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记者节 行走在脱贫攻坚路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只要俺能干,你们都能干”
大年沟的血桃越种越甜了
“王书记的到来是俺村的福气”
从精准做起 向成效看齐
小香菇托起小山村脱贫致富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6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香菇托起小山村脱贫致富梦
——土门办事处庙庄村脱贫攻坚见闻
记者王民峰在采访庙庄村村民张新太。 乔建军 摄
 

“郭书记,快来瞅瞅俺种的香菇,菇大肉厚,色泽好,香味浓,你都不知道长得有多美!”远远看见鲁山县土门办事处庙庄村党支部书记郭冠走来,村民张新太满脸笑容地迎上来,拉着郭冠来到香菇大棚里。

11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庙庄村,一排排香菇大棚跃入眼帘。在张新太家的大棚里,香菇长势喜人,菇香四溢,左邻右舍正帮着采摘今年的头茬香菇。

说起种植香菇的事情,张新太乐开了花。“我是在村‘两委会’的带领下种香菇的,种了4个大棚9000多袋,今年大丰收,行情又好,预计年收入能有六七万元。”张新太说,他从2013年开始种植香菇,在村“两委会”和聘请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当年种植香菇5000多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年就脱贫了。

通过种植香菇,张新太不但摘了“贫困帽”,而且走上了致富路,家里建起了新房,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张新太高兴地说:“这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不然我现在还是贫困户呢!”

早些年,庙庄村也有种植袋料香菇的基础,当时采用的是“泌阳模式”的秋栽香菇,冬季收获,由于产量低、效益低,种植户逐年锐减,最后造成无人种植。2013年,在郭冠的带领下,经过深入研讨和实地考察,村里决定发展“浙江庆元模式”的春栽香菇,这种模式产量高、效益高,易于大规模种植。

方案一出,乡亲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以前都失败了,现在还种?也有人说:地是一样的地,人是一样的人,以前种赔钱,现在种就不赔钱了?甚至有人说:要是赔钱了,谁管?

面对乡亲们的质疑,郭冠理解他们:“一是穷怕了,怕赔掉老本;二是怕技术不到户;三是怕没有销路,抵御不了市场风险。”经过多方面做思想工作和多方实地考察,最终,郭冠动员6名党员和15名致富能手参与,带领部分村民开始了第一年的香菇种植。

为了更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郭冠带领村民成立了鲁山县惠盈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香菇种植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十几户贫困户凑不齐启动资金,郭冠借来8万元给他们使用。

丰收后的庙庄村一下子充满了创业激情。良好的发展机制和平台,让村民脱贫更有底气,致富更有志气,发展更有心气。更多的贫困户陆续加入种植香菇行列。

“像张新太一样种植香菇的村民已有80多户,种植数量60多万袋,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每年人均纯收入净增3000多元。”郭冠说,该村共有310户1136人,耕地面积264亩,人多可耕地少,收入菲薄,属边远深山贫困村。通过香菇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扶贫产业带动,该村贫困户从2013年的186户580人降低至现在的69户189人。

提起郭冠,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郭书记是俺村里的顶梁柱,带领大家脱贫又致富,你说俺们该不该夸一夸?!”

说到村子的未来发展,郭冠信心满满。“由于湿香菇不易保存,村里的香菇都是烘干后销售。为了扩大销售渠道,我们计划建个冷库,方案已经递交县扶贫办。”郭冠说,“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再用一年的时间,让庙庄村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本报记者 王民峰)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