改一增”工作天天有进展。

“一定让叶县如期摘掉贫困帽,不然,不仅对不起叶县的父老乡亲,更对不起各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古松、徐延杰在多个场合均这么表述。

扶贫工作,雷厉风行,这已经成为叶县上下的共识。近年来,他们扑下身子,以成功不必在我的理念,一步一步筑实了脱贫的根基,一点一滴为百姓拓出了条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昔日大旱西刘庄,家家用上自来水

9月23日中午近12点,到了做饭的时间,叶县常村镇西刘庄村70多岁的村民刘国卿拧开家里的水龙头,清清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到了锅里。

西刘庄是常村镇偏僻的山区村之一,几公里远的地方就属南阳方城县管辖,是省级贫困村。该村自然村多,人口居住分散。打从刘国卿记事儿起,该村就吃水困难。2014年,平顶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西刘庄人不得不到十几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吃。那一年,因为缺水,庄稼被活活渴死,他养的十几只羊也不得不忍痛卖掉。当时,不少媒体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他们吃水的窘状。

“这件事暴露出我们基础设施的薄弱,我们以此为契机,不背不藏,对全县吃水状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启动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效解决了群众吃水的难题。”回忆此事,古松在接受一次媒体记者采访时说道。该工程启动后,西刘庄终于打出了一眼井,破解了吃水难题。

叶县是省级贫困县,又是农业大县,农村基础设施尤为薄弱。自2015年开始,结合扶贫工作,该县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采取以奖代补、示范带动、行业帮扶等形式,依据各村尤其是贫困村实际,修道路、修下水道、安路灯、安置垃圾箱……以改善生活环境,进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如今,该县村村有公路,今年上半年,还实现了村村通班车。西刘庄村排间道也实现了地面硬化,村外那条一遇上暴雨就会冲毁路基的河道上,几十米长的护坡工程正在进行项目公示,10月底前就会动工。

今年,该县有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又为该村打出一眼高质量的深井,增添了压力水塔,将自来水引到了各家院内,结束了该村村民拉水担水的历史,也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的特色养殖、种植业。

为助力脱贫攻坚,叶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正在不断深化。该县农办主任史长河说,今年,县里对每个贫困村拿出5万元以推进整治,如果达到示范村,还会有更高的奖励。“让俺村变漂亮了,大伙儿的日子过得舒心了,还要再奖给俺钱,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采访中,不少村干部这么说道。

目前,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该县已经开始了“一村一品”的规划。目前,投资7亿多元的扶贫线路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将叶县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向高潮。这条道路打通后,将串连起该县南部4个山区贫困乡镇的29个贫困村,受益贫困人口3.2万人。

不出村子,让村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

“现在村里的办公条件,可以说比不少机关都好。”在9月13、14日叶县组织的党建观摩活动中,观摩人员均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是对叶县各村的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的总体评价。如今,在每个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不仅有时尚的办公桌椅、电视、阅览室,还安装了空调。

要脱贫,必须依靠基层党组织,必须让党员有家,让党员干部有为群众办事的地方。为此,该县自2016年开始,投资5000万元,首先在120个贫困村建成了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站)。他们按照规划的图纸,统一标准进行建设,还配套建设了广场、舞台、文化活动用房,党徽则醒目地立在屋顶。广场上除了设有健身设施外,还搭建了戏台,在明亮的路灯下,广场舞成了各村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年的消夏晚会上,各村的广场舞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其中辛店镇辛店村一队的广场舞《太阳出来喜洋洋》还在平顶山市广场舞比赛中获得了金奖。

非贫困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站)也在铺开建设,仍然是一张图纸绘到底。

在每个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站),均设有一个可视电话,输入号码,就能看到全县任何一个服务中心(站)的工作状况。今年,叶县投资860万元,创建了全县党群结合服务中心(站)党建信息化平台,实施了全县联网,并安装了可视电话,实现了服务面对面。这样,群众即使不出村,就可以咨询政策、与专家沟通发展产业中遇到的难题。目前,该县相关部门还就户口办理等事宜与公安部门沟通,拟将该项业务也“装”入其中。

