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制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个以理性务实为导向的反贪样本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6年9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以来,卫东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找准检察工作和服务发展的结合点,创新推行“五化”机制,依法履行打击贪污贿赂犯罪职能,同时为辖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一个以理性务实为导向的反贪样本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李伟(右二)、副局长赵东(右一)、副局长王强(左一)一起研究案情。 本报记者 卢拥军 摄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干警在研究案情。本报记者 卢拥军 摄

如何在新常态下精准定位,以科学的方法做好反贪工作,提高侦查水平,是当前检察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卫东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科学创新,勇于实践,用“五化”机制打造出了新时期反贪工作样本,为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净化,交出了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近日,记者来到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了解他们的做法与经验。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信息指挥中心,反贪干警们坐在电脑前,查看通过登录大数据信息系统调取的犯罪嫌疑人的房产信息、手机信息、身份信息等个人相关信息资料;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会议室,反贪干警在对某一案件的初查方案进行评估,分析研究所调取的各种书证、物证,完善初查方案;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讯问室,两名身着检察制服的反贪干警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同步录音录像;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办公室,两名反贪干警坐在电脑前,登录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按照法律规定制作规范的法律文书;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办案基地,该院反贪局局长李伟正在部署对某犯罪嫌疑人进行跟踪和抓捕的工作方案;

…… ……

这一幅幅画面是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实施信息化依托、精细化初查、专业化讯问、规范化取证、集约化办案,即“五化”机制,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缩影。

众所周知,卫东区工矿企业较多,如何在这个经济多元的区域内依法履行打击贪污贿赂犯罪职能,同时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困难的形势下,如何发挥职能优势,找到检察工作和服务发展的结合点,这些都成为以卫东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国兴所带领的新一届班子成员深思的问题。他们研究认为,当前反贪工作一定要坚持以理性务实为导向,把“遵循规律、理性司法、务实发展”贯穿于检察工作始终,务必在信息化依托、精细化初查、专业化讯问、规范化取证、集约化办案上下功夫,努力构筑反贪工作新格局。

经该院党组同意,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办案“五化”新机制于今年6月正式开始实施。

据卫东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宋红伟介绍,该院“五化”新机制坚持以理性务实为导向。所谓理性,就是司法的内在品格,本质就是重视并遵循规律。务实,就是司法者的应有操守,基本内涵是不空谈、不浮夸,依照法治思维,履行法定职责,扎扎实实干事创业。

李伟说,“五化”机制之间相辅相成,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信息化依托是提升侦查效率的关键,精细化初查是提升成案的有力保障,专业化讯问是提升办案水平的有力支撑,规范化取证是提升案件质量的基础,集约化办案是提升侦查资源管理的有力举措。

信息化依托——提升侦查效率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各行各业都与互联网有着紧密的融合。随着手机银行的运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方式的普及,使得贪污贿赂犯罪手段更加隐蔽。

科技强检,智慧反贪,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为了使反贪工作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同步,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随着该院“智慧卫检”的正式上线,建立了高度信息化的侦查指挥平台。

该平台以查办贪污贿赂案件为核心,以信息大数据为依托,全面提升侦查效率。

侦查信息指挥平台主要有查询系统、数字发言系统、数据转换系统、显示接收系统、信号切换处理系统、摄像跟踪功能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七大系统组成。在日常工作中,系统通过查询主机,配合使用大屏幕,完成图形输入、传输和指挥,发挥整体管理、案件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该平台还有控制扩展接口,可以与GPS警备车、移动手机定位、侦查指挥车前段证据采集和移动图像实时传输、社会信息资源数据库查询、会议电视案件讨论及远程教育培训等现代化设备联动使用。

另外,在信息化依托上,该平台通过收集并建立调查对象信息数据库,将涉案职能部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人员的家庭、财产、社会关系网等信息涵盖在数据库内,以便分析排查,并实现了三级网络的数据传送。

为了丰富侦查信息指挥平台的数据,提高查案信息化水平,该平台还先后完成了与卫东区人大、政协、医保、社保、民政、计生、农林水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专线接入等工作。这些信息的搜集和录入,既是庞大的反贪信息储备库,也是科技强检、信息导侦,有效开展反贪工作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侦查信息指挥平台的数据内容随着社会信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现在,卫东区检察院每一位反贪干警都能熟练地运用信息化大数据进行相关查询。比如,该局在查办犯罪嫌疑人王某挪用公款一案中,反贪干警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数据的比对,发现王某单位部分公款归其掌管和支配,王某存在挪用公款进行理财的犯罪行为。据此,反贪干警通过信息化大数据资料中的银行交易明细等书证为依托,对王某的相关信息进行快速查证比对,然后传讯王某到案进行讯问,在铁的证据面前,王某不得不承认自己挪用公款的犯罪事实。

