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在今年夏季的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中,全市秸秆“零焚烧”乡(镇、街道)达到95%,综合利用率达到95%,国家环保、气象卫星拍照实现了“零火点”。(见7月8日二版报道)
这组喜人数据的背后,饱含着汗水和心血,彰显着智慧和能力。
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焚烧秸秆带来污染的认识并不到位,所以每年夏秋两季大量的小麦、玉米秸秆等被焚烧。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其中相当比例被就地焚烧。
近些年,随着雾霾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痛点,秸秆焚烧开始成为众矢之的。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对雾霾的“贡献率”约为4%,在特定时段,大规模集中焚烧秸秆是雾霾生成的重要因素。
于是,各地纷纷出台严厉的禁烧政策,采取免职、约谈、问责、罚款等禁烧举措。尽管严防死守,但是一些地方仍不时有火燃起。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市实现“零火点”,确实是打了一个大胜仗,值得庆贺,也值得总结经验。
回顾今夏的禁烧工作,不难发现,这是提前部署、科学调度、加强巡查、综合利用的结果。一言以蔽之,“零火点”的实现,是堵疏结合的结果,既严防死守,又给秸秆找出路,采取财政补贴、有偿收购等办法,让农民获得一定收益。如此,农民思想上由“被动”变“主动”,不愿再烧了。
小秸秆,折射大问题。古语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从“零火点”的实现也能得到启示: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不论看起来多小,都应该多考虑老百姓的利益。