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国内国际新闻
3上一版
 
达沃斯论坛传递我国经济发展哪些重要信号?
汩汩碧水润鹰城
特朗普政府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解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汩汩碧水润鹰城

局领导班子研究水利工作
重温入党誓词
水法规宣传
志愿者清洁湛河
饮水安全惠及贫困群众
昭平台水库

本组图片均为市水利局提供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我市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上游,豫西山区到黄淮平原和南北气候两个过渡地带,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同时由于我市地势西高东低,从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带很短,一旦遭遇大的降雨,雨水汇集快,洪水宣泄猛,极易造成大的洪涝灾害。汛期过后,降水量又大幅减少,往往易形成旱灾。历史上洪涝旱灾频繁,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危害。

建市60年来以来,全市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和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除水害、兴水利”,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多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水利支撑。

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完备

平顶山市地处淮河流域沙颍河、洪汝河水系源头地段,境内河流众多,其中,沙河、北汝河、澧河、甘江河等4条河道流域面积超1000平方公里,45条河道流域面积在100至1000平方公里。

经过60年发展,全市共建成昭平台、白龟山、孤石滩、石漫滩、燕山等5座大型水库,澎河、田岗等6座中型水库和132座小型水库。建成规模以上水闸114座,规模以下水闸136座。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又先后完成了一批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大型水库——孤石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该工程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加固后总库容1.7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300万立方米。

中型水库——澎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该工程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加固后总库容7015万立方米。

我市还完成9座小(I)型、94座小(II)型水库除险加固和6座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农田灌溉工程初见成效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目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7.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9%。旱涝保收面积17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6.7%。

灌区工程——全市建成50亩以上灌区8959处,其中建成了昭平台水库灌区、白龟山水库灌区和孤石滩水库灌区3个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建成了舞钢田岗,宝丰龙兴寺、河陈、引汝,郏县广阔渠、老虎洞、恒压灌区,鲁山澎河、米湾,叶县白观闸等万亩以上中型灌区10处。建成万亩以下50亩以上小型灌区8966处。

机井工程——全市现有机电井3.115万眼,配套机电井2.7万眼,固定机电灌站117处用于农田灌溉。

节水灌溉工程——全市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积极推广渠道防渗及管道输水等节水技术。截至2014年底累计建设节水灌溉面积97.53万亩,其中建设渠道防渗节水灌溉面积40.245万亩,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0.525万亩,其他26.76万亩。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良好

我市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洪汝河水系的源头地段,山区面积大。全市山区丘陵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4%,其中原有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山区丘陵区面积的84%,是我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山丘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大规模的治山治水热潮,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平均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2010年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被纳入国家重点工程,按照“重点项目依托、政府补助引导、科技园区示范、大户承包推进”的发展思路,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4年底,我市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37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52%。我市初步建立起了水土保持群体防护体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防汛抗旱保民生

水旱无情,未雨绸缪。每年汛期来临前,我市都认真组织开展了拉网式汛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处理。市防指对重大防汛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制度,明确县(市、区)政府一把手为主要责任人,派出督查组现场督查。并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2011年,我市争取上级投资3.06亿元,快速建成了一批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的抗旱应急灌溉工程,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8万亩;争取中央特大抗旱经费2000万元购买了一大批抗旱灌溉机具,大大提升了县级抗旱服务队的装备水平和抗旱应急能力。

——2011年,我市初步建成了市级及7个县(市、区)级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实现了数据、语音、视频等水利信息的同网传输、信息资源的交互和共享;完成了一批国家及省重点水文站改造,增强了水文报送的时效性。7个县(市、区)的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大大提高了市、县两级雨水情监测预警、视频会商决策和指挥调度能力。

水资源管理体系强化

我市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编制完成了全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以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认真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实行计量征收,杜绝了协议收费。

我市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认真落实节水设施建设“三同时”制度,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截至2015年底,全市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35立方米。

(本报记者 王孟鹤)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