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湛河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湛河区“四轮驱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文艺轻骑下基层
湛河区“城市大清洗”治理“脏乱差”
秃塔儿墓藏荆山 蒙汉情深建家园
曹镇乡鲜桃错时上市增收入
湛河区9名纪检干部公开述职述廉
区法院慰问军烈属和抗战老兵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秃塔儿墓藏荆山 蒙汉情深建家园
“湛河寻宝”系列之五——
《马氏家乘》
马秃塔儿墓及墓碑
 

在湛河区东南部的沙河之滨,有一座方圆2500米、海拔98米的圆形山丘,名曰荆山。这里有一个与山同名、占地两千余平方米的蒙古族村庄——荆山村。

如果不是荆山山顶那座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元代贵族墓冢,人们很难将荆山村淳朴的村民同皇族联系在一起:这支扎根于此的成吉思汗后裔,已在这里繁衍生息了700余年。

荆山上长眠着他们的祖先秃塔儿(约公元1236年-约公元1304年)。据13世纪波斯历史学家阿老丁·阿塔蔑力克·志费尼所著史诗性文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秃塔儿为成吉思汗五世孙,在忽必烈争夺皇权之战中立有赫赫战功,深受倚重,以宣武将军右翊蒙古侍卫亲军千户,守卫京都大都(今北京)。元成宗时,年过五旬的秃塔儿南迁中原,定居荆山,卒于此,葬于荆山之上。700年风云际会,这支皇族后裔早已和当地百姓同耕同作,融为一体。

渐行渐远的马铃声

在荆山村,今年68岁的老党支部书记马德强时常为来客演示他们流传下来的酒文化:往右手无名指上戴上银戒指,双手将马奶酒杯敬到客人面前,将右手无名指插进酒杯,蘸酒弹天、弹地、弹客人,然后再把无名指点在自己和被敬者的额头上,合掌,向被敬者祝以良好的祝愿以示诚意。客人在重复完同样的动作后,将酒一饮而尽。

马德强说,这一风俗源于成吉思汗的父亲被毒酒所害一事,现在,他们只是用手指在酒杯上轻轻一点,不再蘸到酒水。

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马德强还非常注重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马氏家乘》作为记载秃塔儿以来整个马氏家族人丁繁衍情况的家谱类书籍,被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收藏,收藏证书上写着“《马氏家乘》是蒙古族落居中原、繁衍生息的宝贵资料”。《马氏家乘》的现代部分大部分由马德强收集整理而成。

古时候,蒙古族有“密葬”习俗,这一习俗在其最古老的历史文学典籍《蒙古秘史》中有详细记载。元末明初大学者叶子奇所著的史料笔记《草木子》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

正因为如此,全国很少见到元朝皇亲国戚的坟墓,矗立于荆山之上的马秃塔儿墓实为全国罕见的蒙古贵族墓葬。

走在荆山村街头,偶尔还能看到“高颧骨、浓眉阔脸”的相貌。这些,或许就是荆山村蒙古族人曾驰骋江山、横扫欧亚的民族印迹了。

中原腹地的蒙古包

秃塔儿的弟弟帖木儿在南阳为官。元成宗执政后期,秃塔儿上奏折请求解甲归田,带领家眷20余人,决定定居河南,与弟弟结为比邻。

至荆山,秃塔儿不愿再行,决定居于荆山南坡。当地人认为,秃塔儿之所以选择定居于此,主要是因为他的乡土情结。荆山为圆形丘陵,依山傍水,绿草青青,四野开阔,在人烟稀少的年代,它就像草原上的一个蒙古包。

荆山村向东200余米为胡庄村,向南700余米为卫寨村。与执政中原的其他蒙古人不同,秃塔儿十分注重与当地汉族居民保持良好关系,坚决反对蒙古族人欺负汉人,深受当地人的拥护。

清康熙《叶县志·山川》记载:“大元至元丁亥年(1287年)叶邑大旱,稼蔷干枯,秃塔儿祈雨河山白龙井,辄应,天降甘霖,泽润田亩,为之轰动一时而彪炳叶邑青史,随建河山白龙庙,后每逢干旱,必往祈之,无不应验。”(荆山村古时属叶县)

