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牛郎的不可承受之重
给爱情做减法
为你写诗
守望七夕
七夕漫谈
不如相忘于江湖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8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郎的不可承受之重

 

◎娄禾青

牛郎织女的传说,因七夕节的存在而天长地久,又因情人节的舶来而陡添生机——不管你对“中国情人节”的称谓是否认可。

我一直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最凄美的传说,且没有之一。说它最凄美,并不是最凄、最美的简单合成。其实,论“凄”,它比不过《天仙配》《白蛇传》之类,因为毕竟留下了“七夕会”这一丝亮光。论“美”,较之很多以大团圆收场的传说,它也“稍逊风骚”。然而,它的由小悲而大喜再由大喜而大悲,最后由大悲而小喜的构架,却锻造了它的凄美最佳组合。更何况,还有诸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些千古绝唱不离不弃呢?

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一个逐渐丰满的过程。最初角色只有织女一个,看家本事乃“十日之内,织绢百匹”,故而,彼时民间的七夕活动,也主要限于姑娘们“乞巧”之类。后来牛郎出场,变成了“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个主角,但似乎也只是一对恋人而已,并未明确夫妻关系。再后来,渐渐地,牛郎就成了主角,传说也越来越更“有鼻子有眼”了。

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版本多矣。光是河南就至少有“分属”鲁山、南阳的两个牛郎。传说的起源地及故事情节自有差异,但大体的框架是类似的:牛郎是个憨厚而可怜的孩子,父母不幸亡故,哥嫂百般刁难。金牛星下凡的老黄牛倾力相助,使牛郎交上了桃花运,与织女喜结良缘,并生下一儿一女。后来慑于天帝的淫威,织女不得不痛别夫君儿女,返回天庭。好在那老黄牛是个帮人帮到底的主儿,曾在临死前告诉牛郎:他死后牛郎会有不测,要用他的皮做成鞋子(或说衣服),穿上即可飞抵天庭。织女离去后,牛郎便如法炮制,携儿女追向天庭。王母娘娘发现后,拔下簪子随手一划,一条天河挡住了牛郎的去路。侠骨柔肠的喜鹊们看不下去了,自发地飞聚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王母娘娘的铁石心肠也受到些许感化,恩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牛郎织女可以鹊桥一会……

牛郎织女传说的逐渐丰满,直至成为所有传说故事中的“凄美之最”,特别是它的由织女的“一枝独秀”,到牛郎织女的“平分秋色”,再到牛郎的“喧宾夺主”,每每让我陶醉不已。然而陶醉之余,内心深处又常常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而且愈是七夕临近这种痛感就愈强烈。为他们地老天荒、荡气回肠的爱情?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我试图找到痛点。

痛不定亦思痛。想的多了,猛然就有了发现:脑际浮现这个传说时,总是先想到牛郎,想得最多的也是牛郎,而想到织女,全是“围着牛郎转”的。于是断定,我的痛点在牛郎身上。

再于是,渐渐就想到了:牛郎身上寄寓着先民们的希望。牛郎织女传说的演绎过程,也昭示着先民们任凭现实再骨感,我自希望很丰满的顽强。那么,这个希望是什么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其实也就“善有善报”四个字而已。先民们希望可怜的牛郎好人有好报,而最好最大的回报,莫过于让他娶到个好媳妇儿。这希望人间既然不能实现,那就去天上寻吧,让织女眷顾他。既然天上也难善有善报,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来个一年一度七夕会也差强人意,希望总算没有彻底磨灭啊。

于是又想到,牛郎织女的传说不仅仅是最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一盏凄风苦雨中的希望之灯。先民们与其说塑造了牛郎的鲜活形象,毋宁说是在编排他们自己。

当下芸芸众生的你我他,当然可以庆幸自己不必活得像牛郎一样憋屈。但是,谁敢说自己身上没有丁点儿牛郎的影子呢?又有谁不强烈希望牛郎们好人有好报呢?正是从这个视角看,我觉着牛郎背负着先民也包括我们这些后民的希望太多了。他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啊,我痛!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