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国内国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爱车选号牌 上网任意挑
简明新闻
毕业照 “萌萌哒”
美方悬赏5万美元寻找失踪中国访问学者
强降雨将南北并发
索马里首都发生汽车炸弹袭击
大爱无声暖鹰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6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大爱无声暖鹰城

6月16日,科室医疗专家在查看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6月16日,该科护士对恒温箱中的新生儿进行康复护理
 

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市首家拥有危重新生儿脑功能检测技术;率先开展“鸟巢护理”,护士能熟练地听懂新生儿的“哑语”,并从声调中,知道孩子大概得了什么病……这一系列新奇的亮点吸引了不少人。记者6月16日走进了该院新生儿科,“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分中心”“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市新生儿重症救护质量控制中心”……一块块厚重的牌匾,让人顿生敬意。

“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分中心”“市新生儿重症救护质量控制中心”我市只有一家,“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我市仅有两家,这里是其中之一。2015年该院还成为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的主委单位,被省卫计委授予“中原健康先锋岗”称号。该院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组长张彦伦笑着说:“这是全体同志不断努力的结果。”

推出“鸟巢护理”,让护士听得懂新生儿语言

为了让患儿得到安全、舒适的救治,该科护理团队在护士长丁晓霞的带领下,根据多年护理经验和对新生儿这一特殊护理群体的了解,认真总结、思考,推出一套更为周到、贴心、安全的护理新举措。

婴儿从温暖的羊水、柔软的胎盘中娩出,被安置在恒温箱中,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有些烦躁。护士们集思广益,模仿子宫环境,在患儿周围,用轻柔洁净的布围成了一个圈,制作出温暖、柔软、舒适、安全得像鸟巢一样的“窝”,小不点们躺在里面,伸开小手小腿就碰到了柔软的“窝边”,好像碰到妈妈的子宫壁一样,烦躁不安的小宝宝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就是“鸟巢护理”。

分设质量控制小组组长。该科护士20多人,分成4个控制小组,组长由资质深、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监督本班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如测量体温、血糖,喂奶、换纸尿裤、翻身、扣背、雾化、吸痰、巡视等,保证每一项护理操作都精准到位,为下一步的诊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人人都是责任护士,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患儿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使每位护士真正做到当班当责。

严格管理,精益求精主动服务,使很多护士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技能。不少新生儿因病情严重,一出生就被送进该科。为确保他们的安全,该科采用封闭式无菌病房,实施无陪护管理,医护人员一身兼两职:医疗者和临时妈妈。

由于新生儿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其不适,唯一能表达的方式就是啼哭,一些危重患儿甚至连啼哭的声音都没有。“这就需要我们的护士用妈妈般的情怀去关注、观察患儿。久而久之,我们的护士练就了一身‘特异功能’——能听懂新生儿的语言。当宝宝号啕大哭,嘴巴四处寻找时,她们知道那是宝宝饿了,要吃奶了;当宝宝哇哇大哭,急不可待时,她们知道那是宝宝拉了大小便,要换纸尿裤了;当宝宝哭声又高又尖时,她们知道这是一种病理性的哭声,宝宝大脑在发出病理性的信号,得及时向医生反馈。”张彦伦说。

护士们在方方面面都非常细心。对于可以吃奶的孩子,护士们在给他们配奶时,都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是否适宜。在护理治疗方面,护士们不间断地巡视每个宝宝,实时观察,严密监护,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细微变化,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最忙时,护士一天都喝不上一口水。新生儿病房无菌要求很高,为减少外来感染,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达到控感要求,医护人员每接触一个患儿前后都要用消毒液洗手,一天下来洗手的次数多达上百次。长期接触消毒液,她们的手背有开裂的,有手心、指尖脱皮的……

记者看到,作为我市新生儿救治的桥头堡,该科34名医护人员付出了全部心血。他们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待在封闭的环境中,忙碌地穿梭在病房和办公室之间,没有片刻休息的时间。

正是这种一心为患儿的工作态度,使该科在技术、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救治技术和服务位居省市领先行列。他们以卓越的成绩,为鹰城患儿带来了平安、健康和幸福,以无私的大爱,温暖着、感动着鹰城。

技术与国内领先水平接轨,屡创我市新生儿救治新纪录

“因医疗条件限制,我市有些患儿不得不转院到省级医院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看到这些病例,我们感到很痛心,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提升技术,造福鹰城群众。”张彦伦说。

2001年,原省计生委(现省卫计委)批准把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分中心设在该院后,在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该科配备了全市一流的设备,张彦伦和业务骨干分别赴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家一流医院进修,学习新生儿疾病救治技术。他们经常参加国家级、省级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培训,关注新生儿医学发展新动态,学习新技术。科室也经常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业务学习。

付出就有收获。近年来,该科技术得到快速提升,引进了一批国内先进新技术,不少技术填补了我市空白,使很多患儿受益。

今年4月,该科率先在全市运用危重新生儿脑功能检测技术,可动态监测患儿的脑功能,对脑损伤患儿做初步评估,并根据脑损伤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增加了患儿家长的治疗信心,大大提高了危重脑损伤新生儿的成活率,备受家长好评。

在原来的无创CPAP、有创呼吸机常频通气等技术的基础上,该科室成功实施国内先进的高频通气技术,挽救了以前条件下不能救治的各型呼吸衰竭新生患儿。今年3月,从外院转进该科一名气漏综合征的新生患儿,当时孩子呼吸困难,全身发绀,胸部CT检查显示有大量气胸,经高频通气技术辅助治疗4天后,患儿病情好转。

“这样的危重患儿,一般吸氧是不能缓解的,也是常频器械通气呼吸支持所无能为力的,只能选择高频通气。以前我们没开展这项技术时,患儿只能转到省级医院治疗,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且患儿在转运途中也有很大的危险。现在不用再担心了。”张彦伦说。

INSURE技术利用气管插管,气管内给药,再经CPAP呼吸支持。利用INSURE技术,以往很棘手的病死率较高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今年5月,来自叶县的小宝出生后呼吸困难、窒息,转入该院新生儿科时,患儿全身皮肤发绀,严重呼吸困难,经INSURE技术辅助治疗后,病情逐渐得到缓解。

多年来,该科医护人员紧跟医学新步伐,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消化道出血、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抢救治疗等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不少患儿家长慕名前来求医。据统计,近5年来,该科共成功抢救危重患儿8000余人次,其中市区和各县(区)转诊来的危重患儿1000余人次,突破多项生命禁区,填补了我市多项新生儿急救技术空白。

去年6月,郏县一高龄孕妇怀孕29周时,早产生下体重仅1100克的男婴,婴儿呼吸困难伴有呻吟,器官发育都尚未成熟,面临生命危险。张彦伦带领全科人员立即实施抢救,气管插管、应用PS、上呼吸机、保暖、抗感染、静脉营养等。经精心治疗护理,新生儿顺利渡过了难关,一个多月后,孩子体重长到2500克,康复出院。现在孩子已经一岁,身体状况良好,全家人感激不已。

据了解,近年来,该科成功救治体重在1500克以下的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100余人,胎龄最小的27周,体重最小的750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该科还成功救治了10余例早产低体重三、四胞胎,使多胞胎抢救成为该院品牌,出色完成了作为“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分中心”所承担的全市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工作。

(本报记者 牛瑛瑛 通讯员 王春英 苗四海/文 李英平/图)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