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所有点评都给力
人活一口气
远去的书信
濯磨半世写“瓷”章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濯磨半世写“瓷”章

 

◎蔡文瑶

目光,掠过深邃的太平洋,李廷怀仔细品摩着周围的一切——

这是中国民航的一架包机,起飞于中国北京,13个小时后将抵达澳大利亚悉尼。舷窗外,烟波浩渺,水天相接;机舱内,清风微澜,从容有力。

这是跟随李克强总理出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他们当中不乏叱咤风云的商业巨擘和挥斥方遒的行业领袖。如此重量级人物,济济一舱,以致让这架客机喷涌出非比寻常的气流。

李廷怀列坐其间。

李廷怀,汝州人,汝瓷匠人,首批汝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扬汝瓷威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群芳吐蕊,到处萌动着生机和希望。在汝州这片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李廷怀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汝瓷厂忙碌着。突然,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让他惊喜又激动:由他设计制作的精品汝瓷天青釉支钉天平洗,将作为国礼赠送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脑;而他本人,则经过层层选拔和严格审核,将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之一,跟随总理出访。

这是李廷怀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外事活动,内心的自豪和兴奋难以言表。从3月21日晚上出发到29日上午返回北京,出访日子里的每一个时刻,他都深深印在心中,也曾无数次回味。而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27日晚上,在中国企业家代表团的晚宴上,他作为代表之一发言,向在场的中外嘉宾介绍汝瓷和汝州。在李廷怀看来,汝瓷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能走出汝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是他作为汝瓷工匠无上的荣耀。

回来后没多久,李廷怀又接到通知,他的作品将作为中国馆指定礼品,亮相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不敢有丝毫怠慢,来不及片刻窃喜,李廷怀精心挑出16种类型的汝瓷样品和照片接受组委会遴选,最终有6种类型入选。50天时间里,选料配料、手拉胚制型、烧胎挂釉、二次高温成瓷……每一道工序李廷怀都亲自动手、把关,最终在1200件作品中精心挑选了100件,于5月31日送到海关入库。阿斯塔纳世博会结束后,一部分作品作为藏品由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收藏,一部分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

李廷怀所获得的成就和瞩目远不止这些:

去年12月中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举行,这是郑州首次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盛会。而由李廷怀设计、制作的龙头杯作为此次会议的专用杯,甫一亮相就备受关注——玉青釉色雅致明丽,蝉翼开片细密莹透,龙头图腾的手把与华夏文明浑然一体,三足鼎立的杯底和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挺秀圆满的杯身契合了我国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玉青釉龙头杯一战成名,销售额占到廷怀窑当年的80%。

不得不提的还有2003年,这一年对李廷怀来说是转折性的一年。汝州市区的张公巷发现了北宋汝窑遗址,引发业界瞩目。更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在随后挖掘出来的碎瓷片中,竟然发现了失传很久的卵青釉。李廷怀兴奋不已,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仿烧卵青釉的念头一经出现就再也遏制不住。可是,仅凭几个小碎片就想复原出消逝近千年的釉色谈何容易?一个个不眠之夜,一遍遍烧制失败,一次次调整配方,还是没有一点突破。那段时间里,绝望和懊恼像挥之不去的阴霾围绕着李廷怀。

1825年,人们就发现了苯。但此后几十年间,没有人知道它的分子结构。大家实在难以想象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盹,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就是现在充满了化学课本的那个六角形圈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将近150年后的今天,历史有了惊人的相似。“在梦里,有老者和我聊天。老李,你咋恁笨!你那配方反了,这个增一点,那个减一点,就好了。”一语惊醒梦中人。李廷怀赶紧按方配釉,第一次烧相似了百分之八十,第二次烧完全一样!每每提起此事,李廷怀既得意又自豪。尽管过程充满了不易,过度的劳累也曾让身体一度吃不消,但李廷怀甘之如饴。

“听起来是奇闻

讲起来是笑谈

……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

为你感叹!”

张公巷北宋官瓷的成功仿制,使断代800年的卵青釉重见天日,这标志着李廷怀的烧制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他赢得了业界的关注和认可。在李廷怀的工作室里,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汝瓷作品让人叹为观止。观其釉色,天青、玉青、卵青,纯粹如碧;抚其釉面,滋养、柔和、细腻,莹润如玉;察其纹片,若隐若现,千变万幻。

这真是:胜似天上自请来,非比人间巧刻成。

心有大梦

李廷怀的思索,自北宋以降,连接当下,直向未来。

宋人的审美,建立在对法度的深刻理解之上,满载对宇宙和自然的崇敬。宋时之美,美得典雅静谧,却又生机盎然。千年前,“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的徽宗赵佶,绝对是一个超一流的大艺术家,他在梦中瞥见了大雨过后云破之处的一抹天青,醒来之后念念不忘,遂降下圣旨“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多少工匠屡试屡败、屡败屡试,最后还是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筹,“这般颜色”终成圆满。

