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制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张怡贤:鹰城公安队伍工匠精神的代表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7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注专业、精益求精、创新创造、坚持坚守——
张怡贤:鹰城公安队伍工匠精神的代表

张怡贤在接受医生检查 本报记者 卢拥军 摄
 

本报记者 卢拥军 通讯员 武兴汉 赵彦伟 闫玉良

●新闻背景

5月9日上午8时40分,我市公安机关交通事故处理科技工作带头人——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事故预防和处理大队科技中队中队长张怡贤,在办公室打印验尸报告时,忽然眼前一黑,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们急忙将张怡贤送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抢救,张怡贤突发的心梗得到了控制,但目前还未脱离危险。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侯树岭、政委于峰获悉后,第一时间赶赴医院,嘱咐医生全力救治张怡贤。

5月10日,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邓志辉和市公安局副局长毛卫东,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李胜平,也赶赴医院,亲切看望了张怡贤。

得知张怡贤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各县市区、市直各公安派出所广大民警纷纷前去医院看望慰问……

张怡贤为什么能受到鹰城警界的广泛关注?毛卫东一语道破:他是我市公安交警系统难得的复合型人才,他对待工作专注专业、精益求精、创新创造、坚持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公安交管工作的工匠精神。

张怡贤身兼三职,有三个“专家”头衔:与尸体打交道的法医专家、与交通违法犯罪行为人打交道的检验专家、与交警科技打交道的计算机专家。

5月12日至15日,记者带着崇敬之情,深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采访,了解了这位“警界工匠”的点点滴滴。

工匠精神作为当下社会的一个流行词,是指手工生产者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态度。

纵观各行各业,都少不了工匠精神。面对目前严峻复杂的社会维稳形势和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人民警察更需要倡导和发扬以“专注专业、精益求精、创新创造、坚持坚守”为实质的工匠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将各项公安工作做实、做细、做优、做精。

在鹰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事故预防和处理大队科技中队中队长张怡贤就是工匠精神的代表者。

1.有人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青蒿素的研究,40多年执着的追求,终于提取出了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奖。同样,作为人民警察,也需要像工匠一样专注专业。张怡贤就是这样一个人。

1985年8月,张怡贤从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平顶山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从事法医工作。1997年6月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平顶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从事法医工作,且担任支队事故处理大队事故处理技术中队中队长和平顶山市公安局交通事故鉴定所负责人。

一根毛发就能辨别性别,一根骨头就能推断年龄,一个很小的元素就能判断事故原委……法医工作让人感到神奇。然而,提起法医,人们脑海里还往往跳出这样一些词:血腥、死尸、腐臭,这一行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张怡贤在这“不一般”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法医工作的特点是脏、臭、累、苦,遇到交通事故报案,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事故预防和处理大队教导员王智对记者说,就在张怡贤住院的前几天,他还前去舞钢市,用最专业的技术为死者申冤,协助办案民警侦破一起疑难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王智说,有时候天气炎热,现场臭气熏天,在别人无法呼吸的情况下,作为法医的张怡贤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却,既要仔细辨认腐烂变质气味的异常,又要近距离仔细地检验尸体,与死者“对话”,为侦查破案寻找各种有用线索,还原事实真相。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事故预防和处理大队大队长白青说,由于法医验尸时需穿防护服,密不透气,冬天还好,一到夏天经常是汗流浃背,但两只手因为接触尸体,无法擦汗,只能任汗水在脸上和身上肆意流动,每次验尸下来衣服湿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张怡贤的同事李小兵对记者说,支队法医只有张怡贤一人,工作量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他还告诉记者,交通事故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死者经过严重撞击或者多次碾压,已完全失去了人体的形状,甚至形成一块一块严重破碎的尸块,需要一点一点地将尸块复原,才能获取死者的身高、性别、年龄以及体貌特征等信息,对此,张怡贤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带病坚持工作,日夜奋战在法医第一线上。

一天凌晨2时,张怡贤的手机突然响起,我市许平南高速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他迅速穿上衣服赶往事发现场,见到的场景简直惨不忍睹:一辆大客车侧翻在路旁,车厢内横七竖八躺着四五个伤员,喊声、哭声、呼救声响成一遍,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气味。张怡贤二话不说,马上展开现场抢救和勘查,并与同事一起把伤员和尸体从车上抱下来抬上救护车。等到把所有的伤员转移到医院、所有的尸体检验完毕,已是当天中午了。

有一次,我市叶县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死者被过往的车辆碾轧严重,当时正值酷暑,血腥及腐尸气味熏得让人窒息,但为了找到撞击点,为了安慰死者家属,张怡贤决定将尸体对合复位。烈日下,他不顾来回飞舞的苍蝇,不顾滴落的大滴汗珠,一点点将内脏、四肢对合复位。做完尸检,汗水已湿透了他的衣服。死者家属感动地握着他的手说:“感谢你这样对待我们死去的孩子,啥也不说了,我们一定配合交警部门处理好这起事故。”

