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庆祝建市60周年·城市记忆
3上一版
 
教育事业大发展 培育人才铸伟业
鹰城首批合格尼龙66盐水溶液“早产”31天
与现在相反,过去越肥的肉卖得越贵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现在相反,过去越肥的肉卖得越贵

赵忠武 田秀忠 摄
 

□讲述:赵忠武 □整理:本报记者 田秀忠

今年90岁的赵忠武,194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58年转业到平顶山,在市日用工业品经理部任批发部主任,之后任百货大楼主任、市商业局工会副主席等职,于1989年8月离休,在我市商业系统工作了30余年。回忆起建市初期的商业发展,赵忠武感慨万千。

赵忠武转业到我市时,我市建市不足一年,当时的日用工业品经理部由百货批发部、纺织品批发部、文化用品批发部三个批发部合并而成。赵忠武后来调任百货大楼主任,当时的百货大楼位于矿工路与中心路(现中兴路)交叉口西南角。当时,百货大楼是全市最大的商店,相当于市第一百货商店,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到1万元。

与百货大楼相比,市区其他百货商店就小得多了,其中位于繁荣街、平马路、大营的百货商店分别为市第二、三、四百货商店,另外还有西市场百货商店、新新街百货商店、寺沟百货商店等。

赵忠武说,我市最早的百货商店是寺沟百货商店,建于1955年。

随着平顶山矿区的建设开发,商店应运而生。“那时,在商店里能买的东西是日常小百货,针头线脑。”赵忠武告诉记者,商店面积一般都不大,储备货物种类也不多。

“布、毛巾、针线、火柴、茶缸……基本上都是生活必需品。还有一些针织品、牙膏牙刷、大搪瓷缸子等。”赵忠武回忆说,那时,牙膏多是“固齿灵”“白玉”两个牌子,毛巾、盆、搪瓷茶缸大都是上海产的;没有线轱辘,线都是一小团儿一小团儿的,像小麻花一样,摆在盒子里;没有短袜,袜子都是长的,到膝盖以下,用棉线织成。火柴2分钱一盒,线5分钱一团儿……在当时,小百货商店为老百姓提供了很大方便。

1960年,口粮开始缩减。赵忠武每月的粮食定量是27斤,10%是细粮,90%是粗粮。小孩的定量则是6斤左右。家家都有粮本,按家庭人口核定粮食供应量。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到湛河岸边挖野菜、摘榆树叶,煮在米汤里吃。与此同时,布匹、大肉也开始限量供应,布匹不分大人小孩,一个人一年可买10尺布。“有工作的市民一年可买3斤大肉,没工作的一年1.5斤,而且肉分为四级,一级肉8毛钱一斤,二级6毛5分,三级6毛,四级4毛5分,以肥瘦来划分级别,越肥的肉卖得越贵,大家都买肥肉回去炼油炒菜,与现在相反,现在人们注重健康,肥肉吃得少,肥肉便宜……”赵忠武说。

1962年,赵忠武购买缝纫机的经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赵忠武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绥化市,那一年,母亲想回老家一趟,顺便为在老家的小儿媳买一台缝纫机,但身为市商业局工会副主席的赵忠武因没有指标无能为力。后来,在百货公司上班的妻子吴兰秀找到了指标,于是他花150多元钱购买了一台当时最贵的“上海牌”缝纫机。缝纫机通过火车托运,运费高达49元,比一个人的火车票29元还要贵。而当时,赵忠武一个月的工资才82元。

“现在,走进商场、超市,商品琳琅满目,要啥有啥……”赵忠武说,“与过去比,变化实在太大了!”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