元大德末年,秃塔儿病逝荆山,依蒙古族礼节,葬于荆山之上,并修建有墓石、神道碑、翁仲、华表等。

秃塔儿墓冢呈圆形,穹隆顶,上面饰以圆形宝塔,是典型的蒙古族建筑风格。墓前立有三通碑,分别为元至正年间、清乾隆年间和上世纪80年代所立。墓群里立有两柱元代华表,一柱刻着“凤落金梧五里荆山埋玉树”,一柱刻着“鹤归瑶岛千年华表集仙灵”。

1368年,明朝义军势如破竹,元朝大限已临,受过秃塔儿恩泽的当地汉民,暗示其后裔逃匿,并帮他们平坟埋碑,使秃塔儿墓免遭毁灭。

耕读传家话桑麻

秃塔儿的六世孙速赤在匿姓埋名期间生育一子,遂以其先祖所在的蒙古部落“哈麻(音)赤”部落中的“麻”的谐音为姓,为儿子起名马隆。

明成祖朱棣时期,北元势力已远走漠北,不再对明朝构成威胁,内部民族矛盾得到缓和,原先隐匿乡邻的秃塔儿七世孙开始公开身份,为祖先修坟立碑,重建家园。自此,荆山村蒙古族后裔以马为姓,家族逐渐兴盛。

蒙古族马上得天下,虽然统治中原近百年,但他们仍然不懂耕作。尤其是明朝初年,没有了特权的马氏后裔生计成了问题。当地的汉族村民主动教马氏后裔学习开荒种地、解麻辑绳、纺线织布、修房盖屋。

明清两代,当地村民注重习武修文。马氏后裔也一改马上英雄的形象,昼耕夜读,礼教传家,出现了不少当地有名的大儒。现在秃塔儿的墓地里还耸立着两通清代石碑,上面镌刻着清代乾隆皇帝诰封马氏后人马盛麟和马周的圣旨原文。

荆山村的马氏后裔常以“七百余年封侯地,六世明经书香家”为荣,其中“封侯”一事是说秃塔儿被敕封“范阳郡侯”,“六世明经”则指从明朝隆庆时期秃塔儿第12代裔孙马克钝中进士算起,到清朝乾隆时期秃塔儿第17代裔孙马承先中举人,马氏后人连续六代,辈辈出进士、举人,十分荣耀。

患难与共的民族情

据《叶县志》记载,清朝时期,由于连降暴雨,沙河多次改道,周边村庄因地势较低,多次被淹,均在马氏后裔的帮助下,来到荆山之上躲避洪水。洪水退后,马氏后裔又主动捐献粮食衣物,帮助周边村民恢复生产,渡过难关。

荆山村是整建制的蒙古族村落,但他们村中还生活着朱、陈、王、张四姓汉人家庭。马德强介绍,他们都是灾荒之年逃难到这里的,荆山村民不仅为他们提供衣食,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耕地,规划住宅,让他们永久地成为荆山村人。

明清时期,为抵抗土匪的骚扰,卫寨村民依河山建有城防坚固的寨墙。清末、民国时期,匪患严重,荆山村、胡庄村的村民时常牵着牛羊进入卫寨村内,躲避匪患流寇。他们甚至一起集中力量,训练了民间治保团体,在兵来匪去的年代,保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搞好农业生产,荆山村、胡庄村、卫寨村合为一个行政村,建立生产合作社,使粮食产量得到大幅提高,彻底解决了当地群众的温饱问题,当地的人口得到了迅速增长。据当地统计部门记录,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仅荆山村,人口就由400余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300多人。

改革开放后,荆山村民和乡邻们一道,抱团发展种养殖业、合伙儿经商、组团外出务工,一同走上了致富路。

由于民族关系融洽,蒙汉民族亲如一家,1987年,荆山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荆山村多次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并几乎连年被湛河区人民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范村。

1995年,全国第二届曲艺节在平顶山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成员斯琴高娃等人专程前往荆山祭奠秃塔儿,当地群众闻讯夹道欢迎,盛况空前。看到蒙汉群众亲如一家,斯琴高娃一行深感欣喜,他们高度肯定了秃塔儿及后世子孙主动融入当地生活的做法,并连连感谢当地政府对荆山马氏后裔的关心和帮助。

沿着微雨浸润过的神道,穿行于薄雾蒙蒙的松柏树下,那长满青苔的翁仲,历经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依然那么安详,静静地守护着长眠于此的墓主人。

(张旭长 /文 唐要普 高凤岭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