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久病床前有孝子
为脑瘫患儿撑起一片天
舞钢市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
守好生命“防线”
肿瘤综合治疗 中医药不是配角
男性不育需警惕弱精子症
共享医保 以优质医疗服务打造专科品牌
鲁山县人民医院荣获“节约型公共机构市级示范单位”称号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8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久病床前有孝子
——记市妇幼保健院基建科职工邵凯强
 

28岁,正是快意人生的年纪,但轻松惬意的生活,对邵凯强来说已成奢望。因为母亲因意外事故高位截瘫,作为独生子,市妇幼保健院基建科职工邵凯强担起了照顾母亲、撑起这个家的责任。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邵凯强却是例外,4年来的辛苦付出,他被人称为“大孝子”。

母亲高位截瘫,病情危重

邵凯强原来在郑州上班。2013年5月9日,离他结婚的日子越来越近,全家人都翘首以盼。不幸的是母亲到郑州为他布置新房时不慎摔伤,昏迷不醒。正在上班的邵凯强接到电话,立即赶往医院。看到病床上的母亲一动不动,他一下子蒙了。母亲的病情十分危重,连夜转院到郑州市骨科医院实施了手术。术后,母亲病情反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救治。这期间,母亲又发生了肺炎等并发症,徘徊在死亡的边缘。无助的邵凯强不停地为母亲祈祷。

邵凯强的母亲在医院一住就是一年。

母亲病重,女友分手,他扛起照顾家的重任

邵凯强的父亲是我市一家企业的技术员,为照顾住院的妻子,他只好停止工作,没了收入。

母亲高额的医药费、全家的生活来源,重重困难,这一下子全部压在当时年仅24岁的邵凯强肩上。邵凯强暗下决心,一定要坚强地撑起这个家!

他晚上照顾母亲,让父亲休息。天刚蒙蒙亮,照顾母亲吃完早饭,他就骑着电动车匆匆去单位,努力工作。

邵凯强工作的公司在郑州市中心,而他母亲做治疗的医院在郑州市最西边,相距很远。每天下午下班,邵凯强赶到医院时,天已经黑了。

面对这种情况,邵凯强的女朋友提出了分手。邵凯强看着病重的母亲,想着自己无望的婚姻,几乎就要绝望。公司领导发觉了他的异常,了解情况后,轮番找他谈心,鼓励他战胜困难。

在大家的关心下,邵凯强重新振作起来。

放弃郑州的工作,陪母亲回家乡疗养

经过一年的住院治疗,母亲病情趋于稳定。为减少花费,思乡心切的母亲提出回平顶山静养。怎么办?自己在郑州工作,如果让妈妈回家乡,怎么能兼顾到呢?仅靠父亲长期照顾,父亲也会被累垮的。要放弃郑州的工作,陪父母一起回家乡吗?

站在郑州人流匆匆的街头,邵凯强陷入痛苦的抉择中。因为才华出众、工作能力强,邵凯强被委任为公司设计副主管,薪资每月五六千元。事业正在蒸蒸日上,要他突然放弃,邵凯强有点不舍。

一个月后,他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放弃郑州的工作,陪母亲回家!“当时心里是有些矛盾,但后来想明白了。妈妈给了我生命,养育我长大,我要在妈妈有生之年,好好孝敬她,尽到做儿子的责任。”邵凯强说。

市妇幼保健院伸出援手 他得以安心照顾母亲

2015年春节前一周,邵凯强陪同父母回到了平顶山。邵凯强的母亲原是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中层干部,发生意外后,院领导和同事们对她非常关心。得知他们回来的消息后,市妇幼保健院再次伸出援手,不仅对邵凯强母亲的生活、医药费等方面给与照顾,而且安排邵凯强到该院基建科工作,该科的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方便他照顾母亲。每天除了工作外,邵凯强都在家陪伴母亲,为她洗衣、做饭、喂饭、翻身、按摩……

母亲躺在床上时间长了,心情烦躁,经常发无名火,邵凯强自然成了她的出气筒。但他理解母亲的心情,总是想方设法逗她开心。

前不久,母亲又冲邵凯强发火了,邵凯强就用滑稽的腔调逗她:“是饭做得不好吃?还是服务得不周到?”见母亲笑了,他才放心去做其他事情。

夜深了,邵凯强见母亲睡了,独自站在阳台,仰望夜空,想起母亲的好。邵凯强上中学住校时,母亲两天就要打次电话,嘘寒问暖。放假后,母亲就带他外出游玩,放松心情。

母亲无私的爱,多得已经记不清了。邵凯强发誓,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把母亲照顾好。

(本报记者牛瑛瑛 通讯员王春英 苗四海)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