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苏轼、苏辙缘何葬在郏县?
历史疑团之苏东坡拒绝“仕汝”
探寻元代三苏塑像背后的故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疑团之苏东坡拒绝“仕汝”

郏县三苏园中的碑刻 王自行 摄
 

●杨晓宇

苏东坡生于四川眉山,逝于江苏常州,葬于汝州郏县(今平顶山市郏县)三苏园。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诗为巨匠,词称词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雄,书冠宋四家之首,画开文人画创意先河,可以说五者无一不精,均达到了当时的发展高峰,其各方之造诣不但在宋一代无人能及,即便是历史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大家也是少有的。

据历史记载,苏轼曾被任命出仕汝州,但他并没有到任(有17个月的时间)。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去一窥当时苏子的内心世界。

一、“乌台诗案”与“量移汝州”

苏轼被贬,起因于乌台诗案,这是他宦海沉浮的第一个低谷,也是他艺术思想升华的第一个分水岭。王安石变法之时,苏轼风华正茂,虽也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但在变法思想上与王安石存在分歧。苏轼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神宗,反对王安石变法方案,引起王安石一派的排挤,终因党争引发“乌台诗案”。他在为官过程中写的一些与新法有关的诗文,被言官何正臣、舒宦、李定晦等人弹劾为“包藏祸心”“指斥乘舆”,于是在湖州任上被突然逮捕,送交御史台论罪。从元丰二年(1079)七月被押,到十一月释放,苏轼在狱中备受诟辱,几置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得贬出。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苏轼在生活、思想与创作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狱后,苏轼被贬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本州安置”,虽有官职在身,实际上成了一名戴罪流放之人。“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十二月二十九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韵二首》) 到黄州后,全家不得温饱,“故人马正卿哀其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勉强解决生活困难,“东坡居士”即由此而来,直到近五年后“量移汝州”。

二、苏轼与平顶山的不解之缘

元丰七年(1084)正月,宋神宗亲写手札,把苏东坡从黄州“量移汝州”,即现在的平顶山市。

三苏在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嘉祐四年(1059)两次途经平顶山地区之时,留下了苏轼早期明快疾捷、铿锵有力的《昆阳赋》和《颍大夫庙》,及兄弟二人的《双凫观》,后三诗一赋被编入《南行后集》刊行于世。可以说,这是三苏唯一的一本自编诗文合集。

绍圣元年(1094)四月,苏轼又被罢官,以朝奉郎知英州(今广州英德)军州事,在去陈留往襄邑时折道汝州,专门探视被贬降汝州任知州的弟弟苏辙。在龙兴(今平顶山市宝丰),苏轼观看了龙兴寺的吴道子壁画,其时正值苏辙捐助修葺龙兴寺吴道子画壁,遂提笔写了《子由新修龙兴寺吴画壁》一诗,有“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之句。在游历郏县中顶莲花山后,看山下地势,酷似家乡峨眉,遂嘱托苏辙“即死,葬我嵩山下”。苏辙死前,亦嘱子女把自己葬于兄侧,后加上苏洵的衣冠冢,即为今天的三苏陵园。

由此可以看出,苏轼自弱冠出川,数游平顶山地区,留下大量的优美诗文。最后又嘱葬于此,与平顶山的名山秀水千古为伴,不能不说是史上之佳话、人生之机缘、不解之情结、文学之美谈了。但对于这次的“量移汝州”,由于种种难言之隐,导致其最终拒赴上任。

三、苏轼为何未到汝州任所

苏轼虽然没有到汝州上任,但他在这17个月里,共写了诗139首、词24首、文赋书札近百篇,其中有许多精品名篇,既全面记录了苏轼这一时间段的活动,又蕴涵了诗人由黄移汝既高兴又惶惑进而释然的复杂心情。

从苏轼在此期间的诗文中可以窥知,他17个月久久没有到汝州任职,有以下几点考虑:

其一,“量移汝州”为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着本州安置,与在黄州无别。作为一名罪臣,如今的汝州无亲无友,当然不如在黄州或者常州了;

其二,汝州是京畿之地,地近京师。虽然官场众人趋之若鹜,但苏轼是因为“党争”惹祸的,反对他的一派尚在朝中,近敌则近祸,苏轼当然是清楚的。他到汝州,必然会引起另一干人的妒忌,千方百计阻止朝廷对他的起用;

其三,苏轼的“量移汝州”为神宗手札,虽为圣意,但却不是朝廷圣旨。按现在的话说,是领导的个人行为,更何况这时距神宗驾崩仅半年左右,皇帝病情的严重程度,苏轼不会不知。所以,这才有其顺江东进,不紧不慢到处游历,并在常州宜兴托人置买田产,上呈《乞常州居住表》。

关于苏轼为什么上呈此表,以前的研究文章,均从表中内容推断,归结为身病、子夭、囊空三点。其实,除了表中所述原因之外,以上三种担心才是关键所在。

其后的情况,充分说明苏轼两次上表陈情,一心回避汝州任所而热衷于居住常州,是其明哲保身的睿智之举,既可以博得皇上同情,又可以居乡野以观时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量移”汝州之初,苏轼的思想充满感恩情怀,皇帝手札令他激动不已,写了《减字木兰花》一词:“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雨细风微,两足如霜挽纻衣。江亭夜雨,喜见京华新样舞。莲步轻飞,迁客今朝始是归。”借游女之象,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心情。说明一开始,“量移汝州”使他看到了希望,马上登上了旅程;继而经过清醒思考,不得不在心中布下太多的疑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他要跳出山围水抱之中,求证“庐山真面目”。于是借旅途遥远而游走沿途州府县乡山水名胜之间,借描画风景来抒发自己的豪情与希望,借禅意与道隐来寄托自己的彷徨与不安。最后终于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决定自己的暂时归宿,即隐居在自购田产的常州乡野中,待时局清晰时再随机而动。而这些思想变化,都在其17个月间的诗文中清楚可见。特别是在宜兴买田之后,其诗其词壮写山河名胜的多,一洗在此之前的犹豫与彷徨,风格也更加明丽而畅达。

总的说,苏轼由黄赴汝,是在反复的思想斗争中度过的。最后决定上书陈情不到汝州任所,是他的智慧选择。

(作者系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会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