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生命相托 永不放弃
远程会诊造福一方百姓
新华区开展联合打击非法行医行动
平顶山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举办大型义诊活动
市二院青年志愿者情暖市福利院
我市举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湛河区卫计委多举措促进全面二孩政策落实
舞钢市开展沐浴场所专项执法检查
市卫生监督局开展志愿者宣传服务活动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1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相托 永不放弃
——记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急诊科
 

多年来,在医院领导班子的部署和大力支持下,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急诊科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科室成立E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形成了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输液室、留观室、急诊综合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六部分组成的、体系完备、网络健全的急救中心,担负起鹰城以及周边县市区的急救、教学、医疗保障、科研工作。现如今,科室已成为国家级矿山救护分中心、河南省医疗应急救援分中心。

科室配有高级生命救护功能型救护车、进口呼吸机、进口多功能监护仪、心肺复苏机、自动洗胃机、除颤仪等先进的抢救设备,在院前急救领域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曾多次成功抢救严重多发复合伤患者,创造了无数的生命奇迹。

为了患者 百次讨论

今年10月30日下午2时,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的120救护车呼啸着驶入医院急诊科,79岁的王老先生因意识不清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被紧急抢救。病情来势汹汹,患者年事已高,加上肺癌术后2年、肺炎等病史,患者病情进展迅猛。

急诊室内,医院神经内科、CT室等相关科室紧张投入抢救。头颅CT报告显示,患者左侧大面积脑梗死并呼吸衰竭——病情的“元凶”找到了。上了呼吸机的老人正在生死线上挣扎,但是下一步的治疗却十分棘手: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肺部感染逐渐加重,CT复查显示混合性出血。显然,常规的溶栓和抗凝药物都无法应用。

“时间就是生命!”紧急会诊后,急诊科E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刘大东、主治医生王建文和抢救医生决定给予老人脑保护治疗,通过脱水降颅压、防止脑水肿、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方法配合抗感染、防止并发症等治疗,全力挽救老人的生命。

经过10余天不分昼夜的守护与努力,王老先生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近日,患者转入普通呼吸科病房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治疗。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老先生身体情况恢复很好,家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提及半个多月来的辛苦以及不下百次的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刘大东带领的医护团队却很低调:“都是分内的工作,身为医生,有责任维护患者的生命!”

细节折射情怀。事实上,在总医院急诊科,这样的急诊抢救只是其不断优化急诊抢救服务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总医院一直在用实际行动锻造着“和谐鹰城”的医疗品牌新境界。

绿色通道 方便之门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窗口,急诊科工作最能体现医院综合实力。作为我市最早开设“急救绿色通道”的医院之一,总医院率先实施先抢救后交费的操作制度,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时间,为抢救工作开启了方便之门。仅2016年,医院120急救车救护4800多人次,进入绿色通道患者819人次。

急诊中,每时每分都是生与死的瞬间,随时会考验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因此,急诊医护人员的业务知识、操练技术和抢救技能是最为娴熟和规范的。多年来,在主任张志强的带领下,急诊科医护人员凭借合理的组织、精心的安排、娴熟的操作无数次地将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情况紧急 永不放弃

今年4月6日下午5点45分,3名因车祸致伤的患者被一起送进了抢救室,本已繁忙的抢救室又立即开辟了抢救伤员的新“战场”。由于事发突然,患者均没有家属陪护,夜班组长立即上报总值班和保卫科,开通了伤员救治绿色通道。前来会诊的骨科、胸外医师密切配合,给予止血、包扎与固定,建立静脉通道,以及检验影像检查等。1小时左右,所有伤员均得到妥善处理。

4月8日23点,急救铃声骤响,急诊救护车赶往急救现场。老旧的小区,没有路灯,有的只是坑坑洼洼的路面,出诊人员深一脚浅一脚摸索前进,找到了呼救的家属,在家属的带领下出诊人员直奔四楼,老人呕吐不止,头晕目眩,无法配合急救。紧急情况之下,出诊医护人员依然思路明晰:先给予药物舌下含化,并循序渐进地指导合作。一番努力后,医师护士、担架工及家属一起将180斤重的老人调整位置并抬起,在狭窄的楼道里稳稳地将老人抬至救护车上。入院后,医护人员直接陪同老人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小脑出血,经建立静脉通路,应用急救药物,紧急联系相关科室进行会诊住院治疗后,患者转危为安。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无限生机,永不放弃。这就是急诊医护人员的信条,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没有悲壮豪迈的言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真情和爱心。“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急诊人为争分夺秒抢救病人而肩负重担,为护航市民而砥砺前行。(本报记者 牛瑛瑛)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