以信息化为依托侦办贪污贿赂案件,每一名反贪干警的侦查思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以信息化的思维方式侦办贪污贿赂案件,也正成为卫东反贪侦办案件的新常态。

精细化初查——提升侦查质量

初查是《反贪污贿赂工作办案流程》规定的必经程序。“万丈高楼平地起”,初查是侦查的前提,是侦查的基础,更是一个案件能否成功的保证。初查的关键在于保密、精细、快速。

如今,案件线索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办案的瓶颈。能初查好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案件线索,也成为检验反贪侦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每一个案件线索进入初查程序后,精细化初查就成了初查的重中之重。

卫东检察院反贪局为了全面做到精细化初查,在三个方面下足了功夫:

——保密是成案的基础。在保密方面,该局要求办案人员严守办案纪律,不准彼此打听各办案组初查的情况,线索的初查只限领导和案件承办人知悉。在查询的时候,办案人员会制定详细的初查方案。同时为了保密,对于敏感涉案数据信息的查询更是慎之又慎,有些数据和信息要到辖区外查询,以防在查询的过程中泄露案件信息。

——精细是成案的保障。在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前提下,一是通过信息化查询与比对,最大限度地获取涉案人员的各种有关信息、数据;二是认真梳理,反复甄别与案件有关的信息数据,在庞杂的信息和数据中进行比对,找出涉嫌犯罪的各种证据,为案件找好突破口。

——快速是成案的关键。兵贵神速,一个案件在经过精细化的初查后,应将获取的与犯罪嫌疑人相关的证据和材料进行互相印证,及时调整方案,一旦具备立案条件,立即反馈,快速传讯,专业讯问,有效突破,提高办案效率。

该局在办理刘某涉嫌受贿犯罪一案时,在初查期间,办案人员严格制定保密措施,在获取银行交易明细业务往来信息、房产信息、活动轨迹等情况下,办案人员前往北京、上海等地秘密取证,先后获取了刘某的银行信息、房产信息、业务往来信息、对外交往信息和受贿可能的流程信息,随后及时将刘某传讯到案,在大量翔实的证据和数据面前,刘某无法自圆其说,最终交代了涉嫌受贿8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专业化讯问——提升侦查水平

讯问,是侦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讯问可以进一步了解案情,掌握线索,收集更充分可靠的证据,为完成侦查工作任务打下基础。讯问成功与否,与发问用语、发问方式、讯问时机有着必然联系。

在侦查取证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之一,它对于及时侦破案件、准确起诉、指控和定罪量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贪干警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讯问成功,得到其真实和全面的供述,在贪污贿赂案件中显得尤为重要。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非常重视反贪干警讯问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专业化培训、模拟讯问演练、实战三步走方案,培养出了反贪讯问能手。

据了解,该局反贪干警能熟练运用讯问技巧,结合相关信息,综合分析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供述和非语言行为,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反贪干警根据讯问进程,及时调整讯问思路,采取相应的讯问技巧,取得真实全面的供述,达到讯问目的,提高办案水平。

该局在办理辖区某企业高管马某涉嫌受贿一案时,马某文化教育程度比较高、专业能力强,同时在企业任职高管多年,性格多疑,反侦察能力较强,还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因此在讯问过程中,马某不断对其受贿事实进行狡辩。讯问人员沉着应对,紧扣犯罪构成的要件,一方面充分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同马某斗智斗法,另一方面运用政策规定教育马某。面对讯问人员有理有节、环环相扣的专业讯问,最终马某对自己受贿7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规范化取证——提升侦查能力

规范化取证是指证据的取得要从形式上和实质上符合法律的规定。合法的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的基础,对指控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关键在于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这就要求反贪侦查干警们收集、获取、固定证据必须合法规范,规范化取证不仅是反贪侦查的立足点,更是侦查工作的灵魂。

