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路的终点是大海
祝福鹰城
邂逅苏州大学
回忆李讷同志访鹰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忆李讷同志访鹰城

 

◎高德领

(一)

1996年4月29日,我接到时任平顶山市长田承忠同志的电话,让我到漯河市临颍县去接一批来平顶山考察访问的客人。接到通知后我立即对接待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午饭后带上市接待办的中巴车赶赴临颍县。

下午三点左右到了临颍县南街村宾馆,先见到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同志,他把我领到会客室见到了从北京来的客人。其中一位中年妇女穿着十分朴素,上身穿着一件浅灰色上衣,下身穿蓝士林布裤子,平底大口布鞋,戴着眼镜。王宏斌书记介绍说:“这是李讷同志,毛主席的女儿!”我是从小唱着《东方红》长大的,对毛主席充满了崇敬之情,第一次见到他老人家的后人,自然十分激动,握着李讷同志伸过来的手,自我介绍说:“我是平顶山市委常委、秘书长高德领,受市委市政府领导委托,迎接您到我市考察。”寒暄之后,李讷同志介绍了随行的客人:她的丈夫王景清同志,毛主席生前机要秘书张玉凤同志和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工作人员。张玉凤同志的爱人刘爱民同志已先期到达平顶山轨枕厂,随后将与他们会合。

李讷同志说,他们此行是为寻觅毛主席的足迹,凡是主席生前去过的、批示过的地方,都想去看一看,重走主席走过的路,以此作为对老人家的怀念。

随后,我们一起乘车赶往襄城县(当时襄城县归平顶山市管辖)。1958年8月7日,在中央召开郑州会议的前夕,毛主席冒着酷暑亲临襄城县双庙乡郝庄、三里庙乡后梁庄和十里铺乡小张庄视察,当他看到大片长势茂盛的烟田时,称赞道:“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在郝庄村,毛主席站在丰收的谷地里驻足远眺,那张他头戴草帽的照片上了报纸杂志的封面,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下午五时许,李讷一行来到襄城县参观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受到闻讯赶来的数百名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李讷、张玉凤和在此迎候的县里领导一一握手问好,微笑着向两旁的群众挥手致意。看到老百姓如此热情,李讷也很激动,眼含泪光说:“我们仅仅是主席的后人,人民群众是把对老人家的崇敬和热爱寄托到了我们身上啊!”

瞻仰毛主席塑像后,走进纪念馆,讲解员从当年毛主席莅临襄城视察的首幅照片开始,依次讲解当时的情景。李讷、张玉凤等随着讲解员的解说、指引,认真地听讲,仔细地观看,面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当看到毛主席站在烟田边的照片时,李讷高兴地说:“那时烟长得真高啊!”当毛主席接见一位小朋友的照片映入李讷眼帘时,她立即询问:“这位小朋友现在在哪里?”时任王洛镇党委副书记的李八七迅速走上前去,紧紧握住李讷的双手,说:“我就是!我原名叫李深义,毛主席1958年8月7日接见后改名李八七,作为纪念!”之后两人合影留念。李讷、张玉凤观看每幅照片都十分激动,充满深切的思念之情。在纪念馆他们还观看了李先念、胡耀邦、胡乔木、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到襄城县视察的照片,以及襄城县烟草生产发展情况的图片和有关书刊。

接着李讷、张玉凤等人又到纪念馆后边,参观了毛主席当年视察过的水井和水车,随后到南屋休息座谈。1958年任襄城县长的张庆雯介绍了毛主席接见他时的情景,当讲到他因为太激动握住主席的手两三分钟才松开时,李讷欢喜的脸上留下了晶莹的泪珠。室外的群众怀着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都想一瞻其女儿的风采,把屋门、窗前围得密不透风,不时还有人在议论李讷长得像父亲或是母亲,更多的人说她宽额方脸,真像主席。见大家兴致一直很高,随行的中央办公厅保卫局的同志不得已提醒:“老李,时间不早了,咱们还要到市里去,座谈到此结束吧!”

当晚到达平顶山市区,下榻平顶山宾馆南楼,李讷一行受到等候在此的市领导的热烈欢迎。当时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结束不久,南楼刚刚装修一新,李讷见状一再说,我们只是普通客人,接待方面一定不要搞什么特殊,一切从简。

(二)

1996年4月30日上午,我陪同李讷一行到郏县广阔天地乡参观考察。因为我在郏县做过县委书记,对有关情况还算熟悉,路上就主动当起了讲解员。

1955年7月,正在运筹中国农业全面合作化的毛主席,在案头看到了一本《互助合作》的小册子,这是由当时许昌地委上报给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经验报告,其中有一篇《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报告》,报告中提到郏县大李庄乡有7个没升学的中学生和25个高小毕业生,在办社过程中把两个中学生分到老社,其余的分配到7个“架子社”(正在筹建中的合作社),以便解决会计和记工员不够的困难。毛主席对此产生了兴趣,展手挥笔草体竖行写下了影响深远的一段话——“本书编者按: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十多年后毛主席这一批示成了知识青年政策性经典语录。1968年7月15日,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成立,成为全国名字最长的人民公社。特殊的地位、特殊的名字使其名气一度盖过郏县,当时外面很多人即使不知道郏县也熟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