汝瓷,是九死一生的赌注,是火与泥土、矿物缠绵交融的厮守;是大美之作,更是大雅之成。她,“似玉非玉而胜于玉,温润雅致,神韵清远”;她,在历史的惊鸿中默默生长,在文人的回眸里寂然开放。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作为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因金兵入侵,在经历了短短二十余年的辉煌之后,窑空烟冷,神秘的天青色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近代考古发现,宋代汝州有数百座古窑址,“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从小就常听长辈们说起汝瓷的辉煌历史和传奇故事,李廷怀对此充满了浓厚兴趣和无限遐想。他常常站在蟒川河天青色的微风中,感受炉火跨越千年时空燃烧跳动的场景。

然而,汝瓷走到今天,却出现了令人感慨的局面。也许是断代太久,也许是历史上的名头太响背负太重,她既比不了远方的瓷都景德镇,也比不了同出一源的近邻禹州钧瓷。汝瓷,如何才能发展得好些再好些、快些再快些,让这块金字招牌造福汝州、造福社稷?

可是看看身边的汝瓷企业,少数发展得快,多数发展得慢,而有些甚至根本就发展不起来。在李廷怀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考虑清楚企业定位,即“为谁制瓷”。如果是为各大博物馆做定制藏品,那么自然要做高仿的稀世珍品;如果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贡献GDP,那么就必须让汝瓷这个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搞好调查——消费者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这样才能与市场准确无误地对接。

基于这样的思考,李廷怀决定走出历史、走出汝州。他认为,历史有历史的局限,地域也有地域的局限。车轮是往前转的,历史是向前行的。我们必须要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广泛地借鉴,大胆地尝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未来。有了创新,有了发展,汝瓷才能跨越千年,永葆生机、代代不息。

就是在这样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李廷怀提出了“为民造瓷”的理念,围绕“民”字做文章,民生、民存、民建、民创、民用以及健康、环保、共享等等。2004年,52岁的李廷怀,在亲人和朋友的合力帮扶下,建起了自己的第一座窑,从此翻开了他汝瓷人生的新篇章。

这真是:老骥伏枥志千里,誓教汝瓷越千年。

守正创新

听过汝瓷开片的声音,便更能懂得李廷怀对汝瓷的满腔痴爱和传承企盼。出窑的时候,随着窑门徐徐拉开,丁零清脆的声音迎面扑来。窑内外的冷热空气使得釉面热胀冷缩,满架的器皿都在开片,像金玉轻叩交织而成的天籁乐曲。“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李廷怀曾由衷地感叹道,同时也在心里燃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愿汝瓷之音悠长远播。

一味地模仿、机械地复制,不是李廷怀的性格。创新的种子,无时无刻不在萌芽。一天,李廷怀突发奇想,汝瓷能否在天青色的基础上更白亮一些?一有新的想法,他便忍不住要去尝试,不达满意誓不罢休,骨子里的那股倔劲儿又冒了出来。李廷怀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反复配料、反复试烧。苦心人,天不负。终于一种新的颜色问世——玉青釉,它的手感更加温润如玉,釉色更加白亮细腻。事实证明,这种釉色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倾向。2013年7月3日,李廷怀研究的玉青釉白胎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发明专利,汝瓷大家庭再添新成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李廷怀机敏地意识到,把“健康”二字作为汝瓷研究的新课题大有可为。于是,他尝试着将麦饭石等多种天然活性矿物质加入传统制瓷工艺,经过三年多的试验、改进,成功研制出活态瓷。毫无疑问,这项发明在给李廷怀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随着成就接踵而至的还有非议。玉青釉龙头杯和活态瓷器物的销量扶摇直上,有人对李廷怀的产业化生产提出质疑,认为汝瓷之所以如此珍贵,就是因为存世作品极为稀少,况且作为宫廷御用瓷器,本就应该是阳春白雪之物,怎么能大量投放市场自降身价呢?但李廷怀不这样想,就是因为找准了市场定位,他的汝瓷厂才有了今天,成绩实实在在——近了看,单就业岗位就提供了几十个,带动了近百户家庭脱贫,还是纳税大户;远了讲,这必然会唤醒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汝瓷,进而研究、传播汝瓷。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汝瓷艺术与生活结合,是李廷怀发展汝瓷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认为汝瓷作为传世佳品,还应该成为反映时代、记录时代的载体。比如,创作核心瓶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刚刚提出,他就大胆突破汝瓷全釉的传统,中部不施釉,以朴拙的刀法雕刻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人眼前一亮;为上海世博会特制的和谐瓶,灵感来自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瓶身施以荷花和螃蟹图案,寓意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瓶口则如一朵盛开的白玉兰,以上海市花作为构成元素,和谐瓶的意义特殊又珍贵。

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使其永葆生机和活力,这是一个时代命题。“文化兴亡,匹夫有责”。李廷怀也在不断地琢磨,他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把汝瓷潜在的文化内涵与市场需求、时代精神相融合。

这真是:心向往之,濯磨追之。予汝玉青,为汝白头。

如今,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李廷怀正带领公司员工,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型产业化为依托,以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奋力铸就中国汝瓷的新篇章。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