吃罢晚饭,叶邑镇老鸦张村贫困户蔡冠政丢下饭碗就来到了该村党群综合服务站前的广场上,她又在电视中学了新的广场舞,忍不住教给乡亲们。“刚开始她嫌跳舞不好意思,现在你不让她跳都不行。通过跳舞,她的身体也好多了。”蔡冠政的丈夫说。

前不久,河南电视台记者到廉村镇甘刘村回访村医刘超云时,发现他在新投用的村卫生室内借助微医系统听取县医院专家对一村民的会诊结果。

新建村级卫生室,实现了药房、诊室的分离,配备清洁消毒等设施——去年,该县投资4000多万元,率先在贫困村新建、改建标准化卫生室,今年初全部投用的同时,又在全县所有村子推广。不久前,该县与微医集团合作,通过互联网系统,实现村卫生室与县医院联网,最终与市、省乃至全国各大医院联网,让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专家服务。

据统计,贫困户中,约一半以上的家庭是因病致贫。叶县除在对贫困户实施先看病后看交费的绿色通道外,还对其新农合费用实施30元补助,还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合作,每人投保126元,提供健康及普通意外伤害等保险;与中原农险合作,每人每年投保180元,提供健康险及人身意外保险。投保后,村民疾病就医以6000元为起付线,6000元以上100%报销,6000元以下部分50%报销,年度最高赔付限额20万元;人身意外险方面,因意外事故致使身体蒙受伤害而残废或死亡时,最高赔付10万元。

道道保障网的织成,大大减轻了贫困户的看病负担。

产业项目金融帮扶,打破贫困枷锁

9月23日,保安镇庙岗村第一书记李殿庭来到村外的养殖场,他近段时间特别开心,因为养殖场里的牛又多了十几头。“这些都得益于政府担保为贫困户发放的贷款,帮助他们扩大了规模。”他说。

叶县属养殖大县,一些贫困户想搞养殖却没有资金,该县就想尽办法帮贫困户破解资金难题。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是叶县运行最早也是最成功的模式,如今已经运行了10年,被称之为“叶县模式”。如今,该县已经有了171个村级资金互助社且运转良好,120个贫困村实现了互助社全覆盖。全县互助社资金总规模达到6000多万元,累计发放借款额2.2亿元,助推5000余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6000余户贫困户逐步脱贫。互助资金成了贫困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良性运转的“小银行”,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稳固保障。

该县与农商行合作启动的扶贫小额贷款,目前已发放扶贫贷款1160笔、5309.8万元,占省联社下达年度任务的120.7%。叶县扶贫贷款存量、增量、进

度及获得率四项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

县财政投入4300万元,企业注资800万元,建立了5100万元的风险基金,分别与省农信担保公司、叶县邮储银行、叶县人保财险合作,最高放大10倍贷款,用于帮助贫困村上项目。

在叶邑镇思诚村贫困户的屋顶上,光伏发电板闪闪发光。这些光伏发电板已经实现并网发电,每户每年可收益3026元,连续收益20年。“这相当于我每年白捡4亩地的收成。”该村贫困户李大转说,风险基金的投入后,金融部门为他们每户发放了4万元贷款,由光伏发电安装企业为他们安装了近7.8千瓦光伏发电装置,贫困户每年都能有稳定收益。目前,已经有423户分享了这一利益。

同样的事儿还体现在养殖项目上——贫困户贷款给国润牧业公司后,该公司每年给他们4500元的分红。目前有609户贫困户获得收益。

8月3日,全市百亩千头生态方建设暨推动产业扶贫现场会在叶县召开。叶县是“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积极探索出了畜牧扶贫模式。

“千头线”生态养殖项目+贫困户模式。“千头线”生产模式是我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出的成功范本(年每出栏1000头猪,配套100亩地消纳粪污),“千头线”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建设经营,龙头企业(合作社)利用自身的产业发展优势,可通过吸纳贫困户入股、进场务工,流转贫困户土地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增加收入包括:流转土地租金收入每亩1000元左右;进场务工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入股分红年收益率10%以上。2017年,叶县计划建设150条“千头线”。目前,已建成40条、在建6条。