为确保规范化取证,宋红伟要求每一名反贪干警在取证思路上,都严格依照犯罪构成要件的要求,依照法律的规定从形式上和实质上依法取证。在规范化取证的形式上,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由两名以上反贪干警持法律文书,对相关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据进行调取。在规范化取证的实质上,严格依照犯罪构成的要件,从主观、客观方面调取犯罪构成所需要的证据。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意识到传统的规范化取证已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电脑、移动存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科技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重要的案件线索、证据出现在电子产品中,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明文规定“电子证据”是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如何做好电子证据的搜集,记录犯罪过程、揭露犯罪事实,对于提高案件的侦查效率,保障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该局转变传统的办案思维,先后添置了电脑硬盘数据、手机数据恢复设备和电脑取证一体机等电子取证设备,并选派技术及侦查干警参加电子取证培训,熟练掌握和应用电子取证系统,同时对电子数据取证的业务流程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为合法化、规范化取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电子证据取证包括证据获取、证据分析和证据报告三个过程。在进行电子证据取证前,制定提取某一电子证据的计划、步骤以及相应的要领。在提取证据时,提取文件和软件。在勘查时,获取目标系统中的所有文件。该局运用电脑软件和相关硬件设备,对获取的电子证据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对比,将电子证据制作成证据报告,具体运用到案件中。

在办理王某涉嫌挪用公款犯罪案件中,反贪干警在收集王某银行明细时,为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与关联性,对王某在计算机互联网等电子数据内容进行规范化取证,及时固定了王某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犯罪的重要数据,并进行电子取证,掌握犯罪嫌疑人王某挪用公款的证据,最终使王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集约化办案—— 提升侦查管理

集约化办案就是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能力,使资源在办案中实现最大限度的有效配置,这是基层反贪侦查的必经之路。

组织的效率依赖于组织成员的整体配合程度,而合理的分工和配合则是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只有10名干警,如何发挥每一个人的所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何统筹侦办案件,形成整体合力?如何提升侦查水平与侦查艺术?如何有效地与外部资源衔接?这些都是该局一直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今年,该局对全局的侦查力量和资源实行集约化管理,较好地破解了反贪工作中检力不足和审讯突破难两大难题。

整合侦查力量,破解检力不足难题。该局以反贪干警为主体,根据干警的履职经历、擅长领域、个性特征等条件,对自侦人才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甄别,组建各个办案小组,实行小初查、大侦查的办案模式,对办案小组进行集约化统筹管理。这样一来,既能充分发挥侦查职能部门的优势,也能根据案件需要科学分配参与办案人员。

整合办案优势,解决审讯突破难题。审讯是一个全面的工作,需要各个组相互密切配合,各办案小组各守其位,各尽其责,才能形成有分有合、协调作战、共谋破案的强大合力。

该局经过长期的磨合,根据每一名反贪干警的特长、性格特征,在培养复合型侦讯人才的同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侦查小组:查询组专门负责集中收集与查询信息;查账组专门负责相关案件的账目查证;外调组专门负责调查取证;审讯组专门负责疑难案件的突破;保障组负责协调与后勤保障工作。这种团体作战,确保审讯顺利推进,实现集约效应。

在对李某受贿犯罪一案的侦查中,该局查询组、查账组、外调组、审讯组、保障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最终使案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突破,快速固定各方证据,有效地加快了案件在各环节的运转,有力地发挥了集约化效力。

宋红伟说,通过实践,该院反贪局创新实行“五化”办案新机制,极大地推动了反贪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工作中,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生机,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领导点评

现阶段,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要求我们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放松,各级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反腐败的部署上来。

作为检察机关,加强办案是当前的中心工作,也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更是宪法赋予各级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从服务检察工作大局出发,科学创新,打破原有的查办案件机制,推行“五化”办案新机制,为推动检察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是一支由10名干警组成的团队,因敢办案、善办案、会办案而闻名鹰城。

这是一个敢于创新的团队。他们坚持以理性务实为导向,科学创新,勇于实践,在总结传统办案经验的基础上,将传统与实践高度融合,创新“五化”办案机制,并贯穿整个反贪工作始终。

这是一个敢于奉献的团队。他们的工作时间不固定,案子办起来,“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有的事,与犯罪嫌疑人的较量需要体力、精力、智力,但每位干警都毫无怨言,舍小家为大家,认真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

这是一个讲政治的团队。他们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增强服务意识,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依法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激励创新者、教育失足者、惩治犯罪者。

希望卫东区检察院反贪局全体干警倍加珍惜已取得的成绩,不忘初心,在全面建设检察工作强省的征程上开拓进取,奋勇前进!

——卫东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马国兴

本报记者 卢拥军 通讯员 马东京 赵鹏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