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盛世华章——庆祝平顶山建市60周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医疗社保:铺就百姓幸福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7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疗社保:铺就百姓幸福路

注射甲流疫苗 本报记者 李志勇 摄
五保老人住进敬老院 本报记者 李志勇 摄
廉租房钥匙拿到手中
本报记者 李志勇 摄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
本报记者 李志勇 摄
舞钢真源制衣让10000名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业 本报记者 牛智广 摄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德馨苑公租房项目竣工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2016年,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亿元,扶持5126人成功创业;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万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40元提高至45元;参合人数达303.1万人,参合率为99.93%,共补偿745.88万人次,补偿资金113704.94万元。

……

大手笔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连着千家万户,一串串数字描绘着生动的民生图景。建市以来,我市紧贴群众需求,加大民生投入,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展,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建市前,平顶山一带只有姚孟、西高皇、井营、东高皇、李乡宦、大营几个乡村诊所。76岁老人赵书山说:“那时候医院少,医疗条件差,老百姓都是小病拖、大病扛、重病才往医院送。”

建市后,随着煤田的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到1957年底,我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4个,卫生技术人员210人,床位数125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0.6张。

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于1956年11月13日,其前身是平顶山矿区大营卫生所。建院初期,全院仅有床位50张,10床被子,没有一床褥子;医疗设备只有一个产科用的旧手术包、一张产床、一台手提式高压消毒锅、一台显微镜和两个听诊器;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夜间查房和手术用的是手电筒,医疗和生活用水全靠一口井。如今,该院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而且总投资概算12亿元的新院区(含市儿童医院)已经开工。

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历程只是我市医疗机构蓬勃发展的缩影。经过60年的发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硬件水平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截至2016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909所;床位数26899张,平均每千人口5.37张;卫生技术人员共27587人,平均每千人口5.51人。“十二五”末,全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7岁,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左右相比大幅提升。

此外,60年来我市卫生事业持续繁荣发展,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一个覆盖全市的卫生治疗、疾病预防控制和紧急救援指挥的体系已经形成。

——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市医疗卫生计生经费财政投入为33.2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2.82%,比2010年提高了2.72个百分点,人均卫生计生事业费762.38元,比2010年提高了464.13元。

——疾病预防控制与救治能力持续提升。投入资金3318万元建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楼,建成标准化预防接种门诊132个。国家免疫规划“九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脊髓灰质炎连续21年无病例报告,流脑、乙脑等发病率已降至最低水平。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涂阳患者治愈率达到90.2%。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2016年参合人数达303.1万人,参合率为99.93%,共补偿745.88万人次,补偿资金113704.94万元。

——深化医改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率先在全省实现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新的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管理体制基本健全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回款、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配送到位率、基本药物药款及时支付率均达到90%以上。

——健康生活日益普及和健康保障逐步完善。加强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的宣传教育,开展了健步走活动和“一二一”健康行动,举办了健康鹰城报告会和健康讲座,加大了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成4个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和两个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人均45元,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12类45项。健康教育深入开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不断强化。

社会保障机制全覆盖

持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我市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986年,我市开始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将原来依托企业的社会保险职能分离出来,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等5项社会保险制,缓解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在继续做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同时,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基金调剂范围不断扩大,调剂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7月底为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发放基本养老金,标志着我市养老达到全覆盖,实现了由“居家养老”向“社会养老”的历史跨越。

2015年,我市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把未参保倒闭的国有、集体企业人员以及“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全市11.8万余名财政全供单位人员由财政养老变为社会养老;把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及非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同时,认真解决老工伤问题,把6000余名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统筹管理,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截至2015年底,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6万人、114.97万人、42.45万人、34.11万人、30.49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建市以来,我市始终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连续出台覆盖范围更广的促进就业再就业规定,鼓励、引导全民创业。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我市下岗职工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开始突显。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我市于2003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再就业补贴政策、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等措施,为下岗失业人员搭建更多的再就业平台。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就业累计50.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118.5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就业累计6.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29.5万人,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此外,我市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从2011年到2015年,我市连续5年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截至“十二五”末,人均月养老金达2121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原来的每人60元/月调整为80元/月,提高后的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含大病救助保险)达到了每人每年30万元,诊疗目录范围内报销比例平均85%左右,重症慢性病病种由11种扩大到21种;城镇居民医保(含补充医疗保险)达到了每人每年15万元,诊疗目录范围内报销比例平均65%左右;重症慢性病由尿毒症透析等4种扩大到艾滋病等16种。

自2015年1月起,我市又建立了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起付线为1.8万元,二次报销比例平均60%左右,每年最高支付限额30万元,并实现了与省人民医院等17家市外医院转诊即时结算。

我市持续推进公租房分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把中低收入家庭、进城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困难群体等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西苑小区是我市第一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也是我市第一个保障性安居工程,为2315户6250人解决了住房问题。后来,第一个廉租房项目——东方明珠小区建成,为216户583名贫困群众安了居;第一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新城区德馨苑小区已经竣工,保障规模4012户10832人。

自西苑小区建成投用近20年来,全市共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254个,保障规模达到143414套38.7万人。

回望60年奋进历程,最是春风暖民心;新起点展望前程,乘风破浪续华章。我市正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建立更完善的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本报记者 孙聪利 王民峰)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