当天,位于辛店镇岗王村的国润牧业万头肉牛产业扶贫基地正加紧施工。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约240亩,将建设成存栏1万头、年出栏两万头肉牛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叶县鼓励引导贫困户贷款入股国润牧业,每年定期分红,为贫困户致富脱贫、肉牛养殖户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新路。截至8月20日,已有544户与国润牧业签约。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还可直接资助贫困户1000户,每户3500元,同时可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约100人就业增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养牛产业脱贫增收。另外,该项目还每年可青贮玉米秸秆2.5万吨,涉及1万亩农田,每亩可增收近250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预计10月份投产。

该县开发出与正大集团生猪代养扶贫的模式。养猪场业主与正大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按正大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正大投入2/3流动资金,农户投入1/3资金,每个经营环节由正大集团管控,零风险,每头猪可稳定收入150元以上。目前龙泉乡沈庄村正在推广这一生产模式,一期计划年出栏2000头生猪、投资50万元,年利润30万元以上。该模式周期短、见效快,半年即可见到效益。全县11个贫困乡镇,每个乡镇最低要建1个试点,采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办法,每建成一个试点补助30万元至50万元。

依据山区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目前,该县发展黑李3万亩,桃15000亩,梨8000亩,石榴7000亩,葡萄5500亩,核桃、板栗4万亩,其他各类杂果5000余亩。已建成以核桃、黑李、白桃、葡萄、石榴、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园区44个,林业专业合作社21家,林果栽植面积总计21600余亩。吸纳7000余人参与林业经济生产经营活动,其中305户贫困户参与生产活动,直接带动1221人增收,人均月收入在1200元以上。截至目前,该县通过林业种植生产经营直接带动脱贫979户,共计3654人。

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产业。该县任店镇瑞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了“千亩方优质生态粮”种植,种植过程全部实行人工施肥、人工除草、人工打粮、人工石磨加工等,共提供63个岗位,其中参加农活的贫困户20户,每户年收入增加约3600元。

集体经济破土而出,稳稳撑起致富梦想

“柴巴村电费已经达到十几万元,马上就可以拿到第一笔电费了。我们在帮扶贫困户的同时,也正筹备着搞些村公益事业呢。”9月22日,驻常村镇柴巴村村第一书记雷超说。

雷超属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去年,他协调资金160万元,在该村建设了一座光伏发电站,今年春节前在叶县最先投用,年收益全部归集体。此一项能为该村每年创收30多万元。

发展项目是群众脱贫的有力支撑,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村集体上项目,则是从输血变为造血,让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有力保证。由于种种原因,叶县村集体经济近乎为零。

今年,叶县紧紧抓住成为省发展集体经济试点这一有利时机,在选定了10个村子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后,由县财政为每个贫困村投入50万元,鼓励支持各村依据各自的优势发展集体经济项目。

除省投集体项目外,老鸦张村是该县最先尝试吃螃蟹者,他们上马的粉条加工项目,去年就已经投产。有了村集体经济资金的进一步注入,该村正在对粉条加工企业进行提档升级,建设了冷库和密闭车间,申请了商标……

今年,叶县投资3亿多元,为120个贫困村各建一座村级光伏电站,目前项目用地全部划出,正在加紧进行建设,年底前全部并网发电,每座电站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加紧建设的还有扶贫车间。叶县为包括120个贫困村在内的148个村子各投资建设一座扶贫车间,其租金也归村集体支配,专门用于发展村公益事业,用于帮助贫困户。全县120个贫困村扶贫车间招租招商工作,已在前不久的第二届叶县(上海)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对外发布。目前,4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部分已主体完工;剩余扶贫车间的选址工作全部完成,正在办理招标手续。

随着扶贫车间项目的推进,服装加工、粮食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摩托车配件等项目将陆续进入扶贫车间。文初提到的巧媳妇工程,就是指引进的大型服装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有丰富的订单,看中了叶县有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尤其是众多的留守妇女,她们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而不能外出,再就是正在建设的扶贫车间,正好可以按照他们项目的标准建造从而收取租金。双方“你情我愿”,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平均每个留守妇女每月能拿到两三千元。倘若如此,就真正地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丁树德充满信心地说。

“随着集体经济的兴起,将真正实现贫困村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而稳稳撑起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古松说。

(本报记者 杨沛洁)

本版图片由叶县新闻中心提供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