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郏县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郏县启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郏县大铜器)创建工作
招商引资项目抓紧施工
郏县举行“喜迎十九大”文艺演出
郏县精准治污强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县公安局狠抓民警八小时外监管
村村建起“家门口的图书馆”
为599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政策清单
郏县积极实施林业病虫害防治
县纪委“三查三问”护航脱贫攻坚
县审计局已精准审计33个扶贫项目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进产业发展 传承文化遗产
郏县启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郏县大铜器)创建工作

 

本报讯 (记者温书功 通讯员宁建鹏)为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力传承郏县大铜器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于近日启动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郏县大铜器)创建工作。

为确保创建成功,该县召开动员会,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郏县大铜器)领导小组,制定了《郏县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郏县大铜器)工作方案》,把各项创建任务细化、量化到有关职能部门和全县各乡(镇、街道),对所有创建任务实施挂牌督战、倒排日期、销号管理。目前,各项创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郏县大铜器是我国打击乐器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最响亮的打击乐器。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5月,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襄樊大战获胜后,曹操在郏县长桥镇青龙寨(摩坡)给将士庆功授奖,命郏县人和宫中乐师打铜器助兴,以鼓士气,激励再战。从此,大铜器在郏县境内广为流传,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郏县大铜器舞先后在河南省首届艺术节大赛、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舞蹈节暨民间舞蹈节大赛等赛事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给予报道,有外国专家称郏县铜器舞为“中国农民的迪斯科”。2008年,郏县大铜器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