1968年8月24日,首批71名郑州知识青年到此下乡插队,锻炼成长,随后又有许昌、北京等地的800多名城市知青陆续来到这里,其中仅郑州第二砂轮厂就有230多名子弟来这里插队落户。还有4名女知青和当地农民结了婚,把家安在了广阔天地。直到1980年最后一批知识青年离开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又改回原来的大李庄乡。我到郏县工作后,考虑到广阔天地已经成为郏县响亮的名片和一种宝贵资产,就提议并主持会议,研究后报上级民政部门批准,更名为现在的“广阔天地乡”……

就这样,我一边介绍他们一边询问,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上午十时许,李讷一行来到广阔天地乡机关大院,早已等候在此的县乡领导和当年的回乡、下乡知青代表,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激动、兴奋。先到机关大门口毛主席批示手迹牌前驻足观看,李讷说:“这是父亲的字!”当时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卢忠阳拿出毛泽东手迹复印件让李讷观看时,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眼中噙满泪水,肯定地说:“是用钢笔书写的。”

随后到乡政府二楼会议室与大家座谈。卢忠阳汇报了当年回乡创办农业合作社材料上报的过程。乡领导请求题字,李讷、张玉凤欣然应允。李讷深思片刻说,我提个乡名吧,挥毫写下了“广阔天地乡”竖排五个大字,张玉凤写下竖排“神州”二字,还应邀为乡领导和知识青年代表在笔记本上签了名。离开会议室时,李讷拉住卢忠阳和同当地农民结婚的一名女知青的手,深情地说:“我也插过队下过乡,咱们有共同的经历和感受,很不容易,但青春无悔!”李讷和在场的知青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大家又下楼到毛主席批示手迹牌前合影留念,除了与县乡领导合影外,李讷一行还专门与知识青年代表合了影,然后驱车到郏县三苏坟参观。

李讷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对名胜古迹很感兴趣,对三苏父子非常崇敬,对他们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了如指掌。郏县三苏坟是三苏父子的长眠之地,在三苏坟前,李讷与陪同人员饶有兴趣地讨论了三苏葬郏的原因,然后像普通游客一样,在摸福石前闭着双眼一步一步走向苏洵墓前的石香炉,并且一下子就摸着了,大家笑着说她是大富大贵之人。离开之前,李讷应邀提起毛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上“先贤”两个大字,落款时说:“把我们家老王也写上吧!”说着写下了丈夫王景清的名字。

在郏县有一位与毛泽东有过交往的人,叫曹铁。1949年,曹铁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会议期间曾和毛主席同桌吃饭。当毛主席问他需要什么时,曹铁说自己是民兵营长,家乡正在搞剿匪反霸,希望能得到50发子弹,后来毛主席派人给他送了600发子弹。在郏县宾馆,我们特意安排曹铁与李讷见面,曹铁将珍藏的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影集拿给李讷等人观看,并倾吐了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之情。

当天下午,李讷一行回到平顶山市区,又游览了白龟山水库、市体育村,参观了神马帘子布厂。

1996年4月30日晚上,我市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暨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交警颁奖晚会,李讷一行应邀出席,和市领导一起向双十杰青年颁奖,并同大家一起联欢。当李讷得知老红军伍学生也在颁奖现场时,特意拉他坐在自己身旁,伍学生激动地上台演唱了歌曲《打靶归来》。

通过两天的接触,我和李讷、张玉凤已成了熟人,时不时也拉起了家常。李讷告诉我,她在中办秘书局做资料工作,这些年身体不太好,多数时间在家休息。丈夫王景清也是个老革命,延安时期就在中央警卫团工作,还护卫过少年时的她,后来调到云南省军区怒江军分区任参谋长,现在是北京第二干休所离休干部。李讷说,老王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买菜、做饭样样都干,他们一起过着拉板车买白菜、运煤块的普通百姓生活。

我想起,每当有人请李讷题词,她都欣然应允,这时厚道的老王在旁边就会说:“别太累了,休息会儿再写吧!”而李讷在落款时总会说:“把我们家老王也写上。”看得出他们非常恩爱。李讷说,她有个儿子叫王效芝,现在北京一家饭店做管理工作,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要让儿子效法、仿效外公毛润芝。

当问及兄姐毛岸青和李敏时,李讷说,每逢父亲生日和忌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有时生病,两个嫂子(指刘松林和邵华)一起登门看望,姑嫂相见嘘寒问暖,非常亲热,使她得到很大的宽慰。言谈中李讷对姐姐李敏不住地夸奖,说姐姐有本事、有耐心,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培养得很有出息,只是近来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她和丈夫有时打电话问候,有时也登门看望。张玉凤则告诉我,她和爱人刘爱民都在铁道部政治部工作,这次刘爱民就是到铁道部下属的平顶山轨枕厂检查工作的。

1996年5月1日上午11时许,我把李讷一行送到叶县南和方城交界处,南阳市的领导早已在那里等候,他们开始了南阳之行。

事情尽管已过去了20多年,但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也会镌刻在我一生的记忆中。而平顶山之行也使李讷一行对鹰城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同时毛主席走过的足迹和做过的批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鹰城人。

谨以此文献给平顶山建市60周年!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