“让尸体‘说出’真相。”这是法医界流行的一句至理名言。张怡贤在工作中总是认真寻找蛛丝马迹,利用痕迹鉴定、血液分析等科学手段,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甄别。每年,张怡贤需要检验150多具尸体,还要制作出多份尸体检验报告,每份报告2000字左右,加上照片30余张,一年下来需要30余万字报告和5000余张照片的工作量,并且这些文字是属于司法文书,丝毫不能错误。

记者在张怡贤办公室看到,1997年以来,他平均每年做的验尸报告记录本就达20本,20年来共400多本,有一人多高。

从事法医工作,不仅需要过人的胆识、缜密的思维、精湛的医术,还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此,张怡贤经常抽空钻研医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多年来,他整理出2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撰写了多篇法医学术论文,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对交通事故法医学鉴定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交通事故勘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有人说,瑞士制表匠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雕细琢、专心制造,造就了瑞士手表的世界口碑。同样,作为人民警察,也需要像工匠一样精益求精。张怡贤就是这样一个人。

近年来,随着酒驾的入刑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在交通事故案件的理化检验中,乙醇检验技术成为公安交管部门处理酒驾、醉驾案件的主要刑事技术检验手段。驾驶员血液酒精检测成为办理醉驾刑事案件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0年以前,我市没有进行血液酒精技术检测的专业机构。为此,张怡贤和另外3名同志到省厅参加专门的岗位技术培训,并在我市建立了交通事故鉴定所,由张怡贤负责,专门检测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由于参加培训的另外3位同志都是兼职,酒精检测这项工作以及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几乎全部落在张怡贤肩上。

张怡贤的同事史志红对记者说,张怡贤对此项工作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血液酒精技术检测工作关系到对嫌疑人的处罚力度和量刑标准,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保障数据更加准确,张怡贤坚持每月对设备校对两次,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这两次的设备校对他总是利用双休日加班进行。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依照刑法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醉酒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mg/100ml以上的,从重处罚。由于血液中乙醇检验鉴定结果对当事人的处罚力度和量刑标准有直接的影响,张怡贤对待检验鉴定过程非常慎重和严谨。

省厅要求检验鉴定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为了更加精确,我市检验鉴定中心出具的检验鉴定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有一次,舞钢市交警大队查获一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接案后张怡贤按照国家标准对所送违法嫌疑人的血液进行检验。检出嫌疑人血液中酒精含量为80.06mg/100ml。由于血液中酒精含量是否达到80mg/100ml是嫌疑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张怡贤对血样又做了三次检验,最终测得检验鉴定结果为81.02mg/100ml,该检验结果为嫌疑人涉嫌醉驾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2010年以来,张怡贤共受理检测血液样本近2000份,出具的检测报告从没有出现过差错。

3.有人说,被木匠奉为祖师爷的鲁班,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还造了“云梯”等攻城器械,相传他还发明了曲尺、墨斗等多种工具。同样,作为人民警察,也需要像工匠一样创造创新。张怡贤就是这样一个人。

张怡贤担任支队事故处理大队事故处理技术中队中队长,日常工作除了法医以外,还负责交通事故处理系统计算机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照相、录像的技术指导工作。

刚从事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时,张怡贤发现我市交通事故处理人员现场勘查中的照相及录像水平不高且不规范,一些在现场勘查中必须拍照或者录像的重要物证不能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造成随后的事故责任因证据不足而无法认定。为了提高我市交通事故处理办案质量,张怡贤主动做起教官,向全体民警讲解案件现场勘查照录像的技术方法和要领。在他的帮助下,我市交通事故处理人员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05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张怡贤发现,事故处理部门在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相中开始用数码照相机代替传统的胶卷照相机。但作为证据使用的交通事故照片,需要安全长期保存。为了解决交通事故现场照片无法长期在照相机存储卡中保存这一难题,他购买了相关书籍,边自学边设计开发,对软件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运行和出错处理等进行了概略设计,分析可行后开始软件的详细设计。经过近十个月夜以继日的分析设计、编写代码和测试,张怡贤于2007年初制作出第一个开发版JingLingVer1.0b。

开发版本完成后,事故处理民警进行了实际操作,测试软件的稳定性及未知的bug,经过反复运行测试,修复了发现的bug,各功能模块及接口参数达到设计要求后定型为正式版JingLingVer2.0,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我市交通管理支队事故处理部门使用。后经过不断完善各种功能,于2011年定型为现在正在使用的7.0版。

目前该软件运行稳定,而且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照片安全。每天交班前使用该软件将照相机中的照片全部转移保存到计算机硬盘中,保证所拍照片的安全,同时保证了接班民警的照相机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二是简单易用。不用敲击键盘,向导式操作,每一步均有操作提示,仅点击几下鼠标键即可完成,人人都可以轻松上手。三是保存规范。通过软件将照片按照规范统一保存到预先指定的计算机硬盘中,方便后期调用时快速找到照片。

近年来,支队事故预防与处理大队通过这款实用软件将数以万计的数码照片保存到了计算机硬盘中,使数码照片在保管存档上更加安全、规范、统一,实现了交通事故照片作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证据之一需要安全、长期保存的要求。

2016年该成果在市局组织的首届创意创新奖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由于工作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2007年张怡贤在《中国法医学杂志》发表案例分析1篇;2009年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3届全国公安系统法医学论坛《法医学理论创新与实践》一书中发表论文2篇;2012年还担任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四肢影像学》一书的撰稿人之一。

4.有人说,大画家凡·高一生穷苦潦倒,被世人漠视,但他始终心怀淡泊,不懈追求,终于成为一名举世瞩目的画家。同样,作为人民警察,也需要坚持坚守。张怡贤就是这样一个人。

张怡贤从事的工作人员少、强度大,但他始终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工作第一线。与他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有的离开了一线工作,有的立功受奖,有的还成了领导干部,但张怡贤始终心无旁骛,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上。

张怡贤的同事张国胜告诉记者:虽然工作非常辛苦,强度非常大,但他从不因此而满腹牢骚,心理失衡,始终像一颗螺丝钉,紧紧地铆住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常怀一颗淡泊之心,忍得住清寒、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

2005年张怡贤研究设计交通事故数码照片转存软件时,自费1万多元购买了一台电脑,并购买了相关书籍,每天下班后在家里边自学边设计开发,要知道对他这样一个工薪阶层来说,1万多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妻子刚刚下岗,家里全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但是为了早日解决工作难题,他义无反顾,毫无怨言。

在普通群众看来,张怡贤手里掌握一定的权力,一个报告、一个鉴定结论,不仅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是否追究责任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许多人为了逃避或是减轻责任,千方百计地找到张怡贤,用各种关系、利益求他网开一面。但他始终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依照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客观地出具鉴定结论。

有一次,市区一单位的工作人员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为了避免被追究刑事责任,托张怡贤的亲戚找到张怡贤,想让他在鉴定结论上做些手脚,将血液中酒精检测指标降低一些,还硬要塞给张怡贤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沓现金。对此,张怡贤严词拒绝,他对来说情的亲戚说:血液中酒精检测结果是机器出具的,不能人为变更。况且酒后驾驶是非常严重的交通违法,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果非常严重,对此类违法的放纵就是对他人极度的不负责任,这是一条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听了这话,亲戚满脸羞愧地走了,张怡贤严格按规定出具了鉴定报告,违法者得到了应得的惩处。

多年的劳累,使得张怡贤积劳成疾,多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2009年10月份,在参加完省厅组织的一次业务培训会后,张怡贤突发心脏病被送到医院抢救,住院20多天得以康复,出院后他不顾医生休息调养的嘱咐,又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中。这次是他第四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在医院醒来时,他给在一旁守护的王智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今天上午准备到东工人镇派出所交警大队去上课,给他们讲交通事故快处快赔APP的应用,这下去不成了,你把我分配好的系统权限名单拿去交给他们吧,等我好了再给他们上课。”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张怡贤连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荣获全市公安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市公安系统优秀党员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领导点评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公安机关也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展现新作为,努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这就需要新时期人民警察积极倡导和发扬“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创造创新、坚持坚守”的工匠精神,并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铸造公安队伍脊梁,不断提升公安民警的忠诚意识、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奉献意识,使公安工作更顺民心、更得民意,使党的公安事业能够更加健康蓬勃地发展。

张怡贤就是我市公安队伍工匠精神的代表。他身上具有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不追名逐利,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借一颗诚挚之“匠心”、一颗雕琢之“匠心”、一颗思变之“匠心”、一颗淡泊之“匠心”,在工作中提升自我修为,缔造自己的人生追求。

敬业,就是要求每位民警有一颗诚挚之“匠心”。自从警之日起,就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地绑在一起,为了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公安民警只有具备了敬业意识,才能从内心产生无穷的驱动力,激发出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满怀豪情地开展工作。

精准就是要求每位民警有一颗雕琢之“匠心”。在群众工作中,公安民警要主动地为群众服务,既要能办事、会办事,更要办成事、不出事,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让群众真正满意。为此,公安民警要以严谨的态度,苦练业务本领,遇到矛盾和问题时要能够毫不掩饰地以求实、求是的“显微镜”将之放大,认真思考病因所在,积极探索和寻求解决病症的良方。只有对待群众不忽悠、对待工作不马虎、对待问题不放过,公安工作才能做到精益求精,公安事业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创新就是要求每位民警有一颗思变之“匠心”。面对复杂而繁重的公安工作,要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既要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善谋思变,不断发掘新思路、新谋略,不断变革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打造新路子、新天地,把公安工作做深、做透、做新、做强,绝不能因循守旧、安于现状,陶醉于以往的成绩和荣誉。

坚守就是要求每位民警有一颗淡泊之“匠心”。公安民警不仅要像一颗螺丝钉那样紧紧地铆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更要像一面“防火墙”,抵御各种不良行为的侵蚀,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绝不能因为从业风险高、工作强度大而满腹牢骚,心理失衡,从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危害公安工作和党的事业。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